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有地域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水土诞生文化,文化会产生文学。近现代中国文坛以地域命名的文学品牌不少,如山药蛋文学、里下河文学、黄土地文学、黑土地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等。

这些文学派别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当地出了著名的作家,或者一群比较有水平的作家,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地域文学流派。

我是到北京才成为作家的,我当然写不出京派文学,因为,对这片土地和语言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写不出京派的味道。我是安徽人,可在安徽的时候,身上一点文学细菌也没有染上。当然,现代安徽的文学也不振兴。假如让时光倒退150年,那一切都大不相同了。因为,中国清代文坛有一个最牛的学派,它的名字叫“桐城派”。

作为一个母语为桐城话的人,当年读方苞、戴名世和姚鼐的文章,心里除了激动之外,其实,没有读出多少感觉。这个疑问一直就搁在心里了。

后来读曾国藩,竟然发现“桐城派”这个词是他命名的,且他也算是桐城派文人。我知道,曾国藩在我家江对面的东流大营待过很长时间,那里也是他的福地,他喝过长江水,也听过桐城话。

因为不做文学研究,我还是总结提炼不出来桐城派文章的特点。但有一点我大概地思考了一下,桐城派文学能独行天下,一定跟桐城这个地域有关系,桐城地域文化固化到人身上,浸润在文学里,估计就能形成桐城文学。这个道理是说得过去的。

作为一个深受桐城文化影响的人,我就从性格分析入手。在分析之前稍微说明一下,这个桐城应该是广义的桐城,比如明末著名的奸臣阮大铖,他是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应该算是怀宁籍的桐城人,这个广应该包括以桐城为中心安徽南部地区和江西的部分地区。

桐城人爱读书。小时候,我们的俗语里面有“三代不读书,不如牛马猪”,“穷不丢书,富不丢书”的说法,读书始终是乡人排在第一位的事,以前高门大户,家家都有祠堂,祠堂里有公学,蒙童都会被送到公学里读书,公学的经费由家家户户出公粮维持,假如有在外做官或者做生意的,他们会捐助公学,以期家族兴旺。

桐城人勤奋。勤奋好学不止是桐城人的专利,但是,桐城人的勤奋是一以贯之的,比如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孩子们不管有事没事,父母都要让孩子起床,睡懒觉坚决不允许。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会把“克勤克俭”当着传家宝。懒人不仅会被人耻笑,他的祖先都会连同被人看不起。好吃懒做会被认为是败家的征兆。

桐城人忠厚。“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很多家的中堂,或者祠堂里面的主对联。小时候,村里演唱的黄梅戏,都是忠臣孝子的故事,娶妇嫁女,第一看对方人家是否忠厚,假如不符合,哪怕他家有万贯家财,也被主流所鄙视。

桐城人认真。很多人理解不了认真的意思,说话办事一是一、二是二,仅仅是认真的一个方面表现,认真还有古板和不苟言笑的意思,跟桐城人在一起是很乏味的事,他们说话太认真,以至于,谈话都没有氛围,只说真话,不说废话,幽默语言跟桐城人大多不沾边。要想让桐城人跟你说个笑话,真的比东北人憋着不说话还难。即便吃饭的时候,师徒父子都不能坐对面,上下级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说笑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桐城人认理。认真的人在一起交流,说的都是道理。谁的道理是通的,谁的道理容易被接受,他在争论中就有主动权。家里妯娌不和、婆媳吵架,兄弟不睦,最后都是要靠说理的人出面去说服。我不知道这个认理,跟朱熹的理学是不是有直接的关系,间接的关系一定是有的。

以上总结的几条桐城人的特点看似通用的,别的地方人也具有这些特点,可这么多特点同时存在,且被一以贯之地遵守,这样的地方不多。也许因为受这样的文化熏陶,最终决定桐城人写作也自成一体。

概括地说,桐城派的散文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朴实,二是充实,三是真实,四是翔实。

朴实指桐城派散文的语言风格,语言朴实无华,不追求花哨的表达,文采不是重点追求的目标。充实指内容,言之有物,不会浮夸,更不会以文字哗众取宠。真实就是素材来源于生活,不会胡编乱造。真实也是散文的核心要件,不真实的散文一定没有生命力。翔实跟前面的充实有混同的意思,也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我用了翔实,翔实指的是说理、论据,材料翔实,就是说文章结构严谨、逻辑谨严,没有逻辑的话不成理,推论不清晰的论证得不到被人的认可。

以上总结的四个特点就像桐城人的五个性格特征一样,似乎不是桐城人的专利,假如把他们一以贯之地同时坚守,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特点。

以上浅见,供方家批评。

桐城派的影响(浅析桐城派)(1)

桐城派的影响(浅析桐城派)(2)

桐城派的影响(浅析桐城派)(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