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1)

题图,周末在大草原骑马

我看书一直比较杂,今年年初的时候想了下我现阶段比较感兴趣的书籍类型,大致是商业类(今天这篇文章会细细推荐),非洲纪实类(个人传记和历史政治),和虚构类小说(我看的几乎都是中文小说,科幻的古代的现代的都有,今年发现了好多宝藏作品!)本来我有雄心壮志想写一个大书单把以上全部推荐一遍,但实在太多了,今天就先写商业类的书籍推荐。因为不想简单列书单,还想把书里的精华和我的思考都写下来,一下写了篇近万字的长文,干货非常密,建议看不完的同学们先收藏!

说实话我以前当咨询师的时候对这类书籍是完全无感的,但是创业之后会发现这类书写得好的其实非常实用,我读过之后觉得好的也会立刻思考怎么用到公司上。相比做咨询的时候,自己干活的本质是“可实践”,而且可以立刻角色代入思索这个道理我可以怎么用,视角不同了,这类书看起来确实真香。

关于为什么要花时间看书,再多说两句。这年头各种“概念”特别的流行。互联网黑话日新月异,各种公众号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深度行业报告(有些写的是很好的),每个人只要能上网冲浪应该都可以接触到一些商业概念。就连短视频领域也出了很多账号,教你商业策划,“洞悉人性”,“野蛮生长”,有些内容为了吸睛还非常耸动。我前段时间就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里的大哥背景豪宅(显示自己已经赚到大钱有资格出来讲课了),不断强调不要追求用户的满意度,人的本质是傻的,用户是需要被洗脑的。我看完就有些反感。这些概念不一定全错,但肯定不是全对,根据行业和产品不同也会有天壤之别。而视频的创作者讲述的语气,仿佛这是唯一绝对的商业真理,你不相信的话你就是那个傻子。

我觉得网上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碎片化。一份份报告、文章、短视频,更像一个个独立的点,如果没有系统的思考框架,很难被串起来。大家看到一个个点,每次花几分钟看完仿佛学到了什么(得到了短暂的满足),但因为没有系统和框架去承载,很快就会忘掉。更危险的是,学会了一个绝对的单点,却失去了结构性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如果照做成功了也罢,但要是不成功,连问题出在哪都判断不出来。

相比之下,每一本优秀的商业书籍都经历过比较系统的写作方式,有编辑和出版社的筛选,和读者评价的验证。虽然不存在一本武林秘籍把一切商业原理都讲透了,但每一本好书也算是一个门派的“绝学”,其中一定还是精华为主。而看碎片化的信息,你很难区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作为读者,可以在阅读各家绝学精华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心法秘籍,再运用到商业实践中去,从而不断在“武林”中成长。能不能成为一代宗师不敢保证,但至少不至于学了旁门左道误入歧途。

以下的书单我分了四大主题:商业模式,公司文化,实战经历,投资心法。结合起来,是我现阶段觉得比较系统的商业思维模式,更像“道”层面的内容,适用于任何行业。如果可以全部读完,基本上你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商业思维的框架,再去看各种碎片化的网上信息时,吸收效率和判断力一定可以大大提升。

一. 商业模式

1. 7 Powers by Hamilton Helmer

创业之后我就有了投资人,这个对我来说是新概念。我还挺喜欢和他们聊天的,这本书就是我的一个投资人大力推荐的,“唯一值得一读的战略书”。读完之后我就服了,确实。

他的书基本上就说了,一个公司要能成功,一定要有Power,这个Power的概念大约可以翻译为“相对优势”。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把Power的来源给说清楚了,就七种,下图所示。一个公司要是找不到自己的Power,或者随着时代改变没有能够保持自己的Power,找到新的Power,就没法持续。这些相对优势并不新颖,单个挑出来也都被很多人写过很多遍,但是Helmer的厉害之处在于找到了一个框架,把他们都放了进去,而且明确的说:就这么多,没别的了。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2)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本书的指导意义就很明显了,就是琢磨自己的商业模式里可以找到哪种优势。当然Helmer自己是个咨询师(贝恩的合伙人) 投资人,他用这个框架分析各类公司投资了很多年,回报率远超市场(这部分的计算他书里也写了,真硬核),所以才觉得这是可实践的知识,写成了书。

我还思索了为什么这本书没有更火,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太技术流和干货了。和很多其他纯讲故事的商业书不同,这个作者一言不合就上公式,每一章最后都有一套完整的数学公式来验证他的想法,我一般读到这里就跳过去了,但是如果是数学大神,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当然书里其实案例很多,比如Netflix为什么一定要高价做原创内容,柯达公司为什么从盛极一时到转型失败(不止是管理层的问题,更是模式决定了转型不可能成功),结合每种Power来读,非常有启发。

总之讲商业模式的书,我目前觉得这本是最好的。所以这个方向就不推荐其他的了。

二. 公司文化

比起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是个很“虚”的东西,但又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模式类似行业相同的公司,有的能做成,有的就失败了。而且正因为文化是务虚的,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能讲清楚文化背后的逻辑,比讲清楚商业逻辑更不容易。我个人的发现是,商业模式会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改变(很多这几年的新兴模式再早十年都是完全不存在的,科技推动了很多新模式的可行性),所以要不断看新书;但公司文化却是经典可持续的,所以一些老书也能常看常新;甚至你去看一些新书,比如以公司文化闻名的奈飞的文化手册,里面写的那些原则,还是可以放到几十年前的框架里。

