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里常有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不仅被很多艺术家奉为真理,也是现实里很多名作的真实写照,因为大部分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作者通过几十年的民间生活和真实事件所创造出来的,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力量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国内曾经出版过一本漫画书,与其说是漫画,不如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对这个角色非常熟悉,甚至有关于他的经历也能随口道来

他没有特别鲜艳的服装,身上穿的是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破衣服,显得衣不蔽体,脸型非常大众,唯一有辨识度的特点就是头顶上的三根小辫子,所以也被称为“三毛”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2)

没错,这部在当年风靡全国的漫画作品就是张乐平先生创作的《三毛流浪记》,因其独特的形象和触动人心的剧情,三毛漫画自上架便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作为漫画原作者,张乐平先生表示:“三毛的成功不是偶然,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三毛正过着漫画中的生活”,这也是他选择出版这个故事的初衷,让更多人能关注到现实里的“三毛”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3)

1.张乐平与绘画的缘分

1910年,张乐平出生于浙江海盐县一个小山村里,家里排行老三的他上面还有两位哥哥,由于需要抚养三个儿子,张乐平家境并不富裕,全部的收入只能靠父亲当小学老师的工资来支撑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4)

童年时期的张乐平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唯一使他感兴趣的就是看母亲工作,由于从小学过针线活,张乐平母亲对刺绣和剪纸非常在行,每当看着各种颜色图案不一的针线被母亲绣成了一幅画,张乐平感觉异常神奇,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母亲就是张乐平的美术启蒙导师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5)

1923年,张乐平被父母送去学校读书的第四年,所在学校的小学美术老师发现了张乐平的绘画天赋,并鼓励他尽兴发挥创作,终于在同年,他拿出了个人第一幅成名作品《一冢负五元》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6)

这幅画虽然立意很简单,故事的内容却讽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正是从这幅画诞生开始,张乐平的绘画风格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后来因家境问题,张乐平只上到小学毕业便离开校园工作,被安排到一家木匠店当学徒,幸好这家木匠店的老板为人和善,对张乐平也非常喜欢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7)

在看到张乐平的作品后,这位老板认为他非常有前途,开始在各方面鼓励张乐平继续创作,有了精神支持后,张乐平开始萌生出当职业画家的想法,并且在木匠店学习的几年内以各种方法练习绘画,不到18岁,张乐平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负责县内出版社的图书插画制作,这也是张乐平凭借个人能力获取的第一份工作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8)

2.张乐平创作“三毛”的过程

1935年,国内陷入动荡时期,张乐平也因时局问题丢掉了工作,辗转多年他只能重操旧业再当木匠,生活非常困难,有时常常拿不到工钱吃不起饭,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张乐平有了把底层人物生活通过漫画故事表达的新型创作灵感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9)

前文我们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张乐平创造三毛这个形象也是有原型的,那也是他生平中最受煎熬的一天,某次冬夜,张乐平下班回家,路过街角的时候看到了三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正抱团取暖,他们没有食物、三个人只捡了一条破麻袋,围坐在即将熄灭的炉火旁冻得瑟瑟发抖,张乐平见此情形非常心疼,想要帮助他们可自己都没饭吃,于是一狠心离开了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0)

第二天,张乐平正常走过昨晚的巷子,发现里面三位小孩已经有两位离世了,冻得通红的脚丫上只盖了一条麻袋,很快他们便被草席卷起来扔到了不知名的地方,张乐平见此情形再也忍不住,回到家里抱头痛哭,而为了纪念这三位流浪儿童,他笔下的人物“三毛”也应运而生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1)

3.为完成漫画,张乐平几近吐血

起初张乐平创作《三毛》这一故事时,并不被人看好,既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后续保障,甚至不少人在看过他的作品后都认为这部漫画必定无法出版,对于这一切的声音,张乐平都充耳不闻,他一心创作,每天趴在桌子上描绘人物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2)

由于长时间伏案,加上营养匮乏,张乐平的身体很快出了问题,他得了肺病,经常咳嗽又没钱治疗,最后状态越来越差,可每当画不下去的时候,张乐平脑海里总会浮现三个孩子的身影,这种精神又支持他继续站起来,好几次画画途中,张乐平把血吐在了草稿上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3)

为了更加深切体会流浪儿童的生活,张乐平把自己打扮得如同一个乞丐一般,深入当地流浪人群集中地,在里面收集人物素材和他们的所见所闻,将这些真实事件改编过后,当作漫画故事连载,这也是为何《三毛流浪记》出版后会引起大众广泛共鸣的原因,因为他所表达的不是幻想,而是代表着真实世界的《安徒生童话》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4)

4.张乐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三毛”消失

从1947年《三毛流浪记》在国内报纸杂志连载,到1948年拍摄成电影,张乐平创作历程极其艰难,除了身体问题,他还受到了外部威胁,因为漫画前期出版后让社会民众产生了巨大舆论和关注,相关机构向张乐平施压勒令其不准再创作,在各种打压下,张乐平没有屈服,他依旧出席公共场合为“三毛”宣传,并顶住了舆论继续完成全版作品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5)

漫画出版一年后,昆仑电影公司将这部作品整版改编制作了同名电影《三毛流浪记》,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漫画改编的影视作品,1949年,《三毛流浪记》引起了宋庆龄的关注,她邀请张乐平联手举办了“三毛”文化展览,将这场活动所得善款全部用于资助流浪儿童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6)

后续有影评家用鲁迅《狂人日记》的话评价《三毛流浪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三毛流浪记细思极恐细节(三毛流浪记原型惨死路边)(17)

没错,《三毛流浪记》的创作核心就是吃人,讲述了旧时期的普遍生活现象,而也只有如此醒目的作品,才能在那个年代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小编个人来看,正是因为张乐平是一位有责任心的作家,才让这部作品以经典深驻国人内心,并在后期引起了巨大关注

不知各位朋友们有没有看过这部作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