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和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威海的城市品质得以提升一个档次。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1)

威海凭借自己的眼光和决断力,逐步发展为山东省内科教第三城,仅次于济南和青岛。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在山东也是傲视群雄的所在,和山东大学一起,坐在山东高校榜的前两名。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2)

那么,当年大名鼎鼎的哈工大为何要来当时还是县级市的小城威海呢?

威海升级地级市需要一所名校

哈工大1985年和威海市签约,威海1987年才升级地级市,哈工大建立威海校区比威海立市还早!

当时的情况是,省里在酝酿威海升级为地级市的事情,当时的威海还没有一所本科院校。

威海市成立地级市需要建立知名高校(很多城市都会希望建立知名高校提升城市影响力),所以联系哈工大,提出建立哈工大威海校区,一开始被哈工大拒绝了。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3)

1984年4月威海派出代表团来到了哈工大,真诚邀请哈工大去威海办学,提供的条件为环境最好的沿海土地2000亩免费划拨。学校当时的校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但考虑到当时哈工大本身建设正处在困难时期,无力再在外地办学,当时领导提出的两个尖锐问题是:“光有土地,建设的经费哪里来?”“在威海办学对哈工大本部发展有什么好处?”因此会谈未能取得实际成效。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4)

威海市转而联系山大建立了山大威海分校(山大威海的那块地,有一部分原本是打算给哈工大的),由于省里对威海的大力支持,省里游说山东大学支援威海,山大成为威海第一所落地的本科院校。开创了我国高校异地办学的先河。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5)

哈工大威海校区

后来威海市又再次联系哈工大,哈工大考虑到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局限,在对威海进行实地考察后,做出了异地建立校区的决定。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哈工大威海校区(哈工大也借鉴这次的成功经验,后来又建立了哈工大深圳校区)。

威海的地理位置优越

威海三面环海,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承担着山东省对外开放先行试点的重任,但是由于威海只是烟台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很多政策都需要经过烟台再下达威海,这无疑对威海招商引资形成很大的掣肘,并不利于威海长远发展。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虽然威海面积较小,但是经济发展质量却很高。为了更好地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更好地同日韩进行经济贸易,在1987年,县级威海市升级为地级市,荣成、乳山和文登三县由烟台划归威海。1988年,威海升格为地级市后的一年,威海市进入首批国家沿海开放城市行列,得到重大政策支持。

升级为地级市的威海,敢闯敢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到1995年,威海升级为地级市不足10年间,发展的高质量却引人瞩目。威海地域面积尽管不足青岛的50%和烟台的40%,其GDP体量却接近青岛的50%和烟台的70%。下属的荣成市长期霸占山东省第一县级市的地位。

哈工大落地威海

1985 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对,一开始是作为分校运作的。这就导致,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整体迁址威海的时候,广大师生们不愿意去威海。

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这个时候威海校区开始享受和本部一样的待遇。

2010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7)

作为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工大威海校区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二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立足海洋,服务山东”的办学宗旨。

因此哈工大威海校区的王牌专业集中在海洋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 。其中汽车工程学院更是整建制的从哈尔滨搬来威海。

现在的哈工大威海校区与校本部一样,毕业生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没有任何区别。

威海还要引进哪些大学(威海人应该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威海的扶持)(8)

威海作为读书的地方也是有其优势的,环境优美,街道干净整洁,是一个小而美的城市,适合专心读书。师资力量也不错,很多从哈工大本部过来的优秀教师,很多毕业生会继续深造,属于哈工大一部分的威海校区就业率自然也不会差。当然威海作为一个小城市也有其局限,没有北京、上海、深圳的繁华和诸多企业带来的实习实践机会。

后记:

2005年以后,威海的经济发展逐渐乏力。到2020年,威海的GDP仅有青岛的四分之一和烟台的五分之二。这也反映在威海引进高校的乏力上,近年来仅引进了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等几所高校,再也难以复制昔日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