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教材分析】

从宏观上看,本单元为普通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历史的第五单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重大变动,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微观上看,本课共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主要介绍在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差等爆发工人运动,同时出现建立“理想社会”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子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内容和影响;第三子目“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介绍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课总体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勾画了人类对未来幸福社会的蓝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正式、思想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

【学情分析】

从学习基础上看: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相关部分的内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的认识多在表象上。

从认知水平上看: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但综合分析与辨证思维能力有所欠缺。

【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原理及世界意义

1、渗透时空观念,通过地图、时间梳理等方式,把握同时段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历史线索,拉大格局,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阐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利用文字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感受公社人民不畏牺牲的精神。

【教法与学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课前:利用任务清单、微课自主学习

课堂:问题驱动下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2)

【导入】1999年,在西欧——资本主义的故乡,爆出两条震动世界的新闻:世界两大著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各自独立评选“千年伟人”和“千年思想家”,结果却是惊人的一致。你知道名列第一名的是谁吗?——马克思

悠悠千年,英豪无数,为什么马克思能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也许马克思墓志铭中的话能给我们启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他为什么想要改变世界?他想怎样改变世界?世界又有什么改变呢?

【新课讲授】

一、为什么要改变世界?—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请思考:工业革命给当时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

刚刚有同学提到: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的人是如何做的?

  1.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概况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3)

19世纪工人的工作环境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4)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5)

自主学习

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阶级矛盾尖锐。

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③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④实践基础:马克斯、恩格斯的个人实践

[问题思考]

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空想?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6)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7)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8)

因为他们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和真正动力。寄希望于富人的道德情感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

工业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9)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这一变革将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

——欧文

材料二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教师:(1)材料一中所说的“丑恶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恩格斯所说的“思想材料”“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

学生:(1)“丑恶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2)“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内容和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0)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1)

  1. 标志及意义:① 标志:1848 年2 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意义: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②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③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无产阶级的使命: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1.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①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理论研究②1867 年,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问题思考]

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暴力革命

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知识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②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

③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区别:

①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

②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和平/革命专政);③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史料探究]

材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教师:根据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把《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学生: 内容: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原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的概况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2)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3)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1. 第一国际

①成立时间: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②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发生是偶然: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2)成立:时间:1871.3.18—5.28 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 政权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3)措施(1)政治 (2)经济 (3)文化教育

(4)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缺乏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未建立工农联盟。

②客观原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1. 历史意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归纳]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4)

[知识拓展]

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

(1)经验

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2)教训

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③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

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

——1871年3月29日巴黎公社法令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教师:(1)依据材料一,巴黎公社的法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学生:(1)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2)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课堂检测]:

1.“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 000台,几乎有14 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 000人……全城凄惨万分。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

A.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 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C.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 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的城市陷入经济萧条的情况,结合时间1826年可知,这是1825年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的。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故C项正确。

2、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解析: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美国建立“新和谐公社”,表明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故答案为D项。A项与题意无关;B项说法错误,欧文不属于无产阶级;C项说法错误,1825年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

3.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

A.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明确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D.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社会乌托邦”“求助于资产阶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即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故选C项。

4、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是基于巴黎公社(  )

A.发生的时间 B.参加的阶级 C.采取的措施 D.发生的国家

解析: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主要看其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巴黎公社实行的社会经济措施和民主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性质。故选C项。

5.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这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它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生的,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排除C项;19世纪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排除D项。A项正确。

【板书设计】

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