2. 基业长青 Built to Last by Jim Collins & Jerry I. Porras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4年,年纪跟我一般大,也算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了。前文提过,Jim Collins的这几本书近年来受到挑战,因为书中的一些案例公司已经不再长青了。虽然如此,我觉得书里的研究方法还是值得借鉴,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依然成立。为了研究那些伟大公司为何伟大,作者选取了18组对照公司,两两分别在同一行业,有相似的起点和历史,但却有一家成了公认的“visionary company”,另一家只是平平无奇。比如 迪士尼 vs. 哥伦比亚影业,沃玛特 vs. Ames百货,万豪酒店 vs. Howard Johnson's,如果你觉得后者好像没听过,那就对了,因为很多对照组的公司已经泯然于历史的长河。

我印象很深的点之一,是作者的一个提问:你觉得5年,是长期还是短期?对于这些长青公司而言,他们很多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5年是短期,他们看问题和定目标都是10-30年的维度,并且会在这个维度上定下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用这个看似不可实现的“地平线上的目标”去激励自己。(简单点说就是张磊的“Think Long, Think Big!”)

在书里,作者提到长青公司往往选择了“And” 而不是“Or”。既要保持核心价值观,又要不断追求改变;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和大家常以为的彼此矛盾不同,这些看似相反的追求恰恰像阴与阳,帮助这些公司走的更远。

作者不断提到,要“做造钟人而不是报时者”。报时依赖于个人不断的工作,并且只有这个报时者知道时间,其他人只能靠ta的信息。造钟却能够让更多人掌握了解时间的方法,更大程度的改变所有人的认知和生活方式。我的理解是,公司要打造一套不依赖个人的运营模式和文化,最大限度的让每个人在这个系统里做自己该做的事,用今天的行业黑话讲就叫“赋能”。创业者在工作时,也需要区别哪些时间花在了报时上,而哪些时间是在造钟。我自己的判断方法是看这件事我做了之后,下次是否还需要我自己来做,如果凡事都需要我亲力亲为,那就说明还没有钟;但如果这件事不依靠我也可以自如的运行,就说明“系统”已经建成了。做一个造钟人,不光是当下在做对的事,也是长期更省力的那条路。

3. 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 by Jim Collins

这本和基业长青是同一个作者,虽然写作时间在后,但是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从优秀到卓越》反而是《基业长青》的前传,一家公司可以先改变自身寻求卓越,再保持这种卓越达到长青。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三个phrase: disciplined people, disciplined thought, disciplined action. 翻译过来就是有纪律的人,思考,和行动。卓越公司对人的要求都是极高的,First Who,先把对的人招来,再让人在公司的文化里进行“适者生存”。这些公司通常都有极强的文化和工作方式,一部分人会非常适应在其中游刃有余,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这种文化。久而久之,那些无法适应(“不符合组织基因”)的人就自动淘汰了。

这个说法看着有点玄学,但其实生活中很常见。书中用到的例子是沃尔玛和Nordstrom的“cult-like culture",有些员工会在这种强文化下快速生长并产生由衷的归属感,也有些员工会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选择退出。回想起来,我工作过的两家公司也是文化很强,适者生存的。大学时候实习的医疗公司Davita是出了名的强文化(斯坦福商学院有一个案例专门写CEO如何通过文化搭建拯救了这家公司),公司员工人人都可以说出公司的七个价值观(大部分公司的价值观只是写在墙上或者官网上,没人记得),每年还有各种庆祝公司文化的节日和活动,基层员工也要参加。麦肯锡的文化就更不用说了,无法适应的人肯定在公司呆不长。

卓越公司的领导人是“第五层领导者”:他们既有远大的商业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也有足够的个人谦逊和归功于团队的精神。在这两本书中,Jim Collins都发现一个关于领导者的真相。这些卓越和伟大的公司,往往不像众人以为的那样拥有具备超凡魅力的领导人,那些历史上最优秀的CEO,有些甚至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那些魅力超凡,但个人Ego大过一切的领导人,也许可以在短暂的职业生涯里带领公司得到不错的表现,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掩盖了组织的缺陷,而在他们退任后公司就成了一盘散沙。另一个发现是,卓越公司往往不是被从天而降的高大骑士拯救(通过外部聘请CEO来转型鲜有成功),而是在内部推举出的优秀管理者的带领下走向卓越。正因为如此,好的公司才一定要培养内部人才,他们更了解公司的使命和文化,也更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书中另一个如今广为人知的理念如下图。现在大家看这个图应该很熟悉哈,经常被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又感兴趣,又擅长,还能赚钱,那绝对是最佳职业路径。但是二十年前,书中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用来说明卓越公司是如何确定公司的发展目标的。作者把这个三个圆圈中间的部分称为“刺猬概念”,因为刺猬是极度专注的动物,认准目标后绝不三心二意。卓越的公司也如同刺猬一样,先认清目标,然后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当然目标不能瞎定,一定要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寻找,并且这个思考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公司花了许多年才找到三个圆圈的交集处。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3)

