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啥叫“大论文”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区别(带你了解大论文)

小论文和大论文的区别

一、啥叫“大论文”呢

大论文是相对小论文而言的,即学位论文,是学位论文作者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某个专业学位而撰写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一般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个级别。同等学力申硕的同学要完成的是第二个级别:硕士论文。

二、中国人民大学大论文要求

1、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申请人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2、学位论文用简体中文撰写,字数不得少于三万字,论文应有中文和外文摘要,中文摘要不少于二千字,外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全文翻译。论文答辩申请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含全部课程考试和全国统一考试,下同)后的一年内(以最后一门考试时间为准,下同)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申请人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报告),学院应在接受申请后的半年内安排申请人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工作。

3、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考试后一年半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否则本次学位申请无效(含全部考试和论文答辩,下同)。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应向所在学院提交以下材料:①申请书(导师推荐);②学位论文及其摘要;③经学校审核盖章的成绩单和科研情况审核表。3.论文评阅

4、符合学位论文答辩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由相关学院组织评阅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评阅人应由责任心强,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并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学科专家担任;学位论文评阅人不得少于三人,其中至少应有一位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指导教师不得作为论文评阅人。

5、学位论文应至少在答辩前一个月,由学院派专人交论文评阅人。论文评阅人应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评阅意见必须有对论文不足之处的评语及修改要求。论文评阅结果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进入答辩阶段:①评阅专家的评阅得分均在70分以上;②论文无抄袭、作假现象,无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情况。有关学院应至少在答辩日期前三天,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员的学位论文评阅书、答辩委员会组成情况审核表等交校学位办公室审核。

6.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五名的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学科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三人是研究生导师、一人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论文指导教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但可旁听答辩会。申请人所在学院应在论文答辩日期前半个月,将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7.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建议可修改论文再次答辩的,申请人应在半年后至一年时间内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再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学位申请无效。

三、注意事项

1、时间节点:按学校相关规定,从最后一门考试成绩(查询网址https://tdxl.ruc.edu.cn/sswap/wall/login,初始用户名是身份证号,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后六位)通过之日起,一年半之内必须完成论文写作和答辩,否则相当于自动放弃申请学位。请大家务必注意时间截点哦。

2、必须有专业相关科研成果发表,没有科研成果发表不能参加答辩。

3、符合论文规范(参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的撰写和印制要求)。

4、学校规定论文查重率超过10%不能参加答辩,必须保证相似度10%以内。中国人民大学一般用知网查询。

四、导师选择

每个学院对于导师的选择有不同的规定,目前主要有两种选择导师途径:

1、自选导师——登陆申请学位专业所在学院网站查询师资队伍介绍,根据本人的选题内容自选导师,可以根据官网邮箱发送邮件直接与导师建立联系。

2、学院指派导师——由学院根据本人选题意向,为学员指派导师,通知学员与导师建立联系。

五、重要时间节点

正常情况下(受疫情影响会有所调整),每年的3月和9月为论文的开题时间;论文答辩会安排在每年的5月份和12月份左右。具体时间请以各学院通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