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被称为“中国普通话之乡”,置身滦平,犹如身处播音员中间,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在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矗立着一块“普通话语音标本采集地”大型标牌。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1)

滦平县地处京津辽蒙等省区市“金三角”交汇点,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冲。

1953年,国家语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普通话是根据从滦平采集的语音来最后定的标准,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当时,普通话采集采集对象是时任金沟屯村第四完小小学教师白向民、金沟屯中学教师石俊勇。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2)

滦平与普通话的故事,要从600多年前的明朝说起。

明朝初年,经过数十年与蒙古政权的征伐拉锯,中原地区人口锐减。地处山区、的河北北部山区成为人口内迁的重要基地。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3)

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随之而来的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

后来,清兵入关,从京畿等地迁来的王公大臣和八旗军队,构成了滦平人的主体,这部分人受当时“北京官话”的影响,发音自然统一。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4)

清朝康熙时期,金沟屯是由焦、牛、敖、白四姓旗人从古北口内北京密云迁过来建立的。连金沟屯的名字也是从密云那边复制过来的。与京城交往密切,受当时北京官话影响较大。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5)

一组数据代表了滦平人整体普通话水准。2014年,滦平率先实现了国家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主要目标,领跑全国其他地区6年。“普通话体验区”是国家语委授予滦平的名号。

河北老人说普通话(河北这个村庄是正宗普通话发源地)(6)

金沟屯村

作为全国闻名的普通话之乡,河北滦平声名远播。

不少滦平人因为讲一口“普通话”,无形中具备了一种天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滦平农村的年轻人被北京一些大单位招去做话务员、服务员等,滦平人在各地做播音主持工作的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