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手奶爸,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关注我吧,谢谢。

(一)

去年的《十三邀》里,于谦就说过一段话"一个行业用自己的行业特色,来抓住自己的行业观众,那么这些观众就是你的,跑不了",于谦和郭德纲一向认为相声就是门手艺。

就像岳云鹏的火爆,老郭的解释,就是十年小剧场的积累。即便是被他调侃相声说道这,你也是欺了祖了的张云雷,也是打小学的京韵大鼓,之后跟着老郭学的太平歌词,才有了《探亲河水》的爆红。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

老郭对于这行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逻辑,就是你得把手艺练好,能听话,熬得住,觉得合适了,就能把你捧红。例如参加《相声有新人》的孟鹤堂,一句万物皆可盘,盘他背后能看到老郭的捧谁谁红的底气所在。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

但德云社内部排队等捧红的局面,却被一个秦霄贤插队给毁了。老郭曾经开玩笑,找个营销公司花个二三十万,摘段能听的相声,扔到微博上,找点大V给你转下就能红,但红了以后呢,你得有能耐接得住,好屁股才能挨得住打。

但架不住后来老秦就听了前半段,毕竟是开豪车不差钱,直接靠"追梦的富二代"和"努力的大傻子"形象就在抖音火了,这种马上见效的手段,比苦砸那么多年基本功便捷的多,这让德云社很多人的心思变得更加活泛。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3)

究其本质,这是个浮躁的社会,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就和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一样罕见。然后就出了秦霄贤、郭九香怼观众那档子事,这让老郭很矛盾,一方面相声和观众才是德云社的根,另一方面人气和流量他又难以割舍。

而在德云社屁股后面,还跟着脱口秀和李诞。脱口秀又名单口喜剧,虽然从形式、结构和内容上和单口相声有所不同,但只是听着娱乐消遣的观众谁又分得清。都讲包袱和段子,连观众起哄的"噫"都一模一样。

这得是老郭第三次面临脱口秀的冲击,从开始被周立波说低俗和守旧,到被王自健揪着三俗和抄袭,然后到李诞,秒怂的李诞采取了最聪明的做法,把自己和脱口秀摆在很低的位置,表现得无欲无求,让外界没有太高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和威胁。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4)

但从吐槽大会的"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和脱口秀大会的"幽默不论资历,好笑要有意义"这两句口号,不难看出李诞想做的,把脱口秀做成相声一样的手艺,甚至更进一步地成为一种主流的态度。

当脱口秀演员出现在《相声有新人》舞台时,当年轻的单口相声演员被人说是假相声真脱口秀,并在台上请教老郭的时候,脱口秀成了老郭回避不了的问题。老郭说凡是用中国话说的脱口秀都是相声,今年在采访时,更是说脱口秀是相声的一个分支。

可问题是,脱口秀具备相声,或者说老郭的德云社没有的优势,其一是女演员,其二是包容性,其三是参与度。当一帮子明星拿着稿子就能参与脱口秀,当素人也可以创作段子尽情展示,当这么多女脱口秀演员在舞台大放异彩的时候,相声的问题浮现而出。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5)

这一切终于让老郭正视起来,或许这才是认为无敌没意思的他最期待的?江湖草莽出身的老郭,最不怕的就是挑战,只是曾经的屠龙少年,俨然成为巨龙,还能守得住初心吗?

(二)

脱口秀的第一浪,始于06年周立波创立了海派清口,那一年,老郭正在被反三俗,一帮子同行每天拿着本子听相声挑刺向有关部门反映,甚至预谋要到北京天安门静坐,呼吁有关部门封杀德云社。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6)

两人都是一路从坎坷中走来,老郭三次进京只求收留,周立波年少成名身陷囫囵。开始大红大紫的老郭不为传统相声界所容,想做脱口秀的周立波也不被传统滑稽界接纳,他们都是同行眼里的异类,但都对舞台抱有执念。

后来几年,正是博客、视频网站和论坛席卷全国的时候,中国网民突破1个亿,草根阶级吹响了向权威精英挑战的号角,年轻人渴望颠覆权威。老郭搭上了这班车,在优酷上讲的单口相声《济公传》点击都破亿,他和谦哥的对口相声更是借助网络广为流传。

而周立波也受益于这股意识觉醒,陆续推出了契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主题的和融合上海市井文化和语言的《笑侃三十年》,创造过在兰心和美琪大剧院连演30场,场场爆满的盛况,甚至计划挪到上海大舞台,并邀请交响乐团担任伴奏。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7)

作家余秋雨说上海滩100年才出一个周立波,而老郭也聚拢了一大批钢丝,开始显露相声一代宗师的气象,那时的网友戏言"没有郭德纲,相声就黄了;有了郭德纲,相声就黄了",两人共同的特点就是金句频出,深入人心。

一度号称"北有郭德纲,南有周立波",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周立波很自信,在他印象里,相声演员就是一个段子说三十年,而他的段子每一季都不一样。互联网时代,见识决定意识,所以他对相声的吃老本不大看得上。

