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民国时期的世家,如果说“宋氏三姐妹”是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那么“张氏四姐妹”就是当时文化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导演侯孝贤甚至一度还想把她们的故事翻拍成电影,但因根本没有合适的演员搁浅至今,就连叶圣陶也对她们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张氏四姐妹”也称“张氏四兰”,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张冀牗的四个女儿,由于受父母酷爱昆曲的影响,姐妹四个从小就情系昆坛,毕生都在为昆曲事业东奔西走,不遗余力,大姐张元和是著名的“昆曲度曲家”,二姐张允和担任了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的组长,三姐张兆和是对新中国影响深远的作家,小妹张充和更是有“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美称。除此之外,姐妹四个的婚姻也是不可多得的佳话。

张氏应如何婚配(张氏四姐妹谁娶谁幸福)(1)

作为家中的老大,大姐张元和从出生起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再加上从小受祖母这位传统大家闺秀的教养,所以张元和也是四姐妹中最符合大家闺秀标准的,一举一动都满是端庄大气。

但母亲早亡、父亲续弦对元和的感情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的爱情来的有些迟,直到30岁,元和才和当时的昆曲名角顾传玠恋爱结婚,一个出身名门,一个戏子,两人的结合在当时无疑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还有媒体专门以“元和下嫁顾传玠”为题进行公开报道。

但张家又岂能和传统的腐朽世家相提并论?父亲一向的开明让元和从来没有担心过会有人反对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给父亲写了一封书信告知,婚后的元和和丈夫伉俪情深,两人经常一起合作表演昆曲,后来丈夫顾传玠因肝病去世,元和更是悲痛欲绝,还专门写下了手书《昆曲身段试谱》来纪念丈夫。

张氏应如何婚配(张氏四姐妹谁娶谁幸福)(2)

二姐张允和出生时只有四斤,祖母用了整整108袋水烟才把她救活,家人都戏称她是“世间最难养的孩子”,18岁时,允和和周有光相爱,直至谈婚论嫁时,周有光担心他不能够给允和幸福,而允和只用了一句“幸福是自己创造的”便打消了周有光所有的顾虑。后来,周有光成为了语言大师,但依旧每天都要和允和娇闹一番,夫妻二人上午一道茶、下午一杯咖啡,闲暇甜蜜的生活可谓羡煞旁人。

张兆和和沈从文的爱情相比于她的两位姐姐就多了许多谈资,兆和出身好身体好,轻轻松松就能够拿女子运动会第一名,一头利落短发也丝毫不影响男同学对她的迷恋,沈从文也同样不例外,他从第一眼看见兆和开始,就为这个潇洒的女学生所沦陷,在经过半年的追求后,兆和接受了沈从文。

张氏应如何婚配(张氏四姐妹谁娶谁幸福)(3)

与婚前的轰轰烈烈不同,婚后两人就过上了细水长流的安逸日子,那个特殊时期沈从文被当作右派贴大字报,兆和依旧不离不弃,用自己绵薄的工资支撑着二人温馨的小家。

小妹张充和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万人迷,她的才气、相貌都吸引着许多人对她倾心不已,但她最后却和傅汉思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随后还和傅汉思一起定居美国,二十多年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书法的讲授,对昆曲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所谓爱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张氏四姐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所热衷的昆曲事业和勇敢追逐的爱情,面对世人的质疑,她们也仅仅是一笑了之,她们的才华受世人仰慕,她们的爱情也同样受世人艳羡,但可惜,当年苏州九如巷里的四姐妹终究成了绝唱。

参考文献:

《张兆和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