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份,都是等待考研分数的小伙伴们忐忑、焦虑甚至抑郁的时间。从初试考完之后到现在,其实只有偶尔几天能够感觉到考完后的轻松,大部分考研人的1月注定是焦虑的、担心的、头脑中有无数个假设的。

目前来看,2月中下旬才出成绩,这长达1个多月的间隔,很多人心中的不安会逐渐累积起来,不停陷入焦虑-放松-焦虑的循环中。

考研初试排名前十是不是就是稳了(为什么等考研成绩比当时初试还煎熬)(1)

“等待成绩的过程太煎熬,尽管知道成绩不会这么早出来,但还是每天会刷关于出成绩的消息,期待又害怕,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总是有人问我打算毕业怎么着,我其实也不知道,这个我决定不了,感觉考研是条不归路,战线太长,放弃了这么多东西,真的害怕结果不好,考不上真的全白费”

这种感觉不止一个人有。

强哥最近也在一直偷偷观察近期推送的阅读量,发现凡是和出分和初试成绩有关的,大伙儿都会点进来看;和后续复试有关的事,大家的热情就明显降下来了很多。于是,大家一边diss制造焦虑的公众号,一边在焦虑着自己的成绩。

01高功能焦虑

那些表面说“考完就完了,担心那干嘛”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不敢让自己陷入担心成绩的状态中。这不禁让强哥想到了一个名词:

“高功能焦虑”

高功能焦虑指的是我们身边很多看似外表光鲜亮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人,其实在令人羡慕的外表背后,他们正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和焦虑搏斗,每天都在快要淹没自己的焦虑中挣扎。

比如:本来满怀期待的约好和朋友聚会,却总是在最后一刻放弃,因为一想到要出去,就担心自己又要陷入担心成绩的处境中。因此不少考研人都会觉得考研真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闭了,复习期间都不怎么参加社交活动,等成绩期间也是躲家里,感觉真的顶不住了。

实际上,不到最后一刻录取上岸,我们都很难摆脱这种焦虑的感觉。

考研初试排名前十是不是就是稳了(为什么等考研成绩比当时初试还煎熬)(2)

所以说,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状态,不如我们在这种状态里坚持去做点什么。

02

学会等待

实际上,人一生中,有两样事情至关重要。

一是等待。

二是做好准备。

春秋时,秦穆公问蹇叔:“我怎样才能称霸天下?”

蹇叔说:“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

他的意思是:能够称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

相反,一边等待一边准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初试已成定局,现在的焦虑也无法改变多少结果。如果被录取了,这种焦虑对你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如果最后真的失败了,那有的是时间感到焦虑。在考研之旅还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去做我们能做的才是最重要的。复试和调剂比的就是准备程度。

最重要的是,今年即使考不上也不是世界的终结。大不了再来一年,或者找个工作,之后再说。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享受当下,做好当下,才能够收到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