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即诗佛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以送别之地“渭城”命名,创作于安史之乱前。后来有乐人谱曲,又名“阳关三叠”,是流传千古的送别名诗、名曲。

王维渭城曲讲解(王维送友人前往西北边疆所作)(1)

烽火将起,王维从长安一路送友人“元二”到咸阳古城,友人即将出使龟兹城的安西都护府,依依惜别作此七言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是秦代的咸阳古城,“浥”有“湿”的意思,“柳色”通常指代离别,“阳关”为通往西域的要道,位于敦煌西南方位。

王维渭城曲讲解(王维送友人前往西北边疆所作)(2)

置身于诗中的场景,我们仿佛能够见到:

咸阳古城的清晨很安静,细如牛毛的春雨也不知下了多久,早已沾湿了路边的尘土,旅舍门外的杨柳枝条青翠欲滴,在春雨的滋润下泛着清新绿意。

旅舍大堂中,临别之时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端着美酒的王维只能劝说友人再痛饮一杯,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难以见到旧时的好朋友了。

王维渭城曲讲解(王维送友人前往西北边疆所作)(3)

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述的是清早的渭城风景,包括送行时间、地点、周边环境,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因为极为平常的柳树,沾染了一丝送别的气氛。

想想看,雨后的清晨空气是什么味道?湿润了飞扬的尘土,却不显得泥泞的道路有多妙?一个“浥”字仿佛天公作美,为远行的人安排的好日子。

平日里尘土飞扬,柳树必然是灰蒙蒙的一片,今儿受了一场春雨的洗礼露出本来的面貌,反而显出“新”来。多数人的送别是黯然神伤的,王维勾勒出这幅清新明朗的画作别具一格,显得心情很轻快。

王维渭城曲讲解(王维送友人前往西北边疆所作)(4)

诗的后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省略了一系列的宴饮情节、话语告别,只截取了其中必然发生的一个动作:劝酒。含蓄的人通常说不出多少煽情话来,大多是千言万语化作一杯酒,一切尽在不言中。

酒过三巡,离别时刻马上就到了,酒席之中可能有片刻的沉默,诗人酝酿了许久终于说出这句话:再干了这杯酒,出了阳关也许就再见不到老朋友了。这个瞬间抵得上无数依依惜别的话语,亦传达出了诗人真挚的关切之情。

王维渭城曲讲解(王维送友人前往西北边疆所作)(5)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人时常把将两句诗同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诗作对比,认为后者格局更大,彰显作者胸襟豁达豪迈。

莽莽则认为各有其妙处,高适之言是激励友人去奋斗拼搏,王维之语是关切祝福、是深刻理解远走边塞的艰辛跋涉后的深情祝愿。

看到这里的朋友,你更喜欢哪一句呢?


我是@晴空莽莽,闲来读诗,偶有所感,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