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中朝自古以来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商周之际,帝辛的叔父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过箕子朝鲜,西汉初年,燕人也曾在朝鲜取箕子朝鲜而代之,创立卫满朝鲜,卫满朝鲜建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天下一统,将卫满朝鲜纳入中央帝国管辖范围,并在朝鲜半岛设置乐浪、玄菟、真番和临屯四郡,史称“汉四郡”,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治理模式,从西汉至南北朝期间,伴随着中原王朝频繁更迭,朝鲜逐渐走向独立,成为中原王朝附属国,直至清末才结束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藩属关系。

朝鲜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后,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全面向中原王朝靠拢,不仅在隋唐之际派出大量留学生入华考察学习,而且就连本国制度、建筑、文字等也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刻中华文明,每逢中原地区发生变故,大量选择逃亡朝鲜,同样,每遇朝鲜半岛遭逢动荡时,朝鲜人民也大批选择进入中国讨生活,中朝之间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不分彼此的深度契合关系,成熟数千年以来中朝关系友好交流的生动现实写照。

到了近代以来,伴随着日寇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吞并,无数不堪忍受国破家亡的朝鲜人民携老扶幼渡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东北落脚,并以白山黑水的大东北为抗日根据地与侵略家园的日本帝国主义军国分子展开着生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新时代中朝友谊崭新华章。

在这些不愿屈服于日寇淫威志士当中,就有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1910年8月22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迫大韩帝国签订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至此,朝鲜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沦为日寇统治下的殖民地。

此时,16岁的金亨稷目睹国破家亡,朝鲜人民在日寇脚下悲惨生活景象,于是愤然决心把毕生都投入到救亡图存的革命事业中来。

在朝鲜期间,金亨稷多次组织进步革命团体与日寇展开英勇斗争,金亨稷由此也遭到日寇殖民者的疯狂迫害。

为此,从1918年开始,金亨稷便流亡中国东北,继续从事反日斗争事业。在辗转到毗邻朝鲜的抚松县之际,金亨稷遇到了与他志趣相投的开明士绅张万程。

朝鲜哪个人发共和国勋章(东北一老汉办70大寿)(1)

张万程是抚松县一户士绅之家,他家境殷实,为人开明、与人友善,没有地主老财的作派,却有满腔报销国家的情怀,尤其是看到日寇在东北大地肆无忌惮的压榨、欺辱同胞,张万程更是渴望用实际行动赶跑这些外来入侵者,还东北人民一个盛世太平。

这时候的金亨稷刚来抚松,放眼望去举目无亲,外乡立足颇为不易,于是,金亨稷一面开设医馆以此维持抗日斗争的费用,一面留意结交抗日志士共同为反日事业添砖加瓦。

张万程不光是抚松当地有名的士绅,而且一手书法写得行云流水极其出众,抚松县城不少店铺、商家、字号的匾额都出自于他的妙笔之下,而金亨稷在抚松凭借着精湛的医书也迅速闯出了一些名声,久而久之,这两位有着相同志趣的人便成为莫逆之交。

金亨稷在东北举行抗日斗争之际,张万程无私地向他提供枪支弹药等资金支持,并数度救他于危难,这使得金亨稷对张万程的无私支持铭记于心,在此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两人更是同舟共济,彼此肝胆相照。

1925年,13岁的金日成从平壤千里徒步来到抚松寻父,在父亲的安排下,幼年时代金日成进入抚松第一小学读书,并与张万程12岁的儿子张蔚华同班同桌,从此,二人成为同窗好友、莫逆之交。

原本,金日成会像其他同学那样渡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时光,可就在次年,32岁的金亨稷染病去世,弥留之际,父亲金亨稷留给金日成两把手枪,并告诫他一定要继承他的革命遗志,把日寇驱逐出朝鲜。

此后的金日成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并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在金日成的影响之下,张蔚华也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并与金日成并肩作战。

