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俞飞鸿在做客《十三邀》时,分享了一个自己的经历:

“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女生生气,我就想着回来跟她怎么说,可是她一回来,我却对她说不出话来。”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1)

本来对室友生气,这下又气自己开不了口,急得只能踢自己的脸盆。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对老公不做家务感到生气,却忍着自己默默把活都干了;

对婆婆介入自己的家庭感到不满,却碍于丈夫的面子忍气吞声;

很抗拒老板的加班要求,却为了保住饭碗只能点头顺从……

其实,这些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情绪未能得到完结。

未完结的情绪像一根根暗刺,以更为隐秘的方式影响着我们。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2)

“他是权威,我只能顺从”

俞飞鸿则成长于高知家庭,从小就受到极为严苛的教育,每天晚上要写60个毛笔字才能睡觉,父母不许她跟外面“乱七八糟”的人来往。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这两个字,是不能有疑问的。在我家每个行为都要很规范。”

因此,她被培养成了一个知书达理、情绪从不外露的乖乖女,她所有的情绪,都会在严肃的父母面前戛然而止,从未得到纾解。

随着成长中交际圈的扩大,俞飞鸿发现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困扰自己:无法通过语言妥善地表达情绪。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3)

总是像大学那次的经历一样,明明被冒犯了边界很不爽、要发火,长久以来接受的教育却告诉她:这不对。

导致她整个青春期都过得极其压抑。

多数时候,我们也像俞飞鸿一样,听从父母、师长和社会的教导,在分辨能力尚且不足时,就把权威的教诲一股脑地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然而随着接触的外部世界逐渐扩大,自我表达的需求愈发强烈,与固有观念的对冲便会令我们进退两难。而痛苦产生时也是改变的契机。

北影毕业后,俞飞鸿违背家人意愿做了个决定:放弃令人羡慕的留校任教机会,孤身前往海外留学。

她想尝试在远离父母的地方,跳脱出权威的无形掌控,找回表达情绪的自由。

而这一趟寻回之旅,足足用了三年才得以实现。

一次俞飞鸿在过马路时,余光瞄到一辆车飞速朝她驶来,她本能地快跑了几步,才避免了被撞飞的悲剧。

“我冲过去踢它的轮胎,然后用我学会的各种英文脏话骂……”

生死关头,俞飞鸿终于突破自己的压抑,前所未有地借着脏话表达了愤怒,为多年来乖巧形象下暗藏的负面情绪,做了一次彻底的了结。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4)

曾奇峰老师曾说,情绪有三种表达方式:最好的是用语言表达,中等的用行为表达。而最差的,是用症状表达。

乱讲脏话固然无礼,但实验证明,在适当的关头调动讲脏话的能力,可以给予我们充足的勇气,打破对情绪的压抑,在重大挑战上表现更佳。

情绪通过语言表达,尚且可控;若延伸到行为上,身边的人可能要跟着遭殃。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5)

谁是你情绪的“替罪羊”?

第一次见笑笑,她是肿着眼睛来找我的。

经过聊天后才得知,她的未婚夫近期脾气越来越暴躁,要么对她冷暴力,要么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

前几天,半夜十一点多男友被同事扶了回来,一身刺鼻的烟味、酒气还沾着陌生的香水味。笑笑一边担心地把人接过来,一边忍不住生气:

“你要是老这样,以后结婚日子怎么过?”

谁想到男友一把把她推了个趔趄,指着她鼻子破口大骂:

“不结就不结!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一个两个都来对我指指点点!我呸!”边吼边把为结婚新买的液晶电视发泄般地砸了个稀巴烂。

笑笑又害怕又不解: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6)

原来,男友自己创业开工作室,近期一个项目的甲方对他的设计方案不满意,来来回回已经改了有十几版。

最开始男友还跟笑笑吐槽过:如果按照甲方的要求做,基本等于砸了工作室的招牌。

但不管要求多么无理,方案遭到怎样的贬低嘲讽,尽管心中有气,为了赚钱筹备婚礼,他还是赔着笑脸应承着甲方。只是对笑笑的态度却越来越失控。

笑笑的男友身上,有着太多人的影子。

在人际关系、职场生活中,碰壁在所难免,我们习惯以隐忍的方式处理。

然而,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

我们可能会像笑笑的男友那样,把在上司、客户那里受到的气,转移发泄到伴侣、甚至孩子身上;又或是一直压抑,突然在某天爆发,做出不可控的危险行径。

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与情绪引发者沟通、让情绪得到完结,那么身边亲近的人,或许就会成为我们的“情绪替罪羊”。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7)

“查不出病因,在心理咨询师那儿找到了答案”

笑笑第二次来找到我时,状态比之前更憔悴了。

她当时出现了严重的便秘和胃胀气,但是去医院做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器质性的问题。

“肠胃科医生说这个可能是心理毛病,我到底怎么了?”

