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瑰宝,《红楼梦》曾不断被搬上荧屏和舞台,而这一次它又以舞剧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9月23日晚,由江苏省文化投资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的舞剧《红楼梦》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首演,带领观众以别样方式再品“红楼”。

舞剧红楼梦完整版(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首演)(1)

舞剧《红楼梦》的故事在“黛玉入府”中拉开序幕,烟雾缭绕,如梦似幻中,一句句判词以灯光的形式不断投射在白色纱幔上,一袭白衣的姑娘们如云穿梭,虚实难辨……不同于传统中的“舞”,也并非传统中的“剧”,舞剧《红楼梦》将原著中的“真实故事”呈现在了一种象征性的情景氛围中。整部舞剧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分为 “入府 ”“ 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 ”“团圆”“花葬”“归彼大荒”12个篇章,各自独立又串联成篇,在雾里看花般的审美氛围中展现个人命运与家族的深沉关联。

将一部人物众多、矛盾繁杂的文学著作改编成适合舞剧表演的舞台作品,这对于年轻的主创们而言,并非易事。舞剧《红楼梦》的创作团队,以“90后”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在尊重原著的同时,用年轻且富有想象力的创新编排,为该剧注入了独特的现代意义。“《红楼梦》用文字细致地诠释红楼故事,而舞蹈恰恰可以把文字背后的空间展示出来,我们用年轻人的理解,把中国古典的美学,用类似工笔画的手法雕刻于舞台之上。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从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的重新演绎。”舞剧《红楼梦》由“90后”青年舞蹈艺术家黎星、李超携手担纲导演,而黎星同时也是剧中贾宝玉的扮演者,“《红楼梦》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所有人对它的基底蓝图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但这一次是属于肢体和舞台空间的,舞剧《红楼梦》的十二个姑娘恰恰可以把东方女性的美、女性思维的觉醒展现出来,这也是我们非常想通过舞蹈去展现的”。

舞剧红楼梦完整版(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首演)(2)

“舞剧版《红楼梦》是一个关于‘生命’本身的故事,新场面和原著名场面的交替出现,是我们这版舞剧独有的解读和呈现,舞蹈本身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展现文学艺术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导演李超表示,《红楼梦》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如何去展现这让人流了无数眼泪的生命与挽歌,是他们在创作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最终我们选择剥去封建社会赋予十二钗的枷锁,我们想看到十二个生命本真的样子,通过生命去描绘那个‘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梦幻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红楼梦》的方式,我们深知自己还很年轻,但这一版《红楼梦》是我们年轻人自身的表达,是我们述说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情感的方式。”

舞剧红楼梦完整版(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首演)(3)

视觉上的“唯美精致”,是众多观众看完舞剧《红楼梦》之后的另一个直观感受。《红楼梦》的舞台设计以现代派极简风格结合中国传统意象,营造出一个群芳争艳、如梦似幻的世界。演员身上的服装,更是用足了心思。剧中,“金陵十二钗”各自拥有一件中国古代女子的流行衣饰——云肩,颜色、花纹各不相同。该剧服装设计李昆介绍, “云肩设计”以植物花卉作为性格特征,以明末时期流行服饰的特点结合现代极简审美,“我希望以‘云肩如花,花似云肩’的概念贯穿全剧,更好地体现美人如花摇曳、身姿轻盈、如风似柳的审美,呈现出一个唯美的、属于年轻人梦中的、有古典气质亦有现代审美的红楼十二钗群像。”

舞剧红楼梦完整版(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首演)(4)

“我们希望用这部民族音乐舞剧,重新唤起观众当年读红楼、谈红楼的记忆,也让南京与红楼有更深的羁绊。我们也愿以此为起点,把金陵独有的文学气质带给全国各地观众。”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此次,江苏大剧院以民族音乐舞剧的形式,对古典名著《红楼梦》进行艺术改编创作,是继原创歌剧《拉贝日记》、民族歌剧《木兰》、赛吉版歌剧《卡门》、京剧现代戏《青衣》、话剧《朝天宫下》后,江苏大剧院原创剧目生产走过第四个年头的又一匠心力作。“我们既要让‘江苏制造’在江苏这片文艺沃土上开花结果,未来更要让它走出去,在华夏大地乃至全球各地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