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一个古老地名。因水东湾、水东港而著名。

这里忠良街始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有三百七十多年历史,水东港启用于清朝道光年间,最少也有二百年。水东作为电白县城历史不长,但这一带城镇村落历史最少追溯至明清时期。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1)

我在这座沿海城镇读书、工作、生活了十四年,特别是水东湾西侧桥南路一带的海边人家生活,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

2003年,我离开电白县城到茂名城区工作,离开这一片土地十九年了,如今重新回到水东街道旧居,感慨万千。电白城区建设脱胎换骨,商贸繁荣,车水马龙,现城区由水东街道、电海街道、陈村街道、高地街道、南海街道组成,当年的沿海集镇已经汇融一体。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2)

最怀念的还是进修学校一带,这里沿海村落集市,黎话市声阵阵,摆卖着土猪肉、人工粉皮,新鲜的水东芥菜与红薯。刚刚耕海归来的渔民,笠筐中满是鲜活的跳鱼与虾蛄。因为水东湾的丰饶,我一家人常常品尝到廉价而美味的虾蛄。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3)

从卫星航拍地图发现,南中国海向大陆茂名地域延伸一个内湾,得天独厚,形成天然避风港湾。在水东湾的西侧,那曾是我熟悉的家园。准确地说,当年这里是城乡接合部,桥南路,镇西小学,进修学校,盐坨,那和,罗园,225乡道,这里的街市巷陌、风土人情曾经多么熟悉。三十年前这里民风彪悍,但村民热情好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这里结婚成家,当年在水东湾大酒店举办婚礼,结婚车队经过泥泞不堪的桥南路,成为难忘的记忆。然而今天的桥南路焕然一新,结实的水泥路面,简直有天渊之别。当年这里有纯朴的海边人家,温暖的羊角李氏亲戚,热心的冯姨媒婆,敬业的吴医生,和安静的校园。

驱车进入桥南路,不经意拐入当年水东湾滩涂,迎来的是大片葱茏的红树林。当年开阔的海滩不见了,围建了许多庞大的现代楼盘,比如红树湾、君临外滩等。许多年前我们一家人经常在这里散步,虽是一片荒芜,但有沙滩与苇草,风景怡人。不远处是化肥厂宿舍,水波潋滟。在桥南路,还有浓郁的沿海民间风情。每年元宵节,沿路市民在自家门前张灯结彩。各种花灯惟妙惟肖,红红的灯笼沿路排开,成为水东湾夜晚亮丽的景观。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4)

在水东湾生活的日子,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傍晚守望在225乡道上,等候打工归来的女朋友。四周,总是匆匆赶海的人们。我陪着女朋友快速经过罗园村口,因为那里总有些让人避之不及的阴森氛围。经过三十年,这一带文明新风落实到千家百户,如同桥南路巨大凤凰树绽放红火。旁边建造了茂名市人民医院水东湾分院,当年荒野之地,建造了现代医学科技之城。

继续驱车,我们进入城区闹市。西湖、东阳南街、水东市场、忠良街、解放街,这些道路与地名还是那么熟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骑着自行车每天穿行在海参行、骑楼街、澄波街、海滨路,这些路名都是大海的味道。当时水东湾海风特别冷,我也经常独行在油地码头,遥望掩映在水波之中的零星红树林,偶尔能听见海鸟在叫。“光头佬”炒粉热腾腾,还有一地红朴的纸巾;水东中心台的肉粽,曾有一天我吃了五条,成为那个年代富足的回味。

六年前朋友邀请我一家人重返水东湾,专程渡海,上渔排钓鱼虾,煮饭围餐。当年的水东湾淤泥堆积,但还有大片水域,造就参差的红树林与许多小湾区。上午的水东湾夏风凉爽,我们的小机船欢快地拐过幽深的红树林,奔突奔突地朝向茫茫大海。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5)

良久,接近大洲岛的附近,孩子们开心地跳上渔排。渔排,现代人修建的集养殖、捕鱼和居住为一体的民居。大量的浮筒与结实的门墙,传统的疍家帽子,墙壁上的渔民蓑衣。这里没有电力,只有古旧的马灯。孩子们统一穿着救生服,我们站在水东湾上钓鱼了。钓鱼其实只是一种心情,其实主人家准备了生猛的现货。时间过得飞快,午餐时间到了,来不及细细海上品茶,朋友端来了白焯水东芥菜、黄豆芽、大米饭,还有一大盆花蟹、虾蛄、各种杂鱼,全部地道盐水煮熟。我们在漂泊摇曳的渔排中,对着南中国海,大快啖食,这一顿饭难忘。

过了许多年,电白区政府、水东湾新城管理委员会大力推进水东湾生态综合整治。当地政府通过举办展销会、发倡议书等方式,为养殖户销售存鱼开辟多种渠道,规划出过渡养殖区和深水养殖区,养殖户可转移到指定区域继续从事养殖行业。现在水东湾虽少了当年一方渔民疍家风情,但蜕然变革,规范管理,海湾城市特色彰显。壮观的水东湾大桥,风光旖旎的水东湾海洋公园,令人流连忘返。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6)

今年冬天我因公事带队回电白城区培训,在繁杂的城区道路中,居然迷路了。十多年前的海景湾大酒店已经被包围在城市森林当中,崭新的海滨跨海大桥令我惊喜。我要沿着漫长的海堤路,寻找桥南路的家。

海堤路很长。向东是陈村街道,向西是我回家的路。观鹭阁,一座伟岸的水利人文建筑,由著名书法家陈光宗题词。退潮后的水东湾展现广阔的海滩,波光潋滟,远不可及。沿着西岸走,只见万亩红树林景区,蔚然大观。经过东湖公园,电白一中旧校区,这是当年我短暂停留过的地方,如今唯留骑楼街记忆。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7)

在海堤路与海滨路交会处,来了一个完美的拐弯。忠良街,重新修建成电白城市名片,高大的门楼与油地码头倚角守望。油地码头,电白最古老码头之一。明末清初忠良街成为鱼获集散地,油地码头逐渐成形。水东港地处粤西黄金水道,当年客货轮船频繁进出水东湾,忠良街和油地码头食肆林立。“十里帆樯侬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现代由于航道较浅大船难以进出,油地码头逐渐荒废。但这些人文历史,为电白沿海城市文化注入了丰富内涵。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8)

伫立在油地码头。向北眺望,一片繁杂的高坡地中有知名的电海中学,她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培育万千学子成材,那是我成长与感恩的地方。回到水东湾西岸,只见这里白鹭翩跹,水鸟啁啾,红树林曲径通深。经过西湖水闸,又回到桥南路。这一带仍有许多海边居民,我们似曾相识,一句黎话带满海的粗犷,家长里短,那么的亲切。大海包容的性格曾接纳我一家许多年,他们质朴地帮助我一家体面地生活。难忘当年,疍家婆娘在海滩找到我迷路的母亲,戴着疍家斗笠,满脚泥泞,一路热心搀扶回家。

茂名水东湾金源海湾文化城(水东湾畔海人家)(9)

感恩水东湾畔的生活,喜见电白城区巨大变化。

(本文作者廖君,又名西粤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茂名市劳动人事仲裁院院长。)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