我自己的一点思考是,公司和人一样,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该干嘛,所谓“天命”也是要一点点发掘出来的。以前我说人的自我认知,提到那句经典的“自我是碰撞出来的”,不尝试的话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在想其实对公司来说可能也是一样的,很多现在非常厉害的伟大公司早年根本就不是做这行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转型。阿里巴巴早年是做B2B电商起家,亚马逊最早只是个线上书城,但后来都在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打开了广阔天地。这里的转型很少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改变(比如一个搞艺术的人,不太会突然转型去搞体育,跨度太大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可能在艺术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渐渐找到自己的niche,获得成功)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基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并抓住的机会。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做农业,肯定不太可能突然跑去造车,但是在非洲农业这个领域内,不断深耕,就一定会碰出新的机会来。也许现在我以为的核心业务,和若干年后的核心业务完全不是一码事,但只有在基于当前业务上的不断成长和思考,和不断自我迭代的团队,才会发现在能力范围内,可以把握住的机会。

4. 奈飞文化手册 by 帕蒂·麦科德

Netflix是近年来的科技新贵中,文化重要性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这本书的作者是奈飞的前Chief Talent Officer,对Neflix的文化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比起前两本理论经典,这本更偏实战经验,又是一家足够现代的公司,刚好可以用来验证经典是不是对的。即使还没看这本书,我就觉得Netflix的名声符合Good to Great里的“First Who” 理念。Netflix不爱招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自称“not an entry-level company”,不收实习生或新毕业生,只从已经被行业验证过的人才中挑选。但是能力过关的人才进去之后,又会被奈飞的强大文化再做一次筛选。如果你是个outlier,不能够fit Netflix,那就立刻走人。

书中有很多奈飞的文化原则值得细读。其中一条是要招聘“优秀的能力构建者”。此处划重点,我认为区别“能力构建者” vs.“能力者”是非常必要的。联系前文Built to Last里说的“造钟人”而非“报时者”,是不是明白了一点?报时者可能自身能力很强,但带不了团队,不能让别人也变得更强大,这样的能力过于依赖个人,并没有可持续性。但能力构建者可以把整个团队都带的漂亮,让他人变得更强。所以我一直觉得对管理者来说,“公司离开你就活不下去”不是本事,“公司离了你还能正常运转,甚至你带出来的团队可以让公司运营的更好” 才是真本事。

三. 实战经历

5. 创业维艰 by Ben Horowitz

Ben Horowitz是硅谷当红VC A16Z的投资人,曾经作为founding CEO从创业公司做到上市,又另起炉灶最后被收购,是真正带兵打过仗的CEO。他对于领导力的定义(3 types of leadership,分别由Steve Jobs,Bill Campbell,Andy Grove代表),对如何打造团队,甚至如何解雇员工的意见都非常实用。

除了很多干货,我印象深刻的就是Ben说 “在我的CEO生涯里,只当过两天的peace time CEO,其他时候都是war time CEO.” 可以说是非常真实。CEO的心态就是要把问题视作常态,并且在一个个紧急状况下依然保持自己的心态稳定。

6. 重新理解创业 by 周航

其实我是先在微信阅读看了周航的这本书,看评论说这是中国版的《创业维艰》,才去找了上面那本看。周航是易到的创始人,易到的创始时间要远早于滴滴,后来却在共享出行的市场里输掉了市场。人们都爱看赢家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这却是一本来自赢家另一面的无比真诚的复盘书。趁大家相信你的时候多融钱,少花钱。和投资者示弱,不要只报喜不报忧,多说问题寻求帮助。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一条条都被我记到了小本本上,甚至后来被我写成邮件分享给创业团队,提醒大家如何做出创业初期正确的决定。

我觉得一个能写下这样深刻反省的创业者,即使经历失败,也一定是一个让人愿意再相信的创业者。看完之后我反而没有那么担心创业的结果了。无论成败,真实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7. 一生的旅程 by Bob Iger

看这本自传之前,我没有抱很大期待值,因为我还看了Bob Iger的masterclass,觉得是4/5的水平,却没想到看完被十足惊艳到,不愧是比尔盖茨推荐的leadership book。

那些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道理,都是在故事里被讲出来的。Iger作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品牌迪士尼的CEO,也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和接管迪士尼后主导的几桩大型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21世纪福克斯)都在书中有精彩的描述。从他身上我也看到了Good to Great里不断强调的“level 5 leadership” - 对公司成功强大的信念加上个人的谦逊品质。

他是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相信 “只要有足够的精力、思考以及责任感,即使是最为大胆的想法,也能变为现实” 同时也警醒 “当每个人都在夸赞你时,保持乐观很容易。但当你的自我认知公然受到挑战的时候,保持乐观就困难了很多,也必要了很多。”

他强调正直和同理心。“真正的正直,是发自内心的公平坦诚和尊重待人,在生意场上,这种特质可谓一种非常稀缺的商品。” 他挽救了迪士尼和皮克斯分道扬镳的关系,和乔布斯成为好友并最终让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大大提升了迪士尼的内容创作能力,“如果你能带着尊重和同理心与人接触和交流,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终将实现。”

四. 投资心法

之所以有这个部分,是因为我觉得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公司,其实是一个非常妙的视角。投资者不需要去管公司每天的鸡毛蒜皮,天生就有着更高一层级的视角。我一直觉得好的创业者要能同时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因此我想让自己从“眼前的苟且”中抽身出来想想战略时,就会把自己当成公司的投资者,想想把眼光放远一些应该往哪里走。

