我的奶奶

语文梦工厂成员 柳岸钓客

介绍我的奶奶的作文(下水作文我的奶奶)(1)

昨夜我又梦见了我的奶奶!

我的感觉,似梦,非梦;记忆深处的她,似在,非在。那段她陪伴的岁月遥远而又切近,模糊而又清晰,像门前云雾缭绕的远山,像屋后草坡上若有若无的虫鸣。

我已经不能准确的说出她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她的家境出身,家里更没有留存她的一张照片,但她的形象早已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她不高的个子,瘦削的身形,穿着朴素但整洁大方。一件浅蓝色的老式对襟褂子,一条深黑色有点飘逸感的裤子,是她最钟爱的打扮,只有当她高兴的时候才穿。她面色清癯,显得有些苍白,头发总是梳理得干净柔顺,一条长长的辫子盘在后脑勺上,用一根祖传的银簪子扎得紧凑小巧。她年轻的时候缠过脚,所以脚型有些怪异,比一般人小很多,走陡峭坎坷山路给人颤巍巍的感觉,让人有些担心。我们总说,奶奶不像是农家姑娘出身的,倒像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出身。

介绍我的奶奶的作文(下水作文我的奶奶)(2)

奶奶陪我度过的那段岁月,总牵起我的回忆,像她曾经烘焙揉制的山茶,虽然有浓浓苦涩,却也有几分香甜。

那时我的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又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我和姐姐正在读书期间,姐姐上高二,我正上着初二。父亲在世、母亲尚还健康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勉勉强强过得去;但那时家里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村子里的人说,日子都过不去了,还读什么书呢,把两个孩子从学校拉出来,学个裁缝砌匠,难关不就过去了嘛。奶奶说什么也不肯:两个孩子的成绩好着呢,奖状贴的满墙都是,两个都是学校第一,连学校老师都说,这两个孩子将来有出息,不用拿锄头棍的。

于是奶奶就像贫瘠荒坡上的一棵矮松,倔强而坚韧地抵抗着生活中的风霜雨雪甚至是狂风骤雨。她既要完成田里地里的所有农活,又要照顾我生病的母亲,还要支撑我们姐弟俩的读书。真是难以想象,奶奶是怎样用她单薄瘦削的肩膀,凭着一己之力挑起这大山一般沉重的担子。

那是联产承包责任到户的年月,家里分得的田地很有限。尽管奶奶起早摸黑勤扒苦做,但粮食依然不够吃。奶奶想方设法开荒种地,把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空地都利用起来,种上杂粮和蔬菜,来弥补口粮的不足,也可以来喂鸡养猪,换点零用钱。

介绍我的奶奶的作文(下水作文我的奶奶)(3)

奶奶田里劳作回来,还要给房前屋后的菜苗瓜苗浇水、施肥,捉虫子。夏秋时节,奶奶辛勤的汗水换来满园的姹紫嫣红和瓜果飘香。空地面积大点的,栽上了蚕豆。"立夏立夏,蚕豆过夜。"肥厚的蚕豆叶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挂满了胀鼓鼓的豆荚。剥出的豆子酥嫩温软,色香俱佳。墙的四角,种着扁豆禾,一串一串的扁豆悬在翠绿的藤蔓上。沿着围墙攀爬的,是一溜儿丝瓜。丝瓜的生命力极强,它不管是在墙根下,石缝里,都会不择地势,自由地肆意地生长。它耐高温,忍贫瘠,自己寻找延伸的方向,蓬勃地开拓出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的世界,一根根笔直、修长、肥嫩的丝瓜在绿荫里悠闲的摆动。一群鸡仔在老母鸡的带领下在瓜架、藤蔓间摇摇晃晃地穿过,唧唧喳喳的叫声闹了半边天。奶奶正在猪圈里给新买回的猪仔喂食,忙得满头大汗。一抹脸,一甩手,一串串的汗珠子在阳光下闪亮、飞动、跌落、摔碎。

奶奶用她的慧心巧手来制造生活的欢乐。暑假里她经常"表演"她的拿手好戏——制作"观音豆腐"。原料很简单,也低廉,只需观音草、水和草木灰。观音草又叫凉粉草,估计是一种草药,颜色、形状像极了放大的芹菜叶。奶奶用清亮的山泉水把观音草洗干净,然后用手揉搓,再用漂净的纱布过滤,得到绿色的的汁液,加入些许已经准备好的草木灰一块儿搅拌,最后放在阴凉的角落里静置半个小时。奇迹出现了,一盘"观音豆腐"呈现在我们眼前,晶莹碧绿,就像未经雕琢的翡翠。奶奶拿出一把小刀,把"观音豆腐"切成一个一个的小方块,看上去就像现在小孩子爱吃的果冻。色泽碧绿鲜艳,口感柔软滑嫩,真是夏日里清热解毒的美味。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奶奶大都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角眉梢含着笑意。

