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每人一朵蓝色妖姬,每人一张纪念票,550位观众走进久违的上音歌剧院,陪它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9月15日晚,上音歌剧院重新开放。这一天适逢上音歌剧院运营一周年,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师生同台献演“经典歌剧选萃之夜”音乐会,带来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比才《卡门》、多尼采蒂《爱之甘醇》、莱昂卡瓦洛《丑角》、普契尼《波希米亚人》等经典歌剧里的著名唱段,在歌剧的海洋里为它庆生。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1)

每位观众在进场前,都收到一朵精心包装的蓝色妖姬和一张纪念票,纪念票敲了上音歌剧院的logo钢印,票上还印有祝福语。

庆生,550位观众陪它一起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观众在进场前,都收到一朵精心包装的蓝色妖姬。

之所以选蓝色妖姬,是因为它的蓝和上音歌剧院歌剧厅里的蓝色座椅相呼应,“我们没办法送观众一片蓝色海洋,就送他们一朵蓝色的花!”工作人员介绍。

礼物盒里还藏着小礼物。每位观众除了有入场票,还会获赠一张纪念票,纪念票敲了上音歌剧院的logo钢印,票上还印有祝福语,比如“在这里,浩瀚众星,皆化为感动的瞬间”“因为有你,意犹未尽”,祝福语共计11句,每位观众收到的祝福都不尽相同。

更有意思的是,和上音歌剧院同一天生日的观众,还会获赠一张生日卡。演出前,观众们在上音歌剧院的微信后台踊跃报名,最终,7位观众收到邀请函,每人还能携带一位家人或朋友来现场。

李同学是其中一位幸运儿。20岁的她正在读大二,学物流管理,收到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后,她第一次走进上音歌剧院,“以前都是和家人、和同学一起过生日,今天太开心了!希望以后可以经常来这里听音乐会。”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2)

家住上音歌剧院隔壁小区嘉丽苑的翁女士

当天的观众席里还坐进了一位“好邻居”,家住上音歌剧院隔壁小区嘉丽苑的翁女士。上音歌剧院开建以来,她每天都会从12楼的家中俯瞰,眼见着它从无到有,一点一点造起来。

“从我家往下看,它就像一只暖色调的和平鸽。”为了留下纪念,翁女士每年都会靠窗临摹几张素描,连续画了4年,一直画到它落成开放,“它一有变化我就画一张,大概画了二十来张。”

从上海音乐学院听说了这样一位特殊的见证者后,上音歌剧院的工作人员马上行动,找到翁女士要了素描的复印件,在歌剧院三楼展出了很长一段时间。

翁女士和先生是上音歌剧院的常客,除了音乐会必到,也会积极参加歌剧院组织的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这里原来是停车场,晒了几十年的太阳,现在变成那么优雅的歌剧院,真是市民的福音。家门口有这样一家歌剧院,太幸福了!”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3)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4)

翁女士每年都会靠窗临摹几张素描,连续画了4年,一直画到上音歌剧院落成开放。

未来,上音歌剧院还有这些计划

背靠上海音乐学院,坐落于最繁华的淮海中路,上音歌剧院是上海音乐学院几代人的期待与梦想,也是上海市又一座文化新地标。

2019年9月15日,上海音乐学院用原创歌剧《贺绿汀》拉开了上音歌剧院的序幕。

同年10月、11月,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主阵地,上音歌剧院承接了13台23场演出,包括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的《魔笛》《假扮园丁的姑娘》,在国内首次尝试一台两演——两部歌剧同时装台、交替演出。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5)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6)

东京歌剧团来沪(蓝色妖姬和纪念票)(7)

“经典歌剧选萃之夜”音乐会现场 何雯亚 摄

秉持“上音主体,各具特色,学术高地,市场运营”的运营方针,上音歌剧院未来有这些计划。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音歌剧院将集中展示一批国内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原创作品,包括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民族歌剧《康定情歌》、音乐剧《春上海1949》、音乐剧《忠诚》。

另外,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双一流”高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拟成立“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牵头江、浙、皖三省市音乐、艺术类高校,在赛事举办、人才培养、作品孵化等方面多方协作,提升长三角区域的文化软实力。上音歌剧院也将在歌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演出资源共享、原创作品巡演等方面积极投入,发挥作用。

上音歌剧院建成伊始,就以推广歌剧艺术、提升市民歌剧欣赏水平为己任,“歌剧Salon”“艺术Talk”“音乐Workshop”“歌剧大叔”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一经推出,大受欢迎。

未来,上音歌剧院将继续结合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创作、表演方面的资源,与周小燕歌剧中心、青年交响乐团、青年民族乐团、新室内乐团、打击乐团、合唱团等紧密合作,继续做好歌剧艺术普及的工作,将剧场作为课堂艺术教育的延伸。

将科研教学、内容创作、演出运营、艺术普及相结合,上音歌剧院将为上海建设“歌剧城市”提供“上音经验”。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