几周前,我发现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有自己的公众号,没写过几篇文章,而且17年之后就没有再更新。但好在文章少,所以全部读完也没花多久,其中有一篇16年的文章叫“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这篇文章就很有意思,听名字就知道,就是说创业者和投资者彼此都应该有对方的心态。投资者哪怕只是买股票,也要用长期持有的心态去寻找好的生意,好的合伙人,关注潜在的损失是不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前进,慢一点,远比在不正确的方向上狂奔要好,就好比投资的时候复利连续20年20%的年回报,要远比今年涨100%明年跌50%来得收益高。

他还提到另一个类比: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决策都可以当成投资决策。创业者的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要么是资产(asset)要么是费用(cost),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能够加速生意护城河的就是资产,而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的就是费用。只要是资产就不会浪费,最多只是买贵了,但在费用上的浪费却能带来副作用。这个资产 vs. 费用的比较,投资,创业,甚至我们自己的人生都可以用到。

所以基于投资和创业相辅相成的原理,我也想推荐几本投资者的书,其中提到的各种原则,许多都是创业者可以用得上的。

8. 价值 by 张磊

高瓴创始人张磊的这本书出来就很火,因为太火了甚至有人说是过誉了。我认认真真读完且做了相当多的笔记,觉得还是非常有实践参考意义的。

张磊说每个企业的核心问题都是 “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给社会、消费者提升效率,创造价值”。这个认知是我打心里认同的。他对于价值投资和创业者的建议,也很有洞见,以下摘录几条。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商业洞察力,即对人、生意、环境和组织的深刻理解。” 他这里的四个点,套上了投资的外壳,其实也是一套系统的商业思维模式。人和组织,组成了企业文化。生意和环境,决定了商业模式。搞清楚这几件事,对于公司的管理者和投资人都极其重要。

“关键不在于一时的得失成败,而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对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启示。” 建立一个投资机构其实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一个人能打胜仗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让团队可以打胜仗的制度。

“创业者不需要过分关注盈利的实现时间和表现形式,不需要乱学乱做、盲目尝试,而是要回归到自己做这个生意的初心,思考这个生意是不是在解决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好的创业公司,不能要求员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可以要求其无所不学,迎难而上。

“追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远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确要重要得多。”

我自己的读书习惯是会在读的时候直接划线做笔记,读完之后再统一整理出来,然后隔段时间回去看一遍当时的记录。常看常新。

9.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段永平被称为“中国巴菲特”,没有出过书,但是这本问答录算是吸收了他多年来的很多想法。这本书本身有缺点,因为是问答,虽然按主题分了章节,但还是有很多重复的部分,有的时候会觉得翻来覆去讲的就那么几个点。但其实就那么几个点完全没毛病。他的投资理念本来就完全不复杂,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巴菲特说的是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这不就是一模一样吗。

他算是很有钱的人里非常低调的,他创立了步步高,OPPO,VIVO,还是苹果的大股东之一,早年就离开公司一线移居美国专心做投资了,并且总有传言说他才是真正的首富。说实话早几年我都没听过这个名字,还是一个在OPPO工作的朋友某天跟我提起他们的创始人有多厉害,我回去自己做了做功课才发现真有这么一号低调大牛,而且在投资上乐于分享,是个应该好好研究的人物。

段永平自己的公司文化更简单,就是“本分”两个字,最多再加上“平常心”三个字。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涵盖了非常多的意思。做对的事情是本分。正直和诚信是本分。不赚能赚但不该赚的钱,不占便宜也是本分。先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是本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本分是原点,而平常心就是回到原点理性思考,回归事物本源的心态。

书读多了就会发现大师们往往所见略同。张磊的《价值》和迪士尼CEO Bob Iger的自传里都有对正直(Integrity)的强调,段永平也说正直和诚信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的企业最大的“漏斗”。《基业长青》里指出伟大企业需要有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段永平也不断强调企业需要“利润之上的追求”。

如果愿意把这些书全都捋一遍,大概会发现做生意的道并不复杂(术是纷繁的,但大道至简大家都明白):

道理看上去都是不难的,甚至有点“正确的废话”,但读书的过程中,这些道理就不断渐渐sink in,通过不同的案例,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一次次出现,让我渐渐能够总结出规律,并不断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这就好像你自己从原材料挑选和购买开始做一顿饭,和去快餐店花十五分钟吃一顿,对食材和烹饪过程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花时间去读原著,做自己的笔记,找到对你最有用的想法!

【完结撒花!】

以前写过不少书单,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历史消息里搜一下。但过去我都习惯写的比较杂食动物,现在觉得可能还是按主题写,大家看的更系统,收获会更大。

之后还想写的几期【系列书单】预告:

- 帮助我建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那些书

- 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的必读书单

- 开始看就停不下来的小说和纪录片

如果有小伙伴有更多商业书籍的推荐,也欢迎评论区分享!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4)

拍到一张夕阳下的大象

作者: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5)

题图,周末在大草原骑马

我看书一直比较杂,今年年初的时候想了下我现阶段比较感兴趣的书籍类型,大致是商业类(今天这篇文章会细细推荐),非洲纪实类(个人传记和历史政治),和虚构类小说(我看的几乎都是中文小说,科幻的古代的现代的都有,今年发现了好多宝藏作品!)本来我有雄心壮志想写一个大书单把以上全部推荐一遍,但实在太多了,今天就先写商业类的书籍推荐。因为不想简单列书单,还想把书里的精华和我的思考都写下来,一下写了篇近万字的长文,干货非常密,建议看不完的同学们先收藏!