每个周末我们从学校回来,奶奶总要想着心思、变着法儿为我们补充营养,改善伙食。家门口有一片竹林,是属于集体的。但竹子长势好,根系一直延伸到我家门口以及院墙里,所以经常有冬笋和春笋来我家"拜访"。奶奶挖了笋子,一个人在家舍不得吃,就剥皮、切条、捞水、晾干,保存起来。等我和姐姐回来,做腊肉炒笋子给我们吃。奶奶从梁上取下过年时留下的那吊肉,割下一个小长条,再切成极薄极细的的小片,放在锅里翻炒,然后倒入已经切好、泡好的小笋片,一起翻炒。不一会,腊肉特有的香味和竹笋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沁入我和姐姐的鼻息。奶奶最后加入绿色的段葱、白色的蒜瓣,一盘腊肉炒笋子就出锅了。奶奶照例是很少动筷子,嘴里催着着我们快吃,自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角眉梢含着笑意。

介绍我的奶奶的作文(下水作文我的奶奶)(4)

我和姐姐上学已经到了高三和初三的下学期,正是紧张备考的关键时期,不幸的是我的母亲又病逝了。我们的命运就像那老屋,经受着岁月中风雨的不断侵蚀,给人风雨飘摇的感觉。

奶奶在操办完我母亲的丧事后那个夜晚,搂着我和姐姐,用劲的拍着我和姐姐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伢呀,别太难过,也别太慌张。马上要高考和中考了,静下心来复习,别半途而废。家里还有奶奶呢。"奶奶平时沉默寡言,那晚是跟我们谈得最多的一次。我和姐姐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睡了一个安稳踏实的觉,第二天又踏上了上学的路途。高考、中考前要交一定数额的报名费,对于富有的人家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们,确实一笔巨大的费用。奶奶一时半会拿不出这笔钱,只好忍痛割爱,咬咬牙,狠狠心,卖掉了头上那支祖传的银簪子。

转眼之间,高考的日期临近了,姐姐放了三天的假,说是回到家里休整休整。因为压力大,姐姐到了半夜还睡不着觉。奶奶就掇了一张竹床,放在屋外那颗大枣树下,四围燃起可以驱蚊的樟木条。月光从枝条间筛下点点的光斑,枣树的香气氤氲着,奶奶在旁边打着蒲扇。在这样的氛围中,姐姐度过了高考前的那三个晚上。

姐姐顺利参加了高考,随后我的中考也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漫长的等待。我们把等待时的焦躁、不安、期盼等复杂的心绪化解在和奶奶一起的劳作之中。终于有一天,奶奶听到同村的一个孩子已经得到了高考的消息,就叫我陪着姐姐一起下山到十几里外的学校里去看看情况。其时姐姐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到学校了,她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绩录取了武汉大学。

我们拿着录取通知书朝着家里飞奔。翻过一道山梁,绕过一道弯,我们远远地望见奶奶伫立在屋后的山坡上翘首以盼。她又换上了那套她最钟爱的服装,一件浅蓝色的老式对襟褂子,一条深黑色有点飘逸感的裤子,在漫天彩霞的映照下,奶奶竟然是那么的光彩照人,美丽非凡!

回到家里,奶奶手捧着姐姐的录取通知书,愣愣地足足看了一分多钟,眼光里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喜悦;突然之间,她把录取通知书放回姐姐的手中,转身进了厨房,一屁股坐在木凳子上放声大哭起来。我和姐姐从她的哭声里读懂了奶奶的心情,走近并依偎在她的身旁,用双手抚摸奶奶的瘦削的双肩,没有多说一句话。

不久,我的中等师范的录取通知书也来了。家里真是双喜临门,奶奶本是一个内敛深沉的人,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愉悦。她带着我们上山扒丛毛(松树上掉下的松针),挖树兜,到地里摘豆子,捡麦穗,忙并快乐着。她在用自己的劳动为我们姐弟俩上大学和中专筹备着学费。

后来,日子依然艰苦,但是精神却是愉快的。我们就像蜗行在一条漫长而又黑暗的隧洞里,终于看见了一点微茫。奶奶用她一双瘦削的肩膀,两只细小的缠过的脚,支撑着我们读完了大学和师范。我们毕业后,都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好起来。我和姐姐都相继成了家,尽管住房条件不太好,我们总要接奶奶下山来住住。可她习惯不了,住不了三天就吵着要回去,说是那间老屋住着舒坦。也经常地为她买些新衣服,她却一直放在箱子里,说穿着不自在,怕人家说显摆。

奶奶七十三岁那一年,突然托人带信过来,叫我们回去一趟,说是想我们了。我们的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安,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等我们回到老屋,走近她的房间,就见奶奶静静地躺在自己的那张床上,穿着那套她最钟爱的服装,一件浅蓝色的老式对襟褂子,一条深黑色却已不再飘逸的裤子。我和姐姐泪水滚滚而下,瞬间几乎崩溃。办丧事时,我们找了一家手艺很好的首饰铺,根据记忆中的颜色、形状和纹饰,打了一支银簪子。奶奶遗体入棺前,姐姐含着热泪,把那支新簪子插在奶奶小巧紧凑的发髻里。

我和姐姐寒门成才的故事,曾经是那时那地的一个传奇。在旁人看来,是我和姐姐的发愤刻苦使我们走出困境迎来来一片新的天地。如果这也算是一个传奇,我和姐姐深深地知道,创造这个传奇的是奶奶那双单薄却坚韧的肩膀,那两只瘦小却有力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