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一大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张高,与另外五位报名援港战疫的同事们一起,聚集在急诊室旁,填写前往香港需要申报的个人健康信息。

宝宝为抗疫人员加油(宝宝百日爸爸赴港抗疫)(1)

3月14日上午10时,医院6名医护人员上车奔赴香港支援抗疫工作。左数第二位是张高。

这一天也是他第二个孩子出生满一百天的日子。按照惯例,原本一家人打算为孩子举办百日宴,一起吃蛋糕、拍全家福,但因为疫情,计划只能改期。

看着刚出生的小宝,张高说自己一步都舍不得离开。

宝宝为抗疫人员加油(宝宝百日爸爸赴港抗疫)(2)

张高的第二个孩子,今天刚好出生满一百天。

“爸爸去哪了?”

这天早上,张高在客厅收拾前往香港的行李。7岁的大儿子起床后不见爸爸的身影,一直追问“爸爸去哪了?”

出发前夜,张高思虑再三决定跟大儿子“坦白”这次援港行程。大儿子追问“几时回家”,他不敢说太多,只回“很快就回来。”

平日里他与大儿子相处较多,知道儿子喜欢睡懒觉,没想到这天一大早爬起来。“可能是希望给我送别,孩子还小,懂得不多,只能安慰他,爸爸是医生,(香港)那边需要我去照顾。”

“孩子的照片想带不敢带”

收拾行李时,张高看到一张小孩的照片,随手拿来放进了行李箱,过两秒又拿出来,犹豫后再放进去,最后又拿出来。

宝宝为抗疫人员加油(宝宝百日爸爸赴港抗疫)(3)

张高的第二个孩子。

“心里其实很想带,但睹物思人,带了反而会让自己更难受,只能偶尔心底里想一想就好。到时可能电话、微信也不敢联系,怕对不起他们,对家人少了陪伴。”

说到这,眉眼一直挂着笑意的张高突然感性起来,头顶几许白发垂了下来。

“抱孩子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一切充满希望。也正因为我特别爱我的家人,希望一家人永远这样齐齐整整,所以当我看到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香港市民的生活和心态受到严重冲击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宝宝为抗疫人员加油(宝宝百日爸爸赴港抗疫)(4)

张高真的“很高”,同事评价他工作中和蔼近人。

“香港也是家人”

幸运的是,同为医护的妻子能够共情并支持他,虽然家里迎接了一个新生命正需要人手,但两人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也达成了共识——

“其实往大了看,香港也是祖国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也同样应该关心他们。”

此刻,张高唯一的希冀是香港疫情尽快平稳,能早一天赶回来跟家人团圆。临行前,他也想对香港同胞说,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也应该充满希望。”

宝宝为抗疫人员加油(宝宝百日爸爸赴港抗疫)(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广场,6名医护人员合影。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实习生 孔芷菱 通讯员 刘庆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