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你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也许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但没有学过心理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读懂心理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读懂心理学(认识心理学)

如何读懂心理学

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你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也许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但没有学过心理学;

你也许读过几本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对书中介绍的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兴趣,如怎样提高记忆的效果,怎样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人有哪几种气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但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对它的了解也不深。

你也许在上学以前当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接触过许多心理学的问题,如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力等,你怀着这些问题,希望从心理学中找到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接着讨论心理学的枉务,即它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这些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心理学有哪些重要的研究领域;然后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即如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最后介绍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钢琴协奏曲,人脑可以贮存异常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入有“万物之灵'的智慧,人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他们能通过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荪并在周围环境中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迹一“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各种知识,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而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一)认知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人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如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香臭、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柔的毛衣等。这时我们所认识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是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了。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并没有马上消失,它还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如儿年前我们游过峨眉山,现在想起来,那飞瀑流泉、群峦叠嶂,仍历历在目。这种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就叫记忆。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人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维。例如,人们解决每天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凭借思维活动来实现的。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语言活动。人们还具有想像的活动,这是凭借在头脑中保存的具体形象来进行的。例如,作家创作一个人物形象、程师设计一部新的机器、科学家构思自己的理论模型,都包含着复杂的想像活动。在些情况下,想像是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活动相联系的。

(二)情绪和动机

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支持,家庭的团聚,使人感到愉快、兴诠和喜悦,而工作的失利,朋友的讥讽,亲人的争吵,使人感到沮丧、痛苦或愤怒。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深厚、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情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达素。积极的情感能激发人们认识的积极性,使人锐意进取,相反,消极情感会使人沉、沮丧,窒息人们认识与创造的热情。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的内部动力。例如,一个希望成为科学家,并以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这种内部的动力会成推动他学习和工作的动机;一个人希望得到团体的承认,并在团体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这种内部动力会成为推动他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动机。即使像走路、开门、休息、睡这些较简单的日常活动,也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饥择食,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人有物质的需要,如食物、衣着、住房、交通工具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如认识需要,美的享受的需要等。正是在人的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的不同的动机。

(三)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或者说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隐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它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例如,认识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去探索世界,交往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去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并获得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力同样,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又依赖于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