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孩子生病后最常需要做的化验检查,对于检验报告,如果不在正常值范围内,检验科通常会用增高或降低的箭头表示,有道是“家长看箭头,专家看门道”。由于孩子处于不断成长发育中,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值也随年龄的变化而不同。那么,到底如何看血常规的结果呢?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1)

其实,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上有多达20余项细化指标,在解读时最主要关注的是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这三大类指标。

首先来看看白细胞

作为人体的免疫细胞,白细胞主要充当着护卫军的角色,一旦病原体入侵人体时,它们很快会动员起来,与侵入的病原体展开斗争。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2)

白细胞细分为5小类,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就是与细菌作战的“先头部队”,一旦有细菌入侵,中性粒细胞迅速集结,吞噬细菌,并分泌水解酶、杀菌蛋白等“弹药”辅助攻击细菌。

但中性粒细胞吞噬大约20个细菌后,自身也会裂解,和细菌同归于尽。细菌感染时骨髓内储存的中性粒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作为后备有生力量,持续补充“兵力”。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3)

所以,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常常会升高,而白细胞总数也会因此升高。

而如果是病毒感染,主要的防御部队就是淋巴细胞,它可能升高。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4)

部分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5)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较高,约占65%,淋巴细胞约30%,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大致相等,之后在婴儿期均是淋巴细胞占优势,约60%,中性粒细胞约35%;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6岁后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逐渐达到成人比例,粒细胞约占65%。

其次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的作用是为器官、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其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自己内部的血红蛋白来完成这个任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不同年龄的正常值见下表: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6)

若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低于该年龄正常值,则提示存在贫血可能。临床上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血液专科的医师结合红细胞大小(即血常规中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这三个指标),并结合孩子的相关病史(特殊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甚至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才能最终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最后看血小板

血小板对人体来说,通过促进血管收缩,编织一张网(血栓)堵住裂口,同时还会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着止血、凝血的作用

儿童体检血常规多久出结果(看不懂孩子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指数)(7)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与年龄大小没有明显相关性,100-400╳109/L均为正常,血小板增多通常见于感染、缺铁性贫血、轻型地中海贫血及川崎病恢复期等,少见的原因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小板减少可以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继发性减低,严重降低需警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化疗后骨髓抑制以及一些特殊药物,比如抗癫痫药所致等。

另外,我们在查血常规的时候还经常会加做C反应蛋白(CRP)。该指标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含量低,而在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时)和急性创伤的时候,CRP会急剧升高。导致CRP增高的具体原因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呕吐等。

以上是理解血常规化验报告的初步攻略,在临床实践中,各项指标异常的意义判断还需要相关专科医师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确定是否进行相关处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06):61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