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1)

拳套是现代世界技击格斗比赛的必备护具。但为什么拳击运动要戴拳套呢?戴上拳套不会消弱拳头的杀伤力吗?戴上拳套究竟是为了保护双手,还是为了不把对手打太惨?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要从拳套的历史谈起。

古代拳套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2)

古罗马角斗士

在历史上的中国古代,是没有拳套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讲求“以和为贵”,习武之人切磋时习惯“点到为止”,拳套这类护具就非必需品,没有需求市场也就没被发明创造出来。

但在国外古代史中,很早就有类似拳套的护具的叙述。公元前40世纪描述战争的埃及象形文字中,埃及士兵用一种“皮绷带”把从肩臂到拳的部分包裹起来进行战斗,这是史上最早的拳套的雏形。这种“皮绷带”主要起到对战士自身手腕关节的保护作用。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的人们进行拳斗时已经开始使用拳套。他们右手佩戴拳套,头上还戴着金属盔罩。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壁画中也出现了斗士戴拳套进行比赛的场面。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届古代奥运会拳击比赛上,出现了拳击史上最古老形式的手套。这种手套是用未鞣制的皮革的制成的软皮手套,包裹在指关节上直到手腕以上三分之一前臂处,主要出于安全舒适的需求考虑。

后来又出现了硬皮手套,同样出于安全舒适和审美的需要。但古罗马帝国时奴隶主在硬皮手套的基础上,嵌上了铅珠或金属圆钉,这个时候的拳套就变得极具杀伤力。斗拳时,拳手还手握金属或石球,使得杀伤力更大,拳击中斗拳的场面变得极其残忍。很多拳手被打得头破血流,口吐鲜血几乎丧命。

公元394年,罗马皇帝在基督教父的请求下,禁止了一切拳击活动,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拳套才退出历史。

现代拳套

现代拳套的雏形始于18世纪。当时现代拳击运动刚刚兴起,由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十分强调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拳击比赛中不戴拳套,也没有规则和时间的限制,直到一方丧失比赛的能力为止。比赛十分残酷、野蛮甚至毫无人性。后来,出于安全的考虑,减少不必要的伤害,1747年,英国著名拳击运动家杰克·布劳顿设计了拳击手套。

拳击史上最重要的转变发生在1865年。这一年,第9世昆斯伯里侯爵发明了“昆斯伯里规则”,规定拳手在比赛中都必须戴拳套。自此拳手戴拳套比赛逐渐流行起来。而昆斯伯里也成为拳击规则的发明者,拳击比赛都是按照他制定的规则进行的。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3)

全包裹式拳套

现代拳套主要分两种:全包裹式拳套和分指式拳套。两种拳套出于不同的需求考虑。全包裹式拳套常见于拳击、泰拳、散打、K-1等站立式搏斗,主要用柔韧、光滑、细腻的上等羊皮制成,内中衬垫富有弹性的羊毛、兔毛及棉花,颜色为棕色、红色或黑色等。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4)

MMA规则下的分指拳套

分指式拳套则主要用于UFC为代表的综合式格斗中,最初构思者据说为李小龙,以剑道的笼手为基础制作。分指式拳套只是部分覆盖手背,手掌和手指部分外露,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拳手的生理结构、舒适和审美的需求而制成。

戴拳套究竟是为了保护谁?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5)

“KO小天王”刘威

国际拳联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一种经过填充的手套。参加国际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国际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

我国拳击比赛则规定,拳手使用的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同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手套的套锋击打面还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裁判判决。每场比赛开始前,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

运动员佩戴拳套,主要出于安全、防护的需要。拳击运动员出拳力量大,若不保护,容易造成自己手指脱臼。戴上拳套后,可增加缓冲,使出拳的威力下降,在保护拳手本人的同时也保护对手。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6)

与裸拳比赛相比,戴上拳套除了安全外,还使比赛不会显得那么血腥。裸拳比赛中,拳手的脸部只要被坚硬的拳头来上一下,很容易就会皮开肉绽。出拳的人也极易因为手骨没有头骨结实,而造成击打时扭伤或者骨折。这就导致拳手不敢全力出拳,裸拳比赛中经常出现满脸是血的拳手互相折磨几十甚至上百回合,仍未KO结束的情况,十分血腥残忍,而且拖沓无聊。

可以说,拳套看似降低了杀伤力,实则增强了拳手出拳时的力道和对拳手的保护力度,使比赛足够精彩而又不那么血腥,而这也正是现代拳击所需要的。

拳套的重量和颜色

比赛中,拳手所用拳套的重量十分有讲究。手套的重量取决于拳手的体重。之前,梅威瑟和麦戈雷格跨界大战时,在选择使用哪种规格的拳套上就有一点小小的分歧。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7)

梅威瑟VS嘴炮

按照国际职业拳击规则惯例,为保障拳手的安全,147磅及以上的拳手,必须佩戴10盎司的拳套,8盎司的拳套只有147磅以下的才能戴,而梅威瑟和“嘴炮”所打的级别是154磅。

拳套重量越小、越薄,也就意味着力度的缓冲越小,会大大增加KO几率,提高比赛的不确定性。嘴炮之前多次叫嚣说,10盎司的拳套太厚,会减小自己的杀伤力,要求使用8盎司的拳套。作为击打型MMA拳手,8盎司的拳套无疑更接近嘴炮在八角笼的使用习惯。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8)

梅威瑟比赛使用的GRANT品牌拳套

对此,拳坛老油条梅威瑟十分自信,嚣张回应称:“只要能让嘴炮在拳台上觉得适应,不管他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8盎司就8盎司,照样干挺他。”

两人于是将申请提交至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最终官方顺水人情,破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同时也声明,答应请求是因为这场比赛特殊,类似的请求下不为例。

拳套的颜色同样是一个比较令人在意的事情。一个经验丰厚的选手,绝对不会随便选择颜色,要根据自己的对手来选择颜色。一般来讲,同磅数的两副手套,一个红色一个黑色,红色让人看到容易产生兴奋,如果想得到特别激烈的对抗建议使用红色,黑色一般是防守使用,也能给对手造成压抑的感觉,一般来讲黑色的气势比较强,有效的破坏选手的信心,促使他变得毛躁,压制他的打法,属于防守性。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9)

“火麒麟”徐琰(红拳套)

综上所知,拳套是现代拳击必不可少的一种护具。一双好的拳套能有效保护拳手的手腕和手指关节,让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更加长久,成功的拳王对拳套的选择都很慎重,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

拳手腹部抗打训练(拳手戴拳套是为了保护自己)(10)

中国传奇拳王“旋风”康恩训练时打破的拳套

而每位成功的拳王的拳套上,又都沾满了自己和对手的血汗,可谓千锤百炼,血汗锻造。所以,对拳套,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敬畏。因为,它见证了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