这就有了09年有名的"咖啡大蒜论",把自己的脱口秀比作咖啡,把老郭的相声说成大蒜。当时很多人骂他NC,开地图炮,但不得不说他精明的地方,他知道自己的根基在哪,知道怎么取悦受众,更重要的,凸显脱口秀和相声的截然不同。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8)

这种高雅和低俗之争,进一步延伸到两地文化、意识形态之争。在此之前,老郭就在博客上和大嘴宋祖德对骂过,被宋祖德说作品下三烂,一肚子火气无从发泄,正好借咖啡大蒜出口恶气,这就有了《你要高雅》,里面的词入木三分。

"有人说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说听交响乐高雅,听相声就低俗;听明星假唱高雅,看网络原创低俗;看人体艺术高雅,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去你奶奶的嘴儿吧。"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9)

正在围观群众期待骂战升级,倍感兴奋的时候,10年老郭后院起火。先有侵占绿地,徒弟打人,后有曹云金、何云伟退出德云社,更是被要求停业自查,一时间德云社四面楚歌,老郭感受到他唱《未央宫》时的心灰意冷。

周立波乐得在旁看笑话,而这时,北京城有个叫王自健的年轻人,创作了相声《我爱郭德纲》公开力挺老郭。搭档为了避风头退出德云社联盟,他还与之决裂自己成立相声第二班。他因为老郭爱上相声,老郭就他的偶像。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0)

还有一个学社会学的大学生,叫李诞,窝在学校里就喜欢看书,听相声,然后获得灵感就开始在博客写段子,曾经收到过单条微博广告一两千元的邀约,他就是觉得一切挺好玩。

(三)

脱口秀的第二浪,来自12年王自健的《80后脱口秀》,那一年老郭和德云社已经从两年前的元气大伤中走了出来,甚至更上层楼,他开始频繁出现在《鲁豫有约》、《可凡倾听》等访谈节目。

但一切都不再像两年前,王自健背叛了自己的昔日偶像,拜师侯耀华,渐渐地走上反三俗、反非主流相声的道路上。后世证明侯耀华自己就是相声界的最大的非主流,不会说相声,喜欢收女徒弟。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1)

如此看来,师从非主流的王自健搞脱口秀很正常。那时正是周立波带着《壹周立波秀》投奔浙江卫视的时候,《80后脱口秀》作为接档的节目,从一开始就备受期待。"天然呆"的卖萌气质,加上不经意抖包袱,让王自健一开始就很有人缘。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2)

本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王自健一边骂着周立波伪精英、伪知识分子的嘴脸,一边靠解读发生在身边,最受年轻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十分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相声和脱口秀的形式结合起来,展现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

但没曾想,老郭在经历风波以后,也开始把算盘打到了年轻人身上,希望把德云社做成真正的演艺和经纪公司。在封箱专场上让相声演员以走T台的形式出场,让戴耳钉、染头发的张云雷出现在舞台,都是希望抢占年轻人市场。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3)

这就和王自健有了直接冲突,恰逢那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来临,微博成长为当时的庞然大物,年轻人疯狂涌入,段子手开始横行,很多新的名词,新的概念不断冲刷着很多人的认知,而这也成了相声和脱口秀天然的素材来源地。

于是老郭就中招了,起因是他的新相声《屌丝男士》,有很多段子来源于网上,被段子的原作者调侃付费,之后,老郭郑重道歉并承诺在作品里删除。这让王自健逮到了机会,直指老郭抄袭还白嫖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4)

王自健的底气来源于他效仿美国脱口秀的编剧制度,以高额稿酬吸引"段子高手"加入,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还说过,"每一个段子都付钱,不敢言好,但干净,说出来腰杆直",各种隐射和内涵老郭。

从开始说老郭只是小市民的眼光立场,到现在更是想直接打老郭的脸,毕竟老郭一直在强调相声作品积累和创新的重要性。不过,老郭这两年经历的太多,只是简单一句"骂人的拉黑,添乱的小心脸",就让很多人觉得王自健在炒作。

但老郭岂是善与之辈,没多久就以《郭的秀》杀入了脱口秀,凭借着老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请到了很多当时当红明星和热点人物,最经典的莫过于他和赵本山的对话。直接把王自健按在地上摩擦,只能无力地讽刺老郭抄袭节目。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5)

那时的岳云鹏已经找到自己的风格,作为主持已经一脸"贱"样,可以说他集合了王自健卖萌和周立波耍贱的精华。至于周立波,那几年抛弃发妻,放飞自我,四处树敌,能让人记住的也就剩《中国梦想秀》了。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6)

而王自健的段子里经常出现的蛋蛋和建国开始走向台前,谁都不知道这个长着酒糟鼻,一脸颓丧的年轻人会在未来的几年内搅动脱口秀的风云,他还是王自健的小跟班,不喜欢表演。

(四)

