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原来你还有这么多故事......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

骊山云雾

起初,大地之母女娲娘娘曾在骊(lí )山“炼石补天”,起因是共工和祝融大战,共工战败,心里窝火,一怒之下撞倒不周山,一时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泛滥人间。

一说与共工大战的不是祝融,是上古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

《列子·汤问》“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反正不管是谁,共工肯定是罪魁祸首了,打不过就“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这叫啥玩意呀,跟小孩子耍赖摔玩具似的。他是发泄了,可人类倒霉了。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2)

女娲炼成五色石补好了天,拯救了人类,这是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到底是骊山的石头质量好、还是天上那个窟窿本就在骊山附近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补天这类“危险”活动,可不仅仅是女娲的专利,传说骊山老母也曾带着两女儿补过天。两人是不是一个人呢?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3)

骊山老母像

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创世纪的神,而骊山老母是中国道教供奉的远古尊神,俩大神同属女娲氏,都是骊山的户口,但不是一个时代的女神。

女娲的神力不容置疑了,骊山老母按理说应该也是法力值超高的,相传钟无艳、樊梨花、白素贞都是她的徒弟。

西游记中骊山老母也曾出场演绎了一把,唐僧在黄花观被一个满身长眼睛的蜈蚣精给叮了,猴子打不过他,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骊山老母,老母告诉猴头去请毗蓝菩萨帮忙。骊山老母为何没出手相助,恐是怕得罪毗蓝菩萨吧!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4)

西游记剧照

西周时期,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耍的诸侯团团转,弄得大家都不和他玩了,导致被犬戎入侵无可阻挡,逼得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东周开始了。

当然,这只是世人的传说,现在已经弄清楚个中缘由。周幽王虽然没干过这事儿,但他本人也不咋地,当时国家连年遭灾,民不聊生,周幽王不思挽救,反而任用奸臣、盘剥百姓、生活奢靡......总之是个烂人。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5)

烽火台

他对褒姒应该是真感情,为了这个女人把发妻申后的儿子姬宜臼的太子之位给剥夺了,害的姬宜臼逃到姥爷家躲藏。

周幽王大怒,准备发兵攻打老丈人,申侯也急眼了,女儿被你废了不说,外孙子你也不放过,好好好,你个兔崽子不仁别怪我不义,申侯联合东方的缯国和西方的犬戎一同进攻周幽王。三国联军最终击败周军,攻陷国都镐京,周幽王也被杀了,联军拥立姬宜臼为王,国都已经破烂不堪,于是迁都洛邑。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6)

周幽王与褒姒

虽然“烽火戏诸侯”是个故事,但也一惊一乍的流传了很久,小时候听着感觉诸侯的军队就在隔壁后院里吃饺子,一有情况撂下筷子拽出大刀拍马就到,“嗖”的一下就到墙根底下了,比曹操还快。

就算是一级战备,天天瞪着眼睛等着冒烟儿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那么典故里的“犬戎”是不是埋汰人的词呢?还有狄、夷、蛮的称呼听上去怎么都有一股子歧视别人的味道。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7)

“戎”从初期甲骨文演变到现代变化不大,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很容易辨认了。

一个“戈”字加一个“十”字,“戈”代表兵器,“十”代表铠甲,看字就知道这是一个豪横的“战斗民族”,兵甲不离身的狠角色。

你要是歌颂某位军人,就从“戎马一生”一词开始就行了,肯定没错。

至于犬,应该是民族图腾狼的化身,古代人对犬可没一点看不起的意思,黄泉路上一定要有条狗在这边才够安心。

“夷”更加不是骂人话,夷字古汉语拆解为“人”与“弓”,大字就是人字,弓不离手的人,又是一个善射的难缠民族。

《逸周书·明堂》:“是以周公相武王伐纣,夷定天下。

夷定天下就是平定天下的意思,所以才有“夷为平地”“化险为夷”“匪夷所思”等词语。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8)

又过了若干年,始皇嬴政把自己的后世寝宫建到了这里。那么看来,骊山一定是中原内风水绝佳的宝地,秦始皇一挖就是几十年,把自己硬生生嵌到骊山中,这有多钟情于骊山呀!

骊山不但有秦始皇的陵寝,也是秦国历代王室的埋骨之地。

再有,骊山的位置很理想,与秦都咸阳比较近,便于祭祀和守卫。

转眼间到了唐代,唐玄宗在此地建了一座离宫,当地温泉资源丰富,为此专门建造了一座有不少澡堂子的华清宫,也叫华清池。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9)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0)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1)

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

钟爱骊山的可不仅仅是唐玄宗一位,周幽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都在这建过行宫,只不过唐玄宗规模最大,也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2)

正因为唐玄宗一门心思放在杨贵妃身上,产生了蝴蝶效应,间接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一夜之间消失,华夏进入不断战乱与厮杀的五代时期,一个空前繁华强盛的帝国消失了,华清池就此披上了祸国殃民的罪名而声名狼藉,此后再也没有谁来骊山建行宫了。

另外,骊山宫殿群也因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不断离此远去而逐渐被遗忘、废弃。

这事儿是一帮大男人之间的问题,和一个女人有啥关系呢。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3)

老蒋那夜翻窗逃跑的地方

骊山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近代发生的一件“大事”把骊山与华夏民族的国家命运联系到了一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4)

兵谏亭

而事变的发生地就在骊山景区西部的环园五间厅。活捉老将的地方还建了一座“兵谏亭”。

西安骊山为什么叫骊山(居然有这么多典故的神奇所在)(15)

1966年,陕西天文台在骊山脚下成立,专门从事时间和纬度、高精度时间同步、天文常数、星表、天文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研究工作,2001年正式更名的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您所熟知的北京时间也可以叫骊山时间。

郭沫若:“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