说实话我以前当咨询师的时候对这类书籍是完全无感的,但是创业之后会发现这类书写得好的其实非常实用,我读过之后觉得好的也会立刻思考怎么用到公司上。相比做咨询的时候,自己干活的本质是“可实践”,而且可以立刻角色代入思索这个道理我可以怎么用,视角不同了,这类书看起来确实真香。

关于为什么要花时间看书,再多说两句。这年头各种“概念”特别的流行。互联网黑话日新月异,各种公众号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深度行业报告(有些写的是很好的),每个人只要能上网冲浪应该都可以接触到一些商业概念。就连短视频领域也出了很多账号,教你商业策划,“洞悉人性”,“野蛮生长”,有些内容为了吸睛还非常耸动。我前段时间就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里的大哥背景豪宅(显示自己已经赚到大钱有资格出来讲课了),不断强调不要追求用户的满意度,人的本质是傻的,用户是需要被洗脑的。我看完就有些反感。这些概念不一定全错,但肯定不是全对,根据行业和产品不同也会有天壤之别。而视频的创作者讲述的语气,仿佛这是唯一绝对的商业真理,你不相信的话你就是那个傻子。

我觉得网上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碎片化。一份份报告、文章、短视频,更像一个个独立的点,如果没有系统的思考框架,很难被串起来。大家看到一个个点,每次花几分钟看完仿佛学到了什么(得到了短暂的满足),但因为没有系统和框架去承载,很快就会忘掉。更危险的是,学会了一个绝对的单点,却失去了结构性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如果照做成功了也罢,但要是不成功,连问题出在哪都判断不出来。

相比之下,每一本优秀的商业书籍都经历过比较系统的写作方式,有编辑和出版社的筛选,和读者评价的验证。虽然不存在一本武林秘籍把一切商业原理都讲透了,但每一本好书也算是一个门派的“绝学”,其中一定还是精华为主。而看碎片化的信息,你很难区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作为读者,可以在阅读各家绝学精华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心法秘籍,再运用到商业实践中去,从而不断在“武林”中成长。能不能成为一代宗师不敢保证,但至少不至于学了旁门左道误入歧途。

以下的书单我分了四大主题:商业模式,公司文化,实战经历,投资心法。结合起来,是我现阶段觉得比较系统的商业思维模式,更像“道”层面的内容,适用于任何行业。如果可以全部读完,基本上你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商业思维的框架,再去看各种碎片化的网上信息时,吸收效率和判断力一定可以大大提升。

一. 商业模式

1. 7 Powers by Hamilton Helmer

创业之后我就有了投资人,这个对我来说是新概念。我还挺喜欢和他们聊天的,这本书就是我的一个投资人大力推荐的,“唯一值得一读的战略书”。读完之后我就服了,确实。

他的书基本上就说了,一个公司要能成功,一定要有Power,这个Power的概念大约可以翻译为“相对优势”。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把Power的来源给说清楚了,就七种,下图所示。一个公司要是找不到自己的Power,或者随着时代改变没有能够保持自己的Power,找到新的Power,就没法持续。这些相对优势并不新颖,单个挑出来也都被很多人写过很多遍,但是Helmer的厉害之处在于找到了一个框架,把他们都放了进去,而且明确的说:就这么多,没别的了。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6)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本书的指导意义就很明显了,就是琢磨自己的商业模式里可以找到哪种优势。当然Helmer自己是个咨询师(贝恩的合伙人) 投资人,他用这个框架分析各类公司投资了很多年,回报率远超市场(这部分的计算他书里也写了,真硬核),所以才觉得这是可实践的知识,写成了书。

我还思索了为什么这本书没有更火,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太技术流和干货了。和很多其他纯讲故事的商业书不同,这个作者一言不合就上公式,每一章最后都有一套完整的数学公式来验证他的想法,我一般读到这里就跳过去了,但是如果是数学大神,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当然书里其实案例很多,比如Netflix为什么一定要高价做原创内容,柯达公司为什么从盛极一时到转型失败(不止是管理层的问题,更是模式决定了转型不可能成功),结合每种Power来读,非常有启发。

总之讲商业模式的书,我目前觉得这本是最好的。所以这个方向就不推荐其他的了。

二. 公司文化

比起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是个很“虚”的东西,但又确实存在,而且不容忽视。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模式类似行业相同的公司,有的能做成,有的就失败了。而且正因为文化是务虚的,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能讲清楚文化背后的逻辑,比讲清楚商业逻辑更不容易。我个人的发现是,商业模式会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有比较大的改变(很多这几年的新兴模式再早十年都是完全不存在的,科技推动了很多新模式的可行性),所以要不断看新书;但公司文化却是经典可持续的,所以一些老书也能常看常新;甚至你去看一些新书,比如以公司文化闻名的奈飞的文化手册,里面写的那些原则,还是可以放到几十年前的框架里。

