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最好的同性和最好的异性在一块(但我不喜欢他和别人好)(1)

文 | 普拉斯

◆◆

1、

维莉承受不住,自己去找心理老师了。

刚在心理辅导室的椅子坐下,维莉就忍不住哭了起来。从小声的啜泣到放开喉咙的嚎啕大哭,维莉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发泄这段日子以来内心的委屈。

“我其实……其实是想……当她的朋友、她的好朋友而已。”维莉坐在椅子上,身体都扭曲了,直直呐喊着,艰难地吐出一些字眼。

维莉和静玉原本是焦不离孟的好朋友,一起吃饭买水逛操场上洗手间,放假了一起购物看电影唱KTV……两人无论做什么,都一定要带上另一个。

但后来静玉参加街舞社团,和社团里一个女生变得特别要好,不只是充满崇拜的喜欢,两人聊天也是越来越投机。

静玉向维莉提起那个女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会带上那个女生和维莉一起看电影,甚至为了她,拒绝了维莉一起看电影的邀约。

2、

静玉刚向维莉提起那个女生的时候,维莉的心里是抵触的。那种感觉,就像自己辛辛苦苦种了一盆花,刚刚开出美丽的花朵,就有人一直过来看,甚至还想摸一摸。

但是维莉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不愉快,甚至对女生表现得很友好。但是随着静玉和另一个女生的交往越来越紧密,维莉就受不了了。

她指责静玉:“我把你当做最好的朋友,你怎么能和别人好!”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怎么能整天和别人在一起?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怎么能一直说别人?

静玉对维莉解释:“我们还是好朋友啊,但是她也是我的朋友,你怎么能限制我跟谁交往呢?”

在维莉看来,静玉是她的唯一,所以她也应该是静玉的唯一。

你是我的春夏秋冬,所以我接受不了只是你的甲乙丙丁。

静玉不能理解维莉这种“我是你唯一”的论调,在一次争吵中,她这样对维莉说:“我们只是朋友,又不是爱人或者夫妻,你有什么资格要求我只有你?”

两人不欢而散,维莉也因为自己对静玉莫名的占有欲,陷入了“我是不是同性恋”的疑惑中。

3、

心理学家王浩威在《晚熟时代》里指出,普通的友谊会被误解为爱情。

他分享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因为好友Z开始和同学Y成为手帕交,案主N觉得自己被背叛了,在家里吞药自杀。邀请他去做心理辅导的老师,还特别对他强调:“这两位学生,真的不是同性恋。”

同性恋和同性情欲虽然有复杂的关联,然而在生活的表现上原本就是天壤之别。

但是由于家家户户壁垒分明的成长环境,我们从小缺少人际关系交往机会,使得同侪关系越来越晚熟。我们在人际关系的水平面向上,也发展得很慢。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将占有当作友情或者爱情。

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

朋友是平等的,并不是从属的关系。如果为了自己的情感需要,去占有另一个思想意志自由的人的全部时间和感情,既不切实际,也不可理喻。

就如柴可夫斯基说的,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的两个人,尽管地理距离隔得很远,心灵的距离也从未远离。

我们说的,真正的朋友即使不经常联系,感情也不会断。很久不见以后再坐下来,两人还是能马上找到状态,即使是无聊的话题,也能聊上好几个小时。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4、

上初中的第一天,我就认识了嘉怡。

说起来也是缘分,我们的长相有5分相似,甚至连班上的同学也以为我们是亲姐妹,还有人问过,你们为什么不一个姓?

后来我们的友谊,也像亲姐妹一样。

我们分享彼此的心事和秘密:我看不惯哪个女生的做派,她讨厌哪个男生的行为;有时悄悄地说一下老师的坏话,吐槽一下班主任的新规定;甚至是那点羞于出口的小心思,对方都一清二楚。

初中的时候,我们形影不离,我一度以为我们两个人,是好到没有“第三者”可以介入的程度。

初三重新分班,嘉怡的发小和我们分到了同一个班。

为了这个突然插足的发小,有段时间我们的关系也很紧张。原本属于我的她,把时间和感情都分了一半给另一个人。

即使有被背叛的感觉,我也不愿示弱,表现出一个“弃妇”般的哀怨。我不和她说话,拒绝她的邀约,故意向另一个同学表现出特殊的热情……

一连串幼稚的行为之后,嘉怡也发觉了我的别扭,她不知所措,变得小心翼翼。既不敢和我说话,也不敢和发小说话。原本开朗阳光的嘉怡,变得抑郁起来。

5、

让她发现我的愤怒,让她尝试我的不安,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但是看到那样的她,我突然对自己愤怒起来。

她是我交心的那个朋友啊,她是除我以外,最了解我的人,我怎么能让这样一个人受到来自我的伤害?

真正的朋友不会为了友谊而要求什么,我不能为了自己那点扭曲的独占欲,要求嘉怡的世界里只有我一个,要求她只能和我好。

与最好的同性和最好的异性在一块(但我不喜欢他和别人好)(2)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

用来珍惜还不够的挚友,怎么可以用独占来伤害她?幸运的是,我还有机会取得她的原谅,还能修复,还能维护我们的友谊。

十年过去了,我和她的关系那么好。

但不同的是,我懂得了朋友在于知心,不需要她成为我的卫星,也不需要我时刻相随。

即使我们不常常联系,但也不会忘记彼此。每次念起对方,心里还是感觉那么温暖,那么亲切。

6、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婴儿对他人是有绝对的占有欲的。

网上流传过这样的一个视频,爸爸亲吻妈妈,孩子突然就哭了起来,还伸手打他的爸爸。爸爸继续亲吻妈妈,孩子的反应就越激烈。到最后妈妈也亲吻自己的时候,孩子才止住了哭,但眼里还有对爸爸的敌意。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环绕在他身边的妈妈不只是想占有而已,甚至视为是他世界的一部分。

与最好的同性和最好的异性在一块(但我不喜欢他和别人好)(3)

随着成长,从婴儿到小孩,从占有到分享,从一个人的世界到两个人的世界,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学会自己不再有权利占有一个人,即使他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多么深厚。

即使是亲子关系这样深厚的血缘关系尚且不能独占,何况是基于选择的友情。

我们长大,就应该学会世上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喜好,更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那是幼稚的行为,不但不利于人际关系,更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学会放手,学会尊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成长。

《晚熟时代: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长大》

王浩威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