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三个强盗》描述的故事是:三个强盗通过不断的抢夺,获得了巨额财富;但他们全然不知道拿这些珍宝做什么用。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抢劫中遇到了一位名叫芬妮的孤儿。从此,三个强盗收养了更多被抛弃的孩子。

作者汤米·温格尔于1931年出生在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才八岁,然后在战争中度过了不幸而可怕的童年。这样的经历让汤米从小就有很强的自觉性,他对自己生存的年代、面临的战争和社会的动乱,有深刻的认识。

在阴暗中找寻善良必然是汤米透彻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三个强盗》说的就是一群最粗犷的男人被一个稚嫩的孩子唤醒了心底深处的善良,又将善良的种子培育成开花结果的故事。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1)


1、攫取难掩空洞,茫然无趣

书中的三个强盗穿着黑色斗蓬,戴着黑色的高帽子,行走在黑夜,去路上寻找倒霉的人。每个见到他们的人都被吓得跑的跑、逃的逃、晕的晕倒。

他们把抢来的财宝一箱箱地搬进一个很高的山洞里藏起来,再继续下山抢劫,周而复始。

看来,强盗们的乐趣只在于抢夺的过程,至于他们想用这些财宝干什么,如同书中描述的:“三个强盗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他们从来没想过用他们的财宝。”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现实中的我们是不是像这三个强盗一样,不顾一切地“努力”、“获得”,然后爬上人生高山的顶峰,却发现自己要么失去了欣赏风景的能力;要么耿耿于怀那些错失了的沿途美景。

试着引领孩子领略过程的丰富多采。而不是一味地满足于眼前的攫取,忘记充实自己的内心、模糊了目标。就像《三个强盗》中闪闪发光的黄金,终日被掩藏在暗无天日的山洞里也没什么意义。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2)


2、纯真唤醒善良,创造美好

来看看《三个强盗》中的强盗们在打劫时使用的那些工具:

一支红黄相间的喇叭枪;

一个撒胡椒粉的喷壶,用来"迷”住马的眼睛;

一把巨大的黄色手把的红斧头,用来砍马车的轮子

原来,在强盗们心中,是有“不伤害生命”的底线存在着。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3)


有一次,他们拦住一辆马车,车上没有财宝,只有一位叫做芬妮的小女孩,她是孤儿,正忧心忡忡地想着自己即将要投靠的坏心肠姑妈,突然看到了打开马车门的一个强盗,孩子本能的天性一定是让她感觉到这个人比姑妈好,于是可爱的芬妮对着强盗报以微笑。

也许,向来只看到过旁人的惊吓、吼叫、厌恶和鄙视的强盗们,在这一瞬间感受到芬妮纯真的笑容带来了触动和温暖,柔弱的孩子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保护的欲望。

他们敞开怀抱迎来了朝他们微笑的芬妮,用暖和的斗篷,把她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抱回了山洞,为她铺好柔软的小床,安心的芬妮一躺下去,就睡着了。

这样的小女孩,就像是上天派来的天使,让三个强盗终于明白了自己真正热爱做的事情:用这些财宝抚养芬妮,并且收养了所有走丢的小孩、不快乐的小孩,和没人要的小孩。

他们迎接孩子们的时候,画面的色彩清新明丽,再也不似从前在打劫时那般黑乎乎、暗沉沉的氛围了。

我们有很多人也是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发生了具大的改变。因为孩子,我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于是想要更加努力地引导孩子、守护孩子;用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全、快乐地成长。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4)

3、善良延续希望,成全自己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希望是永不止息的追求,蕴藏着无穷的善意与快乐。《三个强盗》中的希望,就是让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们平安幸福地成长。

三个强盗为孩子们买下城堡,让他们载上红帽子,穿上红斗篷,住进他们的新家。

书的最后是这样描述的: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结了婚。

他们也在城堡四周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房子越盖越多,成了一个小村子,

村子里的人全是戴红帽子、穿红斗篷的。

为了纪念好心的养父,

他们给三个强盗每人建了一座高塔,

一共建造了三座高高的塔。

三座高高的塔如同当年的三个养父守护着蓝天下的小村子,白云柔软地飘浮在空中,仿佛是浓浓绵绵的爱萦绕在周围。这样的村子,一定不会再没出现没人要的小孩、不快乐的小孩吧。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5)


记得安妮宝贝在描述她看着女儿在草地上玩耍的样子:“小小的身影穿过樱花树林、薄荷草丛,穿过淡淡的皎洁的月光。我看着她的样子,觉得心里跟微微痴了一样,如同看到一朵露水中的花、一颗皇冠上的珍珠。”

我想,三个强盗一定也在他们城堡前的草地上,痴痴地看着孩子们撒欢儿、嬉闹,那些美丽的纯真让他们感动和敬重。

和孩子一起读《三个强盗》,听他们说说读到的有趣,说我们读到的深刻,就这样彼此聆听、彼此欣赏。孩子带来的微风和香气,会驱散混浊僵硬的成年人世界中的阴霾,让我们豁然开朗、心生感激。

三个强盗绘本教案说课稿(三个强盗I在孩子的心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