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漫长的历史中,政治统一的时期是很短暂的——小国林立、纷争不息是印度历史的基本特征。

“歪打正着”的是,莫卧儿人(突厥化蒙古人)的入侵,让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摆脱了封建割据的状态,实现了印度人统一的理想。

甚至可以说,今日印度的疆域,正是莫卧儿帝国留给他们的最后且最重要的遗产。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

印度地图

割裂的南亚次大陆

在莫卧儿帝国建立之前,南亚次大陆被分裂为许多小公国。

彼时印度居民的“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茶人,早在公元前2000年初就居住在这里,在印度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此后,以雅利安人从西北方侵入印度河流域开始,接踵而来的有马其顿人、贵霜(月氏)人、匈奴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其他外族人的入侵,构成了印度民族复杂的现状。

1206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钦察突厥人)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定都德里。德里苏丹国正式开启了对印度北方的统治。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2)

德里苏丹国疆域

其后的320年间,德里苏丹国经历了彼此没有家族关系,甚至没有种族关系的5个王朝、32个苏丹的统治。

1451年,原赛义德王朝(第四王朝)锡林德总督、普什图人巴赫鲁勒·洛迪夺取了德里,建立洛迪王朝(1451—1526)。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并没有鞭及印度南部领域。

1517年,洛迪王朝内乱,占领阿富汗的帖木儿帝国后裔巴布尔乘机入侵,几年后占领了德里。至此,历时320年的德里苏丹国正式划上句号,莫卧儿王朝的统治同时开启。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版图最为广大的帝国,在印度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流浪王子”的野望与征途

莫卧儿王朝的创立者是巴布尔。

他的父亲奥马尔·沙伊赫·米尔扎是帖木儿的后裔,母亲库特鲁克·尼格尔·汗尼木则是察合台汗国汗王的直系后裔。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3)

巴布尔

年轻的巴布尔野心勃勃,立志仿效先辈成吉思汗和帖木儿,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不过,巴布尔在中亚的征途,可以说非常坎坷:

  • 1494年,他曾试图武力夺取阿富汗北部,以失败告终。
  • 1497年,他终于夺取了帖木尔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但因故地费尔干纳发生叛乱,使其进退失据,被迫流浪于撒马尔罕与安集延(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之间。
  • 1501年,巴布尔被昔班尼汗(乌兹别克国家的奠基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击败,不得不退出中亚。
  • 1504年,巴布率军南进占领喀布尔,1507年占领坎大哈,但不久昔班尼汗进攻喀布尔,巴布尔被迫向南亚撤退。鉴于昔班尼汗因本土发生叛乱,不得不撤回撒马尔罕,巴布尔才得以返回喀布尔称王。
  • 1510年12月,昔班尼汗在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会战中兵败阵亡,巴布尔趁机与萨法维帝国结盟,在波斯的支持与帮助下,收复了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但次年便又被乌兹别克人击败,不得不再退往喀布尔。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4)

让巴布尔一度怀疑人生的昔班尼汗

巴布尔的前半生,正如其自传里所说的那样:“象在棋盘上一样,在格子之间移来移去”。

但动荡不定的战争生活,大大锻炼了巴布尔的军事才能。

他在波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火器,又在同乌兹别克人的作战中学会运用侧翼进攻的战术。另外,还组建了了一支受过高度训练的骑兵部队和弓箭队。

在中亚地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他放弃了在那里建立统治的企图,并将侵略目标转向南方和东方, 以图新的扩张。松散且无能的德里苏丹王国,成了巴布尔新的猎取物。

1516年至1519年,巴布尔忙于整编部队,生产火器,伺机进攻印度。1525年底,他率领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向印度进发。

1526年4月12日,他的军队到达了德里北部的帕尼帕特,发动了著名的帕尼帕特战役。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5)

巴布尔军队VS德里苏丹军队

德里苏丹国王伊卜拉欣·洛迪闻讯后,亲率10万大军迎击巴布尔。而当时巴布尔手头的军队,不过12000人。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巴布尔做了认真、可行的切实准备。

在两军对峙了一星期后,他以小股部队不断进行突击骚扰,以便迫使德里苏丹国的军队离开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傲慢自负的伊卜拉欣,终于被激怒而上了圈套。

4月21日,他的军队向巴布尔精心部署和严密防卫的军队发动了正面进攻。巴布尔有意让出一段狭小的正面阵地,让得利苏丹国的军队拥挤在这里不能展开,用以抵消其在数量上的优势。

借用地形优势,德里苏丹军队迅速被巴布尔的军队切割并击溃

德里苏丹国的军队阵亡4—5万人,成群的战象和轴重被巴布尔的军队所缴获。国王伊卜拉欣战败身死,头颅被割下,成为了巴布尔的战利品。

巴布尔随即向德里进军,德里苏丹王国迅速屈服了。巴布尔坐上了德里的皇位,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6)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的遗产

莫卧儿帝国仍沿用原有的行政制度,更多的时候都不得不依靠军队的震慑来维持统治。至17世纪中叶, 印度大部分领土都处在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之下。

莫卧儿帝国北面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西部据有阿富汗的喀布尔一带,东边则达到阿萨姆的边境。不过,它在南方边界是不固定的。

