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仁宗的身世,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狸猫换太子”。但是正在热播的《清平乐》电视连续剧却避而不提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这让许多不明历史真相的吃瓜群众大惑不解。小编从今天起,准备用十个篇幅,给大家还原一下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及其背后的权力之争,今天是第一篇。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1)

王凯江疏影虐狗照

在我国民间文学中,《狸猫换太子》可谓妇孺皆知。直到今天,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京剧、蒲剧的《狸猫换太子》《遇后龙袍》(《遇皇后》与《打龙袍》二剧连演,简称《遇后龙袍》。),越剧的《拷寇珠》,晋剧的《审寇珠》,秦腔、川剧的《抱妆盒》(改编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雷剧的《斩郭槐》,演绎的全是这个传奇故事。

《狸猫换太子》剧情大致如下: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年长无子,两个妃子刘妃与李妃同时怀了身孕。真宗召见二人,各赐信物,承诺谁生了儿子,就立谁为皇后。生性阴险的刘妃在太监郭槐的帮助下,把李妃生下的孩子换成剥了皮的狸猫,命承御寇珠将孩子抛入九曲桥下淹死。寇珠不忍,求计于太监陈琳,将太子藏入妆盒,密送八贤王赵德芳处抚养。刘妃诬告李后产下妖孽,真宗遂将李后贬入冷宫,册封刘妃为后。郭槐告发寇珠与陈琳在九曲桥私会,刘皇后命陈琳拷问寇珠,寇珠不屈,触柱而亡。刘妃又命郭槐火烧冷宫,李后被内监救出,流落民间。18年后,真宗死,李后之子赵祯即位为仁宗,包拯至陈州赈济,李后鸣冤,包拯受状查明沉冤。仁宗斩郭槐,贬刘妃,迎母亲回宫,母子团聚,“狸猫换太子”真相大白。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2)

章献刘太后剧照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大江南北,人们津津乐道、信之不疑,原因是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确实有迹可寻。

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宸妃名号是特置,仁宗用以追赠生母而设)实有其人。李宸妃原本只是章献皇后(即大反派刘妃,去世时谥为庄献明肃,庆历四年改为章献明肃,故史称章献太后。)身边一名侍女,每天负责铺床、叠被,掌灯等杂事。李妃肤色玉耀、庄重寡言,真宗对她一见倾心。李妃不久怀孕,生下仁宗,但是只得了一个“婉仪”(妃嫔称号,属内命妇嫔阶,初为从一品,后改为正二品。)的名分,地位卑微。更可怜的是,仁宗尚在襁褓便离开生母,“章献以为己子”,由杨淑妃(与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同为夫人,正一品。)抚养。仁宗从小称刘氏为大娘娘,杨淑妃为小娘娘,在他眼中,刘氏就是自己亲生母亲。

真宗死后,李妃为真宗守陵,进位为妃,不久病逝,享年46岁。仁宗继位却没有亲政,朝政大权掌握在章献太后手中。对于仁宗的生世,宫中虽然有人知道事情始末,却因畏惧太后,无人敢言。章献在世时,仁宗始终不知自己生母已死。章献死后,燕王赵元俨(宋太宗赵光义第八子,“少奇颖,太宗特爱之”。仁宗继位时,元俨在宗室中辈分最高,或为八贤王原型。)才把真相告诉仁宗。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3)

李宸妃剧照

历史记载,赵元俨在说出真相的同时,还怀疑李宸妃属于非正常死亡,“死以非命”。仁宗闻听此言,无异晴天霹雳,心情激荡、悲痛万分。他数日不理朝政,下罪己诏自责未尽生养死葬之孝心,追封生母为皇太后,谥号“庄毅”(后改为“章毅”),并且亲自主持迁葬母亲的仪式。虽然此后开棺迁葬,经过仵作(法医)勘验,证明李宸妃并非“死以非命”,但是传奇故事并没有太过脱离真实历史:历史上确有刘妃其人,且与宋仁宗生母确实有过纠葛。

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本来就是非常好的传奇文学素材,戏剧创作者自然不会错过。根据这段公案,创作者络绎不绝。胡适先生曾感慨:“这样的大案子自然最容易流传,最容易变成街谈巷议的资料。”尽管李宸妃并非“死以非命”,但这四个字却为后世话本和戏剧的创作者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叫: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高出的部分,就是传奇,就是演义,就是胡诌瞎掰。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4)

刘太后垂帘听政

戏曲编著者为了令作品臻于完美,“有意驾虚”,往往不是格之以理,而是会之以情。真实是相对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流传颇广,正是因为剧作者创作时不拘泥于历史,成功用艺术弥补了历史导致的缺憾,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心理预期。

《狸猫换太子》另一不真实之处是包拯的出现和参与。真正的包公虽然也曾经断过狱,却是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的,并没有涉及仁宗皇帝、李宸妃与刘妃之间的恩怨纠葛。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包公为官刚正、执法严峻,杂剧、戏曲将其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他也融入这个故事,使观众误以为这就是历史。

话说到这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比如章献太后到底何许人也?她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势力与手段,能够从其他妃嫔那里抢夺孩子收为己有?她为什么能在真宗死后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让朝臣畏惧不已?甚至别人要在她死后才敢说出真相?她到底是如何握住权柄的?北宋真宗朝到仁宗朝又经历了怎样的政治斗争?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5)

宋仁宗剧照

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很多,尤以两汉和两宋为最。《狸猫换太子》中的大反派章献太后在宋仁宗继位之初,临朝称制长达十一年(1022—1033年),名列两宋垂帘太后之首。

历史上对章献太后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司马光给予的评价极高:“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蔡东藩在《宋史演义》中也认为“刘氏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王夫之在《宋论》中对刘氏大加挞伐,认为刘太后垂帘听政,“服兖冕以庙见,乱男女之别而辱宗庙”,纯属大逆不道。更有甚者,攻击刘太后是宋代“武则天”。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人生际遇之离奇,政治手腕之老辣与武则天相较不遑多让,而且也颇具戏剧性。

清平乐村居讲的什么故事(清平乐开篇未明的故事)(6)

刘太后微时剧照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