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秀。

盛夏时节,徜徉在博山区博山镇三水源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下简称三水源),不禁让人心旷神怡。青山涵绿水,绿水绕青山,山水相融为一体,最是美景能动人。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傍晚时分,欢快的歌声响起,创意灯光秀所营造出的幻光森林,带人走入一段光与影的奇幻旅程。烤羊排、烤鱼、烤鸡等各种特色烧烤的香味充斥在青山绿水间。

三水源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位于博山镇五老峪村,占地约1.2万亩,是一处集研学培训、运动休闲、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山东三大文化母体(齐文化、鲁文化、莒文化)中,各有一条代表性河流(淄水、沂水、汶水)发源于此,故名为“三水源”。

三水源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由山东金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亿元。截至6月底,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生态修复、土地整理、道路建设、水系打造等基础建设已完工,完成退耕还林1200亩,森林覆盖率由46.2%提高到70%,山体植被覆盖率达到99%。其中,心蔓广场、星空部落、儿童水上乐园等已建成投用。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1)

三水源随处可见的潺潺流水和瀑布。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2)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3)

图为三水源核心景观之一的雕塑心之蔓。

心蔓谷是三水源的核心景观之一,最高处的心蔓广场上有雕塑心之蔓,下面的心形玻璃栈桥是心蔓桥,周围是漫山欧石竹花海。这里是非常理想的婚纱摄影拍摄基地,吸引了大批新人游客前来游玩拍摄。斜对面山坡上一片蒙古包一样的建筑,是按照四星级住宿体验打造的四十余个酒店式帐篷营地——星空部落,里面空调、沐浴、无线宽带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节假日房客几乎是天天爆满。下面就是奇幻儿童乐园和森林餐厅;再往右边就是五老药谷和五老菜园;边上建设的是水上探险乐园和户外拓展教育基地。这里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4)

图为心形玻璃栈桥--心蔓桥。

“目前,我们已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下一步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民宿商务中心等,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利税3500万元,可吸引1200名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预计2021年游客量可达百万,带动农民户均增收1.2-1.5万元。”7月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助理蒋勇说,届时将形成以五老峪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进而打造博山镇全域协同发展的“以企带村”乡村振兴新样板,凝聚脱贫攻坚整体合力。

在博山镇党委书记孙雪红看来,三水源发展到今天,有赖于企业十年来的坚守。十年间的持续投入,让三水源有了今天的模样,也正是因为三水源始终信念坚定,才能看得清未来。“十年间,三水源的发展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矿坑和荒山进行生态修复,变成绿水青山;第二步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第三步则是将金山银山变成乡村振兴的引领项目,真正让我们当地的老百姓获益。形成‘以企带村’乡村振兴新样板。”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5)

图为酒店式帐篷营地——星空部落。

如今,三水源已经成为市级重点文旅项目,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顺应市场热潮,通过十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矿山修复,倾力打造以乡村休闲和中医养生度假为特色的国家中医药健康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构建“农业 文创 旅游 养老”的发展模式,呈现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新一站式旅游体验。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三水源依托当地地形地貌,将淄博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引入康养理念,让民宿风情、文化传承和历史脉络皆为景。构建“农业 文创 旅游 养老”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乡村与城镇的互动、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今年计划新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会议中心,引入高端酒店、半山民俗、艺术剧院等元素,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舒适度,进一步提升三水源乃至博山区的文旅休闲品牌知名度,努力打造博山文旅新名片。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银峰 通讯员 蒋玉叶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淄博博山三水源生态旅游度假区(厚积薄发的博山文旅新名片)(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