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是我们可以靠自身的能力,就可解决,就能向前迈进一步。有的是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像面前横着一堵墙,怎么也跨不过去。当我们深陷其中,有的人知难而退。有的人,知难而进。稻盛和夫先生认为要垂直攀登。

当遇到苦难,或者开创新事业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做不到。我们借鉴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思想,回答一些人生中的一些问题,旨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鸣,找到提高自我的支撑点。

磨练灵魂,极度认真的工作,拥有坚强的信念,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是稻盛和夫先生在现实中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产生的哲学思想。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怎么做呢?就比如,当面前出现超越自身能力的困难和课题时,我们是不是在动手做之前就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从而灰心放弃?

当过老师的朋友会有同感,每次出考试题,都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太简单了,失去了考试的意义,太难了,也容易让学生知难而退。考试题的难度最好在学生努力努力就能及格的程度,就是说考试题的难度已经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但是要努力才能及格,那摆在学生面前的选择,一个是知难而退放弃考试(这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是努力要自己及格!努力让自己及格或者拿到更好的成绩,这才是考试的意义所在。

所有智慧的企业,完成业绩的目标,也是超出员工现有能力的。需要员工努力努力才能完成,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目标,达不到让企业、让员工成长的目的,人也是,企业也是,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向前迈进,原地踏步,只能慢慢的淘汰掉。

还比如,在工作上,我们接到了一个远远超出我们自身的技术水平的项目,“我们的能力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还是拒绝这个项目吧”,这样的判断正确吗?

这样的想法好像是对自身能力的冷静的判断,其实,这是满足于现状的想法。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平时,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从客户那里接到一些有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如果我们说“做不到”,那么一切将到此为止,和对方的关系也会就此结束。拒绝是容易的,但不断拒绝,最终将被视为无能之辈。如果一家企业的老板固步自封,员工都是一些碌碌无为之辈,那经营又从何谈起。

其实遇到技术上有挑战性的项目,对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即便是高不可攀的目标,只要心怀“人的能力是无限的”这一强烈信念,以无与伦比的热情,专心致志,不遗余力付出努力,人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一旦回答“做得到”,就必须拿出结果,否则就不会有下一次机会。要想方设法把“做得到”的谎言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最关键的就是持续付出彻彻底底的努力,直到实际“做到”为止。不是随随便便的努力,而是彻底投入,直到“做到”为止。这是稻盛和夫先生自始至终的做法,正是这种不断地挑战自己现有的能力的做法,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要“做得到”,就要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人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就有多大的成长。因此,不要以现有的能力作为标尺进行衡量,而是要用“未来进行时”思考,这一点十分重要。人的能力是随着时间不断提升的,要清晰地看准未来的某一点,即应该达到的目标,毫不吝啬地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用未来进行时看待自身的能力,这一姿态乃至人生态度,可以说是实现远大目标的秘诀。

人具有无限的可能。只要强烈地这样去想、去思考、持续地拼命努力,那么不管遭遇什么困难,都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因此,绝对不能说“做不到”,甚至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在面对困难时,要相信自身能力的无限可能,这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只要努力了,您的潜力,常常会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果我们从事的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如果我们不甘心于自己现有的状况,如果我们心怀梦想。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潜力,我们不给自己设限,持续抱有无穷无尽的探索之心与挑战精神,如果我们感觉到“不行”,我们不能灰心放弃,而是应该把“不行”当成是再次出发的起点。

我们相信自己的有潜力能发挥出来,相信自己努力努力就能度过难关。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对过每一天。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如果你拼命地度过今天,自然能够看到明天。如果拼命度过明天的话,就能够看到下一周。如果拼命度过这个月,就能看到下个月。如果拼命度过今年的话,就能看见明年。重要的是尽全力对待眼前的每一个瞬间。”这就是把“不可能”不断地去变成“可能”的秘诀。

我从懂事开始,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习惯。每次考试如果考好了,就告诉父母实际的成绩。如果考不好也会说自己考了好成绩,然后默默地努力,等到下次考试的时候,就能考得比自己说过的成绩还要好。考差了不告诉父母,是不想让他们失望。同时,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才能对得起父母。我就是这样吧自己一节一节的拔高,一点一点的进步的。

与您共勉:初心不改,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具备梦想成真的潜力。

我是紫阳花开,衷心感谢您的阅读!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理这本书读后感(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