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周国平在视频号上直播《如何通过阅读成为一个好的父母》。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将哲学和散文融合于一体,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周式哲理散文,影响了几代人的阅读,坊间有“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的说辞。

当晚,小编收看直播,感受到的更多的不是哲人的思考,而是一名父亲对孩子的那种细致体贴的关爱。

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孩子

周国平在直播中分享说,儿子叩叩在学校里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甚至是“差生”,因为他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差。“我很担心,我担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在这个差生评价氛围下,他的心理会不会受伤害。”

周国平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将来才能有出息。而在他看来,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跟成绩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正相关的关系,也不是负相关的关系。而对孩子来说,他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童年的时候,一定要健康快乐。如果童年心理不健康、不快乐,那么这种心理问题将来在他的人生中随时会爆发出来。

父母爱子则为计深远全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

有网友留言惊讶道:“作家的儿子居然不会写作文。”周国平马上替儿子辩护说,“叩叩虽然语文、英语不太好,但他的物理、数学好,体育尤其好,是他们年级里跑步跑得最快的。”周国平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个孩子。“我的女儿她成绩就非常好,那如果我就拿这把尺子,去量我儿子,这样就做非常愚蠢。”

周国平建议家长,要做孩子童年的守护者,不要从特别功利的世俗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孩子。

养育男孩不要急于求成

“在我此生的人世间经历中,最大的幸运是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奇妙的是两个孩子性格迥异,相映成趣。啾啾是一个小淑女,内向,安静,时常有点儿忧郁。叩叩是一个十足的阳光男孩,欢快,乐于交往,充满正能量。”周国平说。

人生中,包含了一系列为人父母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养育男孩与养育女孩有什么不同?如何既不压抑孩子的天性,又逐渐培养和增强自制力?

周国平总结出了养育男孩的三大要点:“第一,在男孩的成长中,父亲的陪伴特别重要;第二,男孩好动,自制力弱,如何既不压抑好动的天性,又逐渐培养和增强自制力,是男孩教育中的难点;第三,男孩生长节奏慢,心智成熟晚,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莱辛

这段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要努力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父母爱子则为计深远全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2)

而从另外一个层面,我们能够感受到老鹰的用心良苦。这种看似残酷实则充满爱意的教育方式其实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在老鹰循循善诱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地磨砺,小鹰最终能够展翅翱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其实,老鹰的这种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出自于《论语》。因材施教,字面上的解释如下,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因材施教,强调的是差异化教育和个性化辅导,提倡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接受程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的现实意义

历史变迁,因材施教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各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全社会的教育公平。

父母爱子则为计深远全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3)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天资、性格、爱好、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