2. 基业长青 Built to Last by Jim Collins & Jerry I. Porras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994年,年纪跟我一般大,也算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了。前文提过,Jim Collins的这几本书近年来受到挑战,因为书中的一些案例公司已经不再长青了。虽然如此,我觉得书里的研究方法还是值得借鉴,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依然成立。为了研究那些伟大公司为何伟大,作者选取了18组对照公司,两两分别在同一行业,有相似的起点和历史,但却有一家成了公认的“visionary company”,另一家只是平平无奇。比如 迪士尼 vs. 哥伦比亚影业,沃玛特 vs. Ames百货,万豪酒店 vs. Howard Johnson's,如果你觉得后者好像没听过,那就对了,因为很多对照组的公司已经泯然于历史的长河。

我印象很深的点之一,是作者的一个提问:你觉得5年,是长期还是短期?对于这些长青公司而言,他们很多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5年是短期,他们看问题和定目标都是10-30年的维度,并且会在这个维度上定下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用这个看似不可实现的“地平线上的目标”去激励自己。(简单点说就是张磊的“Think Long, Think Big!”)

在书里,作者提到长青公司往往选择了“And” 而不是“Or”。既要保持核心价值观,又要不断追求改变;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和大家常以为的彼此矛盾不同,这些看似相反的追求恰恰像阴与阳,帮助这些公司走的更远。

作者不断提到,要“做造钟人而不是报时者”。报时依赖于个人不断的工作,并且只有这个报时者知道时间,其他人只能靠ta的信息。造钟却能够让更多人掌握了解时间的方法,更大程度的改变所有人的认知和生活方式。我的理解是,公司要打造一套不依赖个人的运营模式和文化,最大限度的让每个人在这个系统里做自己该做的事,用今天的行业黑话讲就叫“赋能”。创业者在工作时,也需要区别哪些时间花在了报时上,而哪些时间是在造钟。我自己的判断方法是看这件事我做了之后,下次是否还需要我自己来做,如果凡事都需要我亲力亲为,那就说明还没有钟;但如果这件事不依靠我也可以自如的运行,就说明“系统”已经建成了。做一个造钟人,不光是当下在做对的事,也是长期更省力的那条路。

3. 从优秀到卓越 Good to Great by Jim Collins

这本和基业长青是同一个作者,虽然写作时间在后,但是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从优秀到卓越》反而是《基业长青》的前传,一家公司可以先改变自身寻求卓越,再保持这种卓越达到长青。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三个phrase: disciplined people, disciplined thought, disciplined action. 翻译过来就是有纪律的人,思考,和行动。卓越公司对人的要求都是极高的,First Who,先把对的人招来,再让人在公司的文化里进行“适者生存”。这些公司通常都有极强的文化和工作方式,一部分人会非常适应在其中游刃有余,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这种文化。久而久之,那些无法适应(“不符合组织基因”)的人就自动淘汰了。

这个说法看着有点玄学,但其实生活中很常见。书中用到的例子是沃尔玛和Nordstrom的“cult-like culture",有些员工会在这种强文化下快速生长并产生由衷的归属感,也有些员工会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选择退出。回想起来,我工作过的两家公司也是文化很强,适者生存的。大学时候实习的医疗公司Davita是出了名的强文化(斯坦福商学院有一个案例专门写CEO如何通过文化搭建拯救了这家公司),公司员工人人都可以说出公司的七个价值观(大部分公司的价值观只是写在墙上或者官网上,没人记得),每年还有各种庆祝公司文化的节日和活动,基层员工也要参加。麦肯锡的文化就更不用说了,无法适应的人肯定在公司呆不长。

卓越公司的领导人是“第五层领导者”:他们既有远大的商业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也有足够的个人谦逊和归功于团队的精神。在这两本书中,Jim Collins都发现一个关于领导者的真相。这些卓越和伟大的公司,往往不像众人以为的那样拥有具备超凡魅力的领导人,那些历史上最优秀的CEO,有些甚至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那些魅力超凡,但个人Ego大过一切的领导人,也许可以在短暂的职业生涯里带领公司得到不错的表现,但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个人能力掩盖了组织的缺陷,而在他们退任后公司就成了一盘散沙。另一个发现是,卓越公司往往不是被从天而降的高大骑士拯救(通过外部聘请CEO来转型鲜有成功),而是在内部推举出的优秀管理者的带领下走向卓越。正因为如此,好的公司才一定要培养内部人才,他们更了解公司的使命和文化,也更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书中另一个如今广为人知的理念如下图。现在大家看这个图应该很熟悉哈,经常被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如果有什么事情你又感兴趣,又擅长,还能赚钱,那绝对是最佳职业路径。但是二十年前,书中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用来说明卓越公司是如何确定公司的发展目标的。作者把这个三个圆圈中间的部分称为“刺猬概念”,因为刺猬是极度专注的动物,认准目标后绝不三心二意。卓越的公司也如同刺猬一样,先认清目标,然后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当然目标不能瞎定,一定要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寻找,并且这个思考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公司花了许多年才找到三个圆圈的交集处。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7)

