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Yui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东市设立在万年县,在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被称为都会市。唐代的东市西接平康坊和宣阳坊,东连道政坊和常乐坊,北邻胜业坊和兴庆宫,南通安邑坊,大约占两坊之地。据考古实测:东市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广924米,面积为0.92平方公里。今天的范围大约是:东侧边界在今之西安交通大学西侧,西侧边界在今之安西街东侧,南侧边界平今之友谊东路,北侧边界平今之咸宁西路。市周有墙,墙内有沿墙平行的街道,皆宽14米。市内南北、东西向的街道各两条,四街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场划为九个长方形,最中间设有市署等管理机构。每坊的四面均临街,排到市肆。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1)

繁华的古代

东市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边广居权贵,包括国子监、进奏院,即诸州、诸藩镇驻京师机构的寓所,都居这一片繁华之地。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进士考生难免有所活动,因此也常常居住在此,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文献记载东市有笔行、有铁行、有肉行、有饆饠肆、有酒肆、有书肆、有货锦绣探帛者、有琵琶名手、有赁驴人、有杂戏等。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2)

大明宫复原图

长安东市还出现了药行。据《华严经》卷五记载:调露二年(680)的五月一日,居士康阿禄山染病身亡,第五天以后,突然苏醒,讲起了自己云游地府的事。他在阎罗殿见到了调露元年(679)去世的东市卖药人阿容师,他与其他七百人被拴在锅里面接受蒸煮的刑罚,现状十分惨烈。阿容师生前喜欢煮鸡蛋吃,触犯了佛家不杀生的戒律,死后被打到地狱接受蒸煮的刑罚。不堪其罚的阿容师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直到一年后,意外在地府遇到了康阿禄山。他先认出了康阿禄山,便立即请求他帮忙捎个口信,以减轻自己在地府的苦难。他说:“我的儿子行证是个有仁爱之心的好孩子。您告诉他,让他手抄《华严经》一部,虔诚佛法,替我赎罪,这样能减轻我的痛苦。拜托了,拜托了。”阿容师深深作揖,此情此景,让康阿禄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3)

古代信佛的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康阿禄山苏醒后,很快就把阿容师的嘱托告诉了他的儿子行证。行证是个大孝子,听说自己的父亲死后在地府受难,很是悲痛。面对父亲的嘱托,他一点也不敢怠慢,很快到了西大原寺,请回《华严经》,不分昼夜地抄写起来。起初,阿容师死后,家里人都认为他到了西天极乐世界,没必要有太多的牵挂,晚上也不会梦到他。行证开始抄《华严经》以后,全家人都做了同一个梦,梦到阿容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一家老小在一起欢畅不已。到了永隆元年(680)八月,阿容师三周年忌日已过,行证请大德高僧举办了一个超度大法会,赶巧康阿禄山也来凑热闹,令康阿禄山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大法会进行中,只见死去的阿容师及七百恶鬼来到法会中忏悔受戒,着实让看热闹的人吓了一跳。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4)

古代祭祀做法

受戒仪式过后,阿容师及七百恶鬼齐齐感谢佛法,他们借助于抄经的恩惠,被借调到天堂享福去了,说完就消失了。这虽是一则离奇古怪的故事,但其中“东市药行”和“东市卖药阿家”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说明东市有药行存在。阿容师和康阿禄山都是来自康国的粟特人,说明在东市经营药材的店主中还有来自中亚的胡人。日本有僧圆仁在长安求法,遇东市失火,印象极为深刻,其记曰:会昌三年(843)“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四百余家,官私财物、金银绢药,总烧尽”,说明直到会昌三年仍有药行存在。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5)

古代药房

长安东市还有卖胡琴者,这要从唐朝大诗人陈子昂说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名篇让这位唐代的大诗人名扬千古。可是咱们这位大诗人也曾有过怀才不遇的苦恼。陈子昂初到长安就住到了东市周边的宣阳坊,因为他来自蜀地,很多人不认识他,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这让陈子昂非常苦恼。他经常一个人到集市中闲逛,借助喧闹的人群,才能忘记自己的落寞。一天,他策马东市,被喧嚷的人群挡住了去路。下马一打听,原来是一个人在卖胡琴。胡琴要价百万钱,这价格把不少买主变成了打酱油的围观者。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6)

陈子昂石像

陈子昂的目光落在这把天价胡琴上,却幻化出另外一个美丽的前景,接着他掏出一千缗,眉头也不皱一下,把琴买下来了。“土豪,土豪”“简直不拿钱当钱”,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感慨。好事者也开始了“人肉搜索”,原来这个土豪叫陈子昂,四川来的。陈子昂见众人兴趣正浓,便说:“这把琴是绝世好琴,我打算在宣阳坊开办个人音乐会,让大家欣赏这把价值一百万钱的琴的声音。请您在明天,带上您的亲友,一起来我家观赏我的表演。“大家一听,很有兴趣,于是长安人互相转告,许多闲暇无事的达官贵人也都想去看看热闹。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7)

陈子昂绘图

第二天,陈子昂的住所被挤得水泄不通,大伙都等着陈子昂的音乐会呢。陈子昂见长安城里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大部分到了,才捧琴出场,但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出乎大家的意料:各位,我陈子昂本是蜀地的学子,费尽心血写了一百来篇文章,在京城奔走多年,可惜都没有遇上一位知音。至于这表演胡琴,本来是卑贱的乐工才做的事情,我怎么会花心思在上面呢?”话刚说完,就把那价值一百万钱的胡琴当众摔烂了。然后一挥手,出来许多僮仆,将他写的一些文章,分别赠送给在场的每位宾客。摔碎一把名琴,推出自己的文章,这一招让陈子昂在一天之内就名满京城。当时的建安王武攸宜特意聘请陈子昂当自己的秘书,总算给了他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8)

陈子昂摔琴图

东市商贸活动的繁荣,到了唐后期表现为孕育出以东市为中心的特色商业区,这种特色商业区是从坊市制以及夜禁制度的解体开始的。坊市制是指市场交易局限在东市和西市中,居住坊内的商业活动是严格禁止的。然而,随着长安城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业分工的细密,这样的规定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城市人民的物质需要了。商人们的商业活动逐渐从市场内延伸到居民坊。东市平康坊的坊内东北部,诞生了官员与富商出入的大型风月场所,而位于平康坊北部的崇仁坊,则形成了进京的地方官员与旅客们留宿的客栈街,成为城内最喧闹的坊。

城市夜市经济发展趋势(东市夜市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9)

繁华的古代夜晚

同时崇仁坊聚集着乐器制造业者,尤其是南北两赵家名声显赫为人所知。据《乐府杂录》记载:唐文宗的时候,宫人郑中丞以弹奏胡琴闻名天下。当时内库收藏了两个琵琶“大忽雷”与“小忽雷”,郑中丞爱之如命。有一天他在弹奏小忽雷时,不小心弹掉了匙头,就赶往崇仁坊南端的赵家去修理,说明赵家修理乐器水平之高。夜禁制是指商业活动只能在白天进行,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击锣三百下,店铺关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仅限白天进行商业活动已无法满足城市各阶层的需要,于是长安城坊区内出现了“夜市”,最著名是东市周边的崇仁坊、平康坊,夜市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长安商业空间繁荣的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

·《乐府杂录》

·《华严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