脱口秀的第三浪,源于李诞16年开始策划《吐槽大会》,那一年岳云鹏和孙越因为《欢乐喜剧人》变得家喻户晓,"五环之歌"和"我的天哪"迅速走红,而小岳岳的表情包更是被广为流传。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7)

那时的脱口秀层出不穷,前有《金星秀》,后有孟非《四大名助》,再有无厘头谢娜《娜就这么说》,《今晚80后》的影响力远远不如,一度连冠名商都没有,播出时间更是变来变去。而王自健也开始心不在焉,出席各种活动和客串剧组。

而之后,就是17年《吐槽大会》的横空出世,主创团队基本都是80后的幕后团队,从开始就保证了段子的质量。通过明星之间的相互吐槽,不仅拉近了观众和明星的距离,还让观众有种挑战权威的快感,毕竟明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8)

这种方式已经类似对口相声里的砸挂,而且被吐槽的嘉宾还可以逐一反击,这就比逗哏、捧哏的形式更进了一步。而16年的老郭正处在捧红岳云鹏的兴奋当中,一度在采访中说过捧谁谁红,无敌很寂寞的话,他下定决心清理门户,从而引发了那场上万字的师徒骂战。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19)

这场恩怨与脱口秀无关,奈何《吐槽大会》为了赶这波热点,请曹云金做嘉宾,一瞬间就败光了老郭的好感。但那时的《吐槽大会》和曹云金在老郭眼里,最多就是个昙花一现的玩意,不值当让他们沾自己的光,只是自此德云社不上《吐槽大会》成了规矩。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0)

尽管第一季的《吐槽大会》收官的播放量破了14亿,但是在国内三大喜剧势力(赵家班、德云社、开心麻花)面前确实不值一提。他正谋划着自己的电影《祖宗十九代》,准备跨入电影圈,开心麻花的大电影模式让他深受启发。

不过他显然忽视了李诞这帮人折腾的才能,在《吐槽大会》余波未平之时,《脱口秀大会》就紧锣密鼓登场了。沿用李诞,池子和李绍刚的吐槽铁三角,开发了"素人VS明星"的形式,选拔敢讲能说的脱口秀高手。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1)

一批以庞博、王勉、思文、卡姆为首的年轻脱口秀演员开始涌现,他们的观点和角度更接近年轻人的视角,解读热点话题,加上深刻的洞察和幽默的自嘲,总是会让人或感同身受,或会心一笑,这种感觉在相声中很难体会,也许相声真的老了

这几年说相声逐渐青黄不接,而脱口秀日渐流行的声音开始出现,对此老郭不以为然,他在相声行业的"帅、卖、怪、坏"的基础上,衍生出"骚、浪、贱、腐"。烧饼和张鹤伦的骚浪组合,还有小辫儿张云雷的腐都吸粉无数。

后者更是号称把夜店女孩都拉到了相声社,被誉为相声界的偶像明星。德云社的相声文化如何跨界和破圈,才是老郭关心的问题,他很早就说过"相声什么叫好,他一定是卖钱的""能卖票的不一定是好艺人,不卖票的一定不是好艺人"

在这个讲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的社会,泛娱乐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张云雷拿到华语乐坛最佳突破男歌手后,当秦霄贤在《乐队的夏天》被称为被相声耽误的摇滚歌手后,相声似乎开始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2)

一边是德云社把相声专场开成了演唱会,岳云鹏成了综艺咖,郭麒麟热衷电视剧;一边是《吐槽大会》把口号改成了"吐槽,一种年轻的沟通方式"。老郭不禁开始反思,这才有了谦哥出现在《脱口秀大会》的场面。

(五)

老郭在《脱口秀大会》火了之后,也搞过《相声有新人》,但第二季就宣告破产,因为没新人没人来没人捧。这种局面就是德云社一家独大后的现状,而那边的《脱口秀大会》却在不断涌现各种新面孔,短视频网红、汽车工程师、电台主持人等等。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3)

"人间不值得"的李诞频繁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宣扬他自洽、自黑、通透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保持谅解,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开心,脱口秀的精神内核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或许这就是李诞的目的,毕竟脱口秀穷,只能讲精神追求。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4)

当脱口秀开始摸索小剧场模式的时候,似乎预示着脱口秀和相声的中西之战终将会到来。不管笑的原因是什么,但取悦观众的目的是相同的,所以老郭把岳云鹏关回去写相声,搞龙字科直播收徒,脱口秀终于让他有了危机意识。

郭德纲脱口秀不一般(郭德纲和脱口秀的恩怨)(25)

几年前,有人问过老郭,你们算是相声界的半壁江山吗?老郭回答,我们这行完了,哪有什么江山,就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漂一船,我们都在这船上凑合着。真要有一天我们这些人不干了,我们这行就完了。

他说垄断商演市场十多年,觉得特别寂寞,一点意思都没有,他可希望有一个相声团体,说相声能比德云社还好,跟人家斗争人家比,这得多快乐。

然后这一天就真的到了,只是站在他对面的,是脱口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