进入18世纪,除印度次大陆的极南端即科佛里河以南外,整个印度都并入了莫卧帝国的版图。

要知道,自孔雀王朝始至公元16世纪初的1800余年里,除贵霜王朝、岌多王朝、戒日王朝和德里苏丹国统一过北印度外,其余的1000多年,印度基本上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莫卧儿帝国建立后,统治者们第一时间着手整顿北印度,很快便铲除了由阿富汗酋长、印度教罗阁(王公)们组成的杂乱的贵族联盟。

到了阿克巴(巴布尔的孙子,第三代国王)统治时期,帝国的行省由(的15 个增加到21个,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7)

阿克巴

阿克巴的统治,让莫卧儿帝国进入了新的全盛期。为巩固政权,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政治上,他将帝国分为182个税区,严格分别等级征税,并取消了人头税、香客税和田赋附加税,并统一了度量衡,大大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
  • 在宗教信仰上,阿克巴也表现得颇为宽容。他不仅选用印度教人士做高级官员,还在宫庭中采纳印度教惯例。

他甚至还自创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务的“圣教”,但该教未得到发展,仅有数十名信徒。

至此,政治统一成为印度自莫卧儿帝国以后延续至今的历史特征之一,这与中世纪晚期以前的印度历史形成巨大的反差。

莫卧儿帝国的危机

在莫卧儿帝国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前,内部最大的敌人,非南方的马拉塔人莫属。

有着“马拉塔缔造者的”西瓦吉,领导马拉特人前后共进行了长达35年的反抗莫卧儿帝国的武装斗争。最终,他将96个马拉塔部族联合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事联邦。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8)

西瓦吉(1630—1680)

  • 执政期间,他驱逐了穆斯林封建主,将农民的田赋减少到收成的 1/3,依靠向莫卧儿帝国统治区征收军事保护税来维持财政稳定;
  • 军事上,他建立了一支军纪严明的、以农民为主力的轻骑兵,并采用马拉塔式的山地游击战术,给予了弱不堪的莫卧儿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病入膏肓的莫卧儿帝国,成为了周围列强眼里的“香饽饽”。

1739年2月,波斯军队大败莫卧儿军队,并占领了德里。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1719—1748)不得不选择投降, 并将印度河以西的土地割让给波斯。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9)

穆罕默德·沙(1719—1748)

整个南亚次大陆,已然成为激烈混战的战场。

1760年,马拉塔人派出了一支35万人的大军,包括400头象和许多大炮,北上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的阿赫迈德沙争夺北印度的控制权。

不过,此时马拉塔军队的战斗素质已远不如西瓦吉统治时期。

纪律松弛、行动迟缓,已丧失了往日的机动灵活、善于进行小规模战斗等一系列优点。尽管远征军数量庞大,但与其说是正规军,更像是临时拼凑的雇佣兵。

阿富汗人的军事指挥则较为灵活和巧妙。他们首先让出德里,军队退到亚穆纳河河畔,不仅平安度过了雨季, 还利用泛滥的河水滞阻了马拉塔军队。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0)

阿富汗士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拉塔军队的斗志松日趋懈,粮草供应也出现了紧张情况。当年10月,阿富汗骑兵泅水渡河,向马拉塔军发动全线反击。

战斗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

阿富汗人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几千只满载战利品的骆驼和大象、5 万匹战马和20万匹牲畜,还有近20000马拉塔人沦为战俘,只有少数马拉塔人逃了出去,被迫退却到无水的塔尔沙漠之中。

等到1769年, 马拉塔人经过恢复后又一次出兵企图征服北印度时,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已在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等地站住了脚跟。

马拉塔人在帕尼帕特战役的失利, 使英国东印度公司更容易征服印度。阿富汗人虽然打败了马拉塔人,然而自己已无力反击英国殖民者。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1)

19世纪的英国军队

正如马克思说的:莫卧儿帝国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塔人打倒,马拉塔人的权力被阿富汗打倒。就在大家这样混战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 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莫卧儿帝国的灭亡

以胜利者自居的英国人,根本没有把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皇帝放在眼里。

譬如1848年就任东印度公司总督的戴贺胥,就曾抛出所谓的“丧失权利论”,即印度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其领地和年金就要收归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

他甚至打算将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从祖传的皇宫迁至德里外面的库特卜,皇室的赡养金也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2)

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还是一位不错的诗人

消息传出后,印度举国愤怒,连一向柔弱的巴哈杜尔沙也忍无可忍了。不久后发生的民族大起义,也说明了印度人在思想感情深处,仍向往着莫卧儿皇帝。

受到猛烈冲击的英国议会和政界,终于悟出了一点印度的民族心理。于是,在大起义仍在进行之际便匆忙宣布,印度事务由英王直接负责,印度总督接受副王的头衔,成为英王的直接代表。

187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 宣布维多利亚女王采用“ 印度女皇” 的尊号,自1877年元旦起生效。至于莫卧儿帝国,正式被画上了休止符。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3)

维多利亚女皇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由王公、王侯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

这一纸空文,完全改变了占印度领土面积约三分之一、人口总数约四分之一的土邦的法律地位,使土邦的统治者与人民都被定为英王的臣民。

尾声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

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4)

蒙巴顿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

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制定了自己的五年计划。

印度莫卧儿王朝是蒙古后裔吗(蒙古人留给印度人的最后遗产)(15)

尼赫鲁

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王国,将原锡金王国设为所谓的锡金邦。

现如今,印度依旧处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化与现代化还在加速的印度,不失为一个进步中的发展中大国。

文章最后,还是奉劝印度兄弟一句:和平不易,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