因为了解过她的故事,所以这一次很快帮她找出了“症结”。

笑笑曾经在老家绍兴做教师,跟男友四年都是异地恋。

眼看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男友以自己的人脉资源都在深圳为由,一定要她过去。为了爱情,笑笑咬咬牙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去了深圳。

本以为这是幸福的开始,不曾想男友因为工作上的事,经常朝自己发脾气,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而男友的父母嫌弃她学历不如儿子高、还是外地人,每次见面,话里话外都是嘲讽。

笑笑感到很难过,但想到四年的感情,想到自己放弃了一切跟过来,如今一无所有,就不停地劝自己:

工作帮不上男友,至少别给他添堵;只要自己孝顺,总能打动男友爸妈。

她委曲求全,在情绪和行为上极力压抑自己,却没发现,未完结的情绪早已落在她身体里。

我问笑笑,“如果对方真的和你分手,会发生什么?”

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应该不会留在深圳,但也不会回到绍兴。我会去杭州,我在那里念的大学,有很多的同学,我可以在那找一份工作。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惊讶地发现:原来失去这段关系,自己并不会崩溃,世界也不会毁灭。而以前,她所预设的分手结局里,只有自己的痛不欲生。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8)

很多时候,当我们非常害怕失去一段关系,冲突发生时就会自动站队到妥协的一方,为此压抑到失去自我,失去了让情绪自由流动的能力。

而无法释放、不敢释放情绪的代价,最终,只能由身体来代偿。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9)

让情绪完结,轻装前行

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无数次情绪未能完结的经历:来自权威的突然打断,因恐惧欲言又止、为了人际关系隐忍退让……

忍一时或许会风平浪静,但一直忍,无疑会在你的人生某刻掀起灭顶的海啸。

学会让情绪完结、跟不断涌来的情绪说bye bye 尤为必要。这里教大家3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

1、莱斯特释放法

如果你时常感到心中郁结,就静下心来找出那个折磨你的情绪:难过、愤怒、悲伤、恐惧等等,然后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跟自己对话:

我能允许这种感觉浮现吗?是的,我允许。

我能够释放这种感觉吗? 是的,我可以。

我愿意释放这个感觉吗? 是的,我愿意。

什么时候释放? 就现在。

然后做个深呼吸,将它释放。这四个问题可以重复练习,直到你感觉到轻松愉快。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10)

2、空椅子技术

情绪产生时,尽量在第一时间与第一人沟通。如果实在碍于各种原因难以启齿,可以借助空椅技术,回到情境中,为作乱的情绪做个了结:

找一个安全、隐蔽、放松的空间里,面对面放两把空椅子。一把代表自己,另一把代表想要沟通的角色,然后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气死我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不能好好说话吗?”

“你这样很过分,让我感到很受伤。”

……

对面的椅子上可以放一个抱枕,生气时通过捶打的肢体语言,协助你让情绪释放得更彻底,伤心时也可以抱着它哭诉。

同时也可以调换位置,把自己想想成对方,换位去思考对方语言、行为的动机。

这种练习会让我们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看到“比我们更强大之人”的局限,从而收回恐惧,获得一种更平等且真实的关系。

3、书写倾诉

害怕失去一段关系,是人格中婴儿部分的残余。只有婴儿,才会恐惧一个人(母亲)的离开,因为那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作为成年人,你要相信自己可以依靠个人的力量生存下来。认识到这点,固化的模式就会被松动,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因害怕失去一段关系而压抑自己时,可以通过给自己写信的方式,或者找信任的朋友、心理咨询师,把令你感到不快的部分用文字或语言进行表述澄清。

多问自己几遍:失去这段关系,我会怎样?

厘清这段关系的利害,必要时,给的垃圾关系来一场潇洒的断舍离也未尝不可。

重视你的真实感受,时常感受身体向你传达的信号,情绪若存在,就去表达它,释放它,完结它,为心减负,然后轻装前行。

圈内人对俞飞鸿的评价(俞飞鸿骂人上热搜)(11)

策划 | 秋秋

编辑 | 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