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盛夏来临前的最后一个月。

天气渐渐热起来,但又没热到令人抓狂的程度,空气里反而透着轻快爽朗的夏意,人们外出游玩的兴致也愈发高涨。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

▲《游钓图》(局部)

明 唐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环境学家推测,古代的平均气温要比现代低上十几度

于是,等冷空气终于消散殆尽,万物终于旺盛蓬勃以后,古人外出游玩的愿望会比现代人更迫切

尤其踏青赏花,几乎是古代春夏出游的必备项目。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3)

▲《春游晚归图》(局部)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从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这首《城东早春》,就可看出古代“看花人”对赏花的痴迷。

在古代,人们赏花甚至还有个专门的节日——“花朝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百花的生日。

花朝节期间,大家会结伴去郊外踏青游玩。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4)

▲《春山游骑图》(局部)

明 唐寅(传) 弗利尔美术馆

最近这两年,现代人爱上了露营。当代青年倘若不开着车、带着帐篷,去野外煮杯咖啡、泡个茶,似乎就有落伍之嫌。

露营乐趣在哪,唐代“看花人”们应该很懂。

毕竟他们游玩赏花时,就已经实践了“唐朝版露营”。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5)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6)

▲《丽人行图》(局部)

北宋 李公麟(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朋联党,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鞍,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从执酒皿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

每年春天以后,长安城的人就会组个“车”队,带上美酒佳肴,到了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驻马赏花,野餐饮酒。

这种组队赏花的形式被称为“看花马”,在唐代一度十分流行。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7)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8)

▲《湖亭游骑图》(局部)

唐 李昭道(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

看花自然也不是随便乱看。古人赏花很讲究“时令”。

明代袁宏道就在《瓶史·清赏》中写:“夫赏花有地有时”。老夫我赏花,挑时间、挑地方~

所谓“赏花时令”其实很简单,一是什么季节就该看什么花。二是看花要择“良辰”。

不同月份会有不同的花开放,为了不错过花期,古代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

一月的水仙;二月的梅花;三月的迎春、海棠;四月的牡丹、杜鹃;五月的芍药、鸢尾……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9)

▲《藤花芍药轴》

清 邹一桂 台北故宫博物院

知晓了花期后,就该择看花的“良辰”了。

选择看什么状态的花,又该在什么天气,什么地点去看,花带给人的感觉都不同。

是“含苞待放”,还是“绚丽盛开”;是雪季的 “雪衬花妍”,还是雨季的“新花带雨”;

以及,看花的地点是“人迹罕至”,还是“车马喧闹”……这些都是看花人会考虑的因素。

明代唐寅就喜欢“月夜看花”,他在《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中写:“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

清代李渔则对看花的地点有要求,他觉得看桃花不该去名园,而要到“乡村和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去看。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0)

▲《桃花山鸟图》

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然,赏花也不一定非要到户外去赏。插花欣赏,也是赏花的一种方式。

而且以瓶赏花,还添了些“私享”的况味——从细微处见用心,于清浅中见个性。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1)

▲清 黄慎 《观花老人图》(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古代文人尤其喜欢在案头窗前摆上瓶花。将自己的感悟、审美倾注在瓶花中,表达独具个人特色的生活美学。

跟随四季时节变化,变换花木的种类;再根据不同的花材,选择不同的花器。

小小一瓶花看似随意,但要想使其“美,而有意境”,却并不简单。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2)

▲清 金廷标《仕女簪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插花,有空间和结构的讲究,最好能插出诗意,插出画意。

瓶花若能成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就是极高的境界。

中式插花大多以克制为美,通常选用两三种花材即可。

如袁宏道所说,“插花不可太繁,不可太简,多不过两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3)

▲《饮酒读书图轴》(局部)

明 陈洪绶 上海博物馆

通过不同姿态、不同品类的花材相互呼应,达到一种立体的、栩栩如生的姿态。

或俯或仰、或疏或密、或正或斜,就像从花器中长出来似的。如花在野。

若只插一枝,明代文人张谦德则在《瓶花谱》里建议——“须择枝柯奇古,屈曲斜袅者。”选弯弯曲曲,旁逸斜出的枝子会更好。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4)

▲《瓶荷图》(局部)

明 沈周 天津博物馆

瓶花开落纪春冬,窗纸昏明认朝暮”。

瓶中插花——将自然缤纷浓缩于居室之间,是中式雅致生活美学的体现,是国人对空间的巧妙营造,也是所有热爱生活的人对自然花木的亲近与珍视......

观复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唐代 越窑青釉圆腹长颈瓶】为蓝本,借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八棱瓶】形制,创制了——观复秘色越窑八棱瓶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5)

所谓“秘色”是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代表颜色,相比越窑青瓷早期的色调,秘色瓷釉色更偏青绿,薄匀而清亮。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6)

▲《丹林翠嶂图》(局部)

明 陆治 台北故宫博物院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慢慢向绿过渡的产物。

目前将“秘色”呈现的最为标准的,当属1987年4月法门寺出土的13件瓷器。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7)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8)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法门寺博物馆藏

观复秘色越窑八棱瓶——外形端庄规整,釉色青中泛黄。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19)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0)

直口长颈,瓶颈与瓶身相接处装饰三层八角凸棱,且呈阶梯状。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1)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2)

瓶身八棱形,肩部丰挺,腹部渐收,隐有筋骨之感;圈足微外奢,底部钤印“觀”字款识。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3)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4)

四月赏花景点推荐(你可别又错过赏花)(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