我自己的一点思考是,公司和人一样,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该干嘛,所谓“天命”也是要一点点发掘出来的。以前我说人的自我认知,提到那句经典的“自我是碰撞出来的”,不尝试的话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是什么。我在想其实对公司来说可能也是一样的,很多现在非常厉害的伟大公司早年根本就不是做这行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转型。阿里巴巴早年是做B2B电商起家,亚马逊最早只是个线上书城,但后来都在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打开了广阔天地。这里的转型很少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改变(比如一个搞艺术的人,不太会突然转型去搞体育,跨度太大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可能在艺术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渐渐找到自己的niche,获得成功)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基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并抓住的机会。比如我们公司现在做农业,肯定不太可能突然跑去造车,但是在非洲农业这个领域内,不断深耕,就一定会碰出新的机会来。也许现在我以为的核心业务,和若干年后的核心业务完全不是一码事,但只有在基于当前业务上的不断成长和思考,和不断自我迭代的团队,才会发现在能力范围内,可以把握住的机会。

4. 奈飞文化手册 by 帕蒂·麦科德

Netflix是近年来的科技新贵中,文化重要性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这本书的作者是奈飞的前Chief Talent Officer,对Neflix的文化建立有很大的影响。

比起前两本理论经典,这本更偏实战经验,又是一家足够现代的公司,刚好可以用来验证经典是不是对的。即使还没看这本书,我就觉得Netflix的名声符合Good to Great里的“First Who” 理念。Netflix不爱招没有工作经验的人,自称“not an entry-level company”,不收实习生或新毕业生,只从已经被行业验证过的人才中挑选。但是能力过关的人才进去之后,又会被奈飞的强大文化再做一次筛选。如果你是个outlier,不能够fit Netflix,那就立刻走人。

书中有很多奈飞的文化原则值得细读。其中一条是要招聘“优秀的能力构建者”。此处划重点,我认为区别“能力构建者” vs.“能力者”是非常必要的。联系前文Built to Last里说的“造钟人”而非“报时者”,是不是明白了一点?报时者可能自身能力很强,但带不了团队,不能让别人也变得更强大,这样的能力过于依赖个人,并没有可持续性。但能力构建者可以把整个团队都带的漂亮,让他人变得更强。所以我一直觉得对管理者来说,“公司离开你就活不下去”不是本事,“公司离了你还能正常运转,甚至你带出来的团队可以让公司运营的更好” 才是真本事。

三. 实战经历

5. 创业维艰 by Ben Horowitz

Ben Horowitz是硅谷当红VC A16Z的投资人,曾经作为founding CEO从创业公司做到上市,又另起炉灶最后被收购,是真正带兵打过仗的CEO。他对于领导力的定义(3 types of leadership,分别由Steve Jobs,Bill Campbell,Andy Grove代表),对如何打造团队,甚至如何解雇员工的意见都非常实用。

除了很多干货,我印象深刻的就是Ben说 “在我的CEO生涯里,只当过两天的peace time CEO,其他时候都是war time CEO.” 可以说是非常真实。CEO的心态就是要把问题视作常态,并且在一个个紧急状况下依然保持自己的心态稳定。

6. 重新理解创业 by 周航

其实我是先在微信阅读看了周航的这本书,看评论说这是中国版的《创业维艰》,才去找了上面那本看。周航是易到的创始人,易到的创始时间要远早于滴滴,后来却在共享出行的市场里输掉了市场。人们都爱看赢家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这却是一本来自赢家另一面的无比真诚的复盘书。趁大家相信你的时候多融钱,少花钱。和投资者示弱,不要只报喜不报忧,多说问题寻求帮助。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一条条都被我记到了小本本上,甚至后来被我写成邮件分享给创业团队,提醒大家如何做出创业初期正确的决定。

我觉得一个能写下这样深刻反省的创业者,即使经历失败,也一定是一个让人愿意再相信的创业者。看完之后我反而没有那么担心创业的结果了。无论成败,真实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7. 一生的旅程 by Bob Iger

看这本自传之前,我没有抱很大期待值,因为我还看了Bob Iger的masterclass,觉得是4/5的水平,却没想到看完被十足惊艳到,不愧是比尔盖茨推荐的leadership book。

那些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道理,都是在故事里被讲出来的。Iger作为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品牌迪士尼的CEO,也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和接管迪士尼后主导的几桩大型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21世纪福克斯)都在书中有精彩的描述。从他身上我也看到了Good to Great里不断强调的“level 5 leadership” - 对公司成功强大的信念加上个人的谦逊品质。

他是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相信 “只要有足够的精力、思考以及责任感,即使是最为大胆的想法,也能变为现实” 同时也警醒 “当每个人都在夸赞你时,保持乐观很容易。但当你的自我认知公然受到挑战的时候,保持乐观就困难了很多,也必要了很多。”

他强调正直和同理心。“真正的正直,是发自内心的公平坦诚和尊重待人,在生意场上,这种特质可谓一种非常稀缺的商品。” 他挽救了迪士尼和皮克斯分道扬镳的关系,和乔布斯成为好友并最终让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大大提升了迪士尼的内容创作能力,“如果你能带着尊重和同理心与人接触和交流,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终将实现。”

