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玉结有缘人,这不是想象出来的说法,而玉石开采开始矿工的总结,也是一代代玉石开采商悟出的道理。
翡标奢品专家杨德立老师认为,对于翡翠来说,玉结有缘人的话题,要从历史讲起。
缅族北部产翡翠的区域,从东汉开始直到清末曾属中国云南省管辖。1960年,中缅两国边界谈判,缅族北部产翡翠的区域正式划归缅甸。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翡翠的发现,运输、使用都在中国,所以,过去的数百年里,在缅甸开矿挖玉的,大多是现今保山、德宏边境一带的中国人。保山、德宏方言汉语在那里通行,克钦语、缅语、傣语、英语夹杂其间。
由于翡翠矿体埋藏的特殊性,矿区又非常边远封闭,所以,找矿的盲目性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数百年里,矿区形成了特殊的低风险运作模式。玉石老板与挖玉工合作,老板出资,向矿区管理者交费,以结绳丈量的方法购得地段,再选点开挖。从选地到选点,都是三分经验七分运气。老板出食宿、工具及一切费用,工人出苦力而不拿工资,挖到玉,按约定比例分成;挖不到,工人再去另一家出苦力,混饭吃。老板有沦为挖玉工的,挖到了,又重新发达做老板。挖玉工与老板就这样轮回。
有一个现象是:有的人只要去挖,就能挖到玉,挖得大玉好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有的人变卖家产去挖玉,挖到倾家荡产也挖不到,两手空空,无颜返乡。
可见,翡翠这种玉石,从寻它之日起,就充满了“赌性”和传奇。
挖玉人无论老板或个人都相信玉有天命、玉有灵性、人玉有缘等等,这些观念在玉石场代代相传,以致影响着买卖、加工、销售、消费整个行业。
近十几年来,随着大资本的相继进入,古老的开采方式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机械化开采。较大的公司拥有数十台“怪手”(当地人对挖掘机的称呼)和数十台60吨以上的自卸车,移山截河,地毯式开采。这种方式增加了挖到玉的机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推高了玉价。但玉与人的缘分仍然是被信奉的,因为即便这样地毯式开采,仍是有的资本快速翻倍,有的资本有去无回。
玉矿上大公司的大老板们,几乎都是缅甸的华人,他们或者他们的上辈,大多是云南省的保山、德宏人。祖辈数百年的执着,使他们成了一个贫穷国家里的亿万富豪。也让他们与玉结缘,靠玉发家。
所谓的玉结有缘人就是这样来的,从寻找它那天开始就已经注定。
本文相关知识来源于《一本书读懂翡翠》。作者:杨德立。
杨德立,翡标奢品特聘专家。原云南省地矿局中学暨昆明宝石学校校长,原昆明理工大学珠宝系兼职教授、云南珠宝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石产业促进会高级顾问、云南宝玉石文化促进会专家。出版有《珠宝首饰基础知识与销售技术》、《一本书读懂翡翠》、《中国玉器与玉文化发展概论》等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