为给予金日成抗日斗争事业,张蔚华源源不断地向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提供弹药、布匹、粮食、药品和情报。他们不仅参加抗日游击武装,而且金、张二人还创办了革命报刊《新日》,并以此为革命思想大本营努力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

朝鲜哪个人发共和国勋章(东北一老汉办70大寿)(2)

金日成的抗日活动很快引起了日寇的注意,日寇方面便将金日成逮捕入狱,张蔚华竭尽一切人脉资源,终于营救出金日成。

此后,在张蔚华的鼎力支持下,金日成创立“反日人民游击队”开始打击日寇的军事生涯,张蔚华也在金日成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正当革命事业如火如荼之际,日寇逮捕了张蔚华,张父想尽办法最终才将张蔚华保释出来。但出狱后的张蔚华人身自由受到日寇方面的严格见识,为避免凶残的日寇拿自己要挟金日成的游击武装,同时为断绝日寇从他身上获取金日成的行踪,刚烈的张蔚华于是便服毒自尽,丢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张金泉和张金禄。

张蔚华以身许国的悲壮消息传来后,金日成极其悲痛,一连几天食不能寝夜不能寐,回想起他与张蔚华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张蔚华给予他在革命事业道路上的无私大力支持时,更是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因此,1946年抗战刚刚取得胜利之际,金日成便多次托人到中国东北寻找张蔚华的遗属,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果而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时的金日成已是贵为一国最高领导人,但每每想到为掩护他而悲壮殉国的张蔚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1959年,金日成再次派遣专人赶赴中国寻找张蔚华遗属,并在中国同志的帮助下,终于寻找到了恩人的遗属张金泉和张金禄。

很快,在金日成的热情邀请下,张蔚华的遗属张金泉、张金禄等人访问朝鲜,而金日成也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分离将近半个世纪,金日成见到故人之子,不禁热泪纵横,往事一幕幕再次浮现在脑海中。

朝鲜哪个人发共和国勋章(东北一老汉办70大寿)(3)

之后,张蔚华烈士遗属多次应邀访朝,朝鲜方面更是将张蔚华与金日成交往的事迹写入了朝鲜中小学课本中,成为官方指定的必读篇目。朝鲜方面也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对张蔚华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持久的宣传,张蔚华烈士由此成为朝鲜人民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人物。

1992年,时值张蔚华烈士牺牲55周年之际,金日成同志亲自撰写汉文:

“张蔚华烈士的革命业绩是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的光辉典范,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革命业绩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然后命人将此文隽刻于石碑之上,并派出副总理级别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党史研究所所长姜锡崇亲自护送纪念碑于抚松县城,参加竖碑仪式。张蔚华烈士由此成为被金日成同志首位立碑撰文的烈士,堪称“史无前例”,由此可见中朝友谊的深厚感情。

然而,令人动容的是,中朝友谊并没有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金日成同志与世长辞后,继任者金正日亦相继多次邀请张蔚华烈士的后代访问朝鲜,并在张蔚华烈士牺牲的60周年、65周年、70周年,三次派出部长级官员到抚松祭奠缅怀活动并敬献花圈。

朝鲜哪个人发共和国勋章(东北一老汉办70大寿)(4)

在此期间,尤为令人感动的是,2002年,张蔚华之子张金泉70岁大寿之际,金正日同志委托朝鲜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文永根同志,率代表团专程赶赴抚松为张金泉老人祝寿。

要知道,此时张金泉一非政府高官,二非社会知名人士,不过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寻常百姓而已,一国元首亲自指示为异国平民祝寿,这在中朝历史上可谓开天辟地头一回,由此亦足见中朝传统友谊的牢不可破。

谨以此文致敬张蔚华烈士,致敬那些为抗日战争年代默默付出的人们!

参考资料:

1.《从金日成与张蔚华的世纪友情看中朝文化交流的特点》(作者 刘彦臣 长白山文化研究院)

2.《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作者 金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