四. 投资心法

之所以有这个部分,是因为我觉得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公司,其实是一个非常妙的视角。投资者不需要去管公司每天的鸡毛蒜皮,天生就有着更高一层级的视角。我一直觉得好的创业者要能同时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因此我想让自己从“眼前的苟且”中抽身出来想想战略时,就会把自己当成公司的投资者,想想把眼光放远一些应该往哪里走。

几周前,我发现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有自己的公众号,没写过几篇文章,而且17年之后就没有再更新。但好在文章少,所以全部读完也没花多久,其中有一篇16年的文章叫“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这篇文章就很有意思,听名字就知道,就是说创业者和投资者彼此都应该有对方的心态。投资者哪怕只是买股票,也要用长期持有的心态去寻找好的生意,好的合伙人,关注潜在的损失是不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创业者来说,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前进,慢一点,远比在不正确的方向上狂奔要好,就好比投资的时候复利连续20年20%的年回报,要远比今年涨100%明年跌50%来得收益高。

他还提到另一个类比: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决策都可以当成投资决策。创业者的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要么是资产(asset)要么是费用(cost),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能够加速生意护城河的就是资产,而时间越久对自己越不利的就是费用。只要是资产就不会浪费,最多只是买贵了,但在费用上的浪费却能带来副作用。这个资产 vs. 费用的比较,投资,创业,甚至我们自己的人生都可以用到。

所以基于投资和创业相辅相成的原理,我也想推荐几本投资者的书,其中提到的各种原则,许多都是创业者可以用得上的。

8. 价值 by 张磊

高瓴创始人张磊的这本书出来就很火,因为太火了甚至有人说是过誉了。我认认真真读完且做了相当多的笔记,觉得还是非常有实践参考意义的。

张磊说每个企业的核心问题都是 “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给社会、消费者提升效率,创造价值”。这个认知是我打心里认同的。他对于价值投资和创业者的建议,也很有洞见,以下摘录几条。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商业洞察力,即对人、生意、环境和组织的深刻理解。” 他这里的四个点,套上了投资的外壳,其实也是一套系统的商业思维模式。人和组织,组成了企业文化。生意和环境,决定了商业模式。搞清楚这几件事,对于公司的管理者和投资人都极其重要。

“关键不在于一时的得失成败,而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对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启示。” 建立一个投资机构其实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一个人能打胜仗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让团队可以打胜仗的制度。

“创业者不需要过分关注盈利的实现时间和表现形式,不需要乱学乱做、盲目尝试,而是要回归到自己做这个生意的初心,思考这个生意是不是在解决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好的创业公司,不能要求员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可以要求其无所不学,迎难而上。

“追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远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确要重要得多。”

我自己的读书习惯是会在读的时候直接划线做笔记,读完之后再统一整理出来,然后隔段时间回去看一遍当时的记录。常看常新。

9.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

段永平被称为“中国巴菲特”,没有出过书,但是这本问答录算是吸收了他多年来的很多想法。这本书本身有缺点,因为是问答,虽然按主题分了章节,但还是有很多重复的部分,有的时候会觉得翻来覆去讲的就那么几个点。但其实就那么几个点完全没毛病。他的投资理念本来就完全不复杂,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巴菲特说的是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这不就是一模一样吗。

他算是很有钱的人里非常低调的,他创立了步步高,OPPO,VIVO,还是苹果的大股东之一,早年就离开公司一线移居美国专心做投资了,并且总有传言说他才是真正的首富。说实话早几年我都没听过这个名字,还是一个在OPPO工作的朋友某天跟我提起他们的创始人有多厉害,我回去自己做了做功课才发现真有这么一号低调大牛,而且在投资上乐于分享,是个应该好好研究的人物。

段永平自己的公司文化更简单,就是“本分”两个字,最多再加上“平常心”三个字。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涵盖了非常多的意思。做对的事情是本分。正直和诚信是本分。不赚能赚但不该赚的钱,不占便宜也是本分。先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是本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本分是原点,而平常心就是回到原点理性思考,回归事物本源的心态。

书读多了就会发现大师们往往所见略同。张磊的《价值》和迪士尼CEO Bob Iger的自传里都有对正直(Integrity)的强调,段永平也说正直和诚信是所有伟大企业的共性,也是出问题的企业最大的“漏斗”。《基业长青》里指出伟大企业需要有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段永平也不断强调企业需要“利润之上的追求”。

如果愿意把这些书全都捋一遍,大概会发现做生意的道并不复杂(术是纷繁的,但大道至简大家都明白):

道理看上去都是不难的,甚至有点“正确的废话”,但读书的过程中,这些道理就不断渐渐sink in,通过不同的案例,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一次次出现,让我渐渐能够总结出规律,并不断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这就好像你自己从原材料挑选和购买开始做一顿饭,和去快餐店花十五分钟吃一顿,对食材和烹饪过程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花时间去读原著,做自己的笔记,找到对你最有用的想法!

【完结撒花!】

以前写过不少书单,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历史消息里搜一下。但过去我都习惯写的比较杂食动物,现在觉得可能还是按主题写,大家看的更系统,收获会更大。

之后还想写的几期【系列书单】预告:

- 帮助我建立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那些书

- 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的必读书单

- 开始看就停不下来的小说和纪录片

如果有小伙伴有更多商业书籍的推荐,也欢迎评论区分享!

盈收分析(归功于这9本笔记)(8)

拍到一张夕

作者:李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