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性名政策颁布以来,各家俱乐部已经向足协提交了俱乐部的新名称。在换名的过程中,有俱乐部因不符合要求只能二度整改;也有像河南建业的新名字,引发了自家球迷的不满。与他们相比,上海绿地申花的球迷无疑是最幸福的,他们即将迎来熟悉而响亮的“新”名字——上海申花。

“申花”两字不涉及重名

从上海绿地申花改为上海申花,申花此次改名可以说完全符合足协“去企业化”的要求。符合新政之余,球队的历史得到了更好地延续,一举两得着实让其他俱乐部的球迷心生羡慕。

不过,看似简单地去掉“冠名”之举,也曾引起外界的质疑。首先,“申花”曾被人在工商部门有过登记注册,重新改名的“申花”会不会重名。关于这一点,根据国务院1991年5月6日发布,2012年11月修订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21条所示,此番改名完全合法。

申花不复当年的辉煌(申花迎熟悉的新)(1)

根据该规定,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与被撤销未满三年或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满三年的企业相同或者近似的,登记主管机关将不予核准。换言之,一旦企业被吊销满三年,新的企业就可以完成注册。老“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在2008年被吊销,到今天已经近13年。因此,现在的申花可以在工商层面注册“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在完成改名后,申花队徽、球衣、官网等一系列涉及到品牌露出的物料都会进行调整。目前俱乐部正在积极推进之后的工作,以随时迎接这个熟悉的“新”名字。

球迷、企业合力保留“名牌”

在19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企业开始赞助球队,并取得了冠名权。譬如蜂花、阿克发、桑塔纳等,都曾经成为球队名。1991年,申花就曾经冠名上海队,参加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随着1994年首届职业联赛开启,上海申花正式成立,27年来,这支球队逐渐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

申花不复当年的辉煌(申花迎熟悉的新)(2)

2014年,在绿地集团入主申花时候,球迷曾因为球队名称的改变,与俱乐部方面有过分歧。彼时,为了保留“申花”这个名称,申花球迷向中国足坛诠释了何谓坚持,何谓忠诚。开赛后不久,俱乐部就与球迷会代表、媒体代表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就俱乐部更名、队徽变更等事宜进行了沟通交流,听取球迷心声,最终消除误解、矛盾。申花之名能得以保留,离不开“蓝血人”的坚守。

申花不复当年的辉煌(申花迎熟悉的新)(3)

球队的冠名词即将隐去,但七年间绿地集团对于“申花”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2014年,在申花最危急时候伸出援助之手,2017年和2019年,再为上海带来两座冠军奖杯。在不稳定情况时有发生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中,俱乐部能长久维持健康的运营并非想象中的简单。这一点得到了球迷以及效力于申花的球员的肯定,“感谢集团一直以来的支持,能让我们球员们安心地在场上踢球。”原申花队长莫雷诺曾表示。他先于绿地来到申花,而在创造“一日为蓝,终身为蓝”的佳话背后,实际上是绿地对球队的长久以来的支持,也是上海人对“申花”品牌的热爱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