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如今线下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信用卡支付、网银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等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商家为什么不用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商家为什么不用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商家不能用微信)

商家为什么不用微信支付宝收款码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如今线下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信用卡支付、网银支付、第三方移动支付等等。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他们用得最多的仍然是基于扫码的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宝。不论你是在大商场买黄金珠宝,还是在路边买煎饼果子,微信扫码支付或者支付宝扫码支付,都可以随时安排上。

以微信为例,根据腾讯发布的《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显示,在2019年大约有12亿人使用微信扫码,支付规模高达8.58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9%。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权威报告显示,自从移动扫码支付兴起以来,以现金为目的的盗窃或抢劫犯罪率大幅度下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扫码支付革了不少小偷和强盗的命!

不过就在近日,一则消息传来,央行新规公布,难道我们又要重回现金时代了?

央行新规:微信、支付宝不能用于经营收款

根据《北京日报》援引央行新规通知,自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具体来讲主要有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功能将被限制;

第二,商家不能用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收款;

第三,收款码将分为个人和特约商户两大类,并实行分类管理。

需要知道的是,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在“无现金化”的发展中却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不仅很多有营业执照的商家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收款,很多无法办理、不方便办理营业执照的流动商贩也在使用微信、支付宝收款,比如卖蔬菜的老农,卖煎饼果子的流动摊贩等等。

那么现在新规出台了,有营业执照的商家很简单,可以直接申请一个商户收款码,那么其他没有营业执照的流动小摊贩该怎么办呢?难道以后就只能收现金了吗?

哪些群体会受影响?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央行此次新规绝对不是为了为难广大人民群众,相反,这是为了更好地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真实发生的例子,相信大家此前都看过类似的报道。

由于很多小吃摊贩都是直接把自家收款码贴在自己的小推车上,以至于有个别“聪明人”动起了歪脑筋,竟然偷偷把商家的个人收款码换成了自己的个人收款码。

但是现在新规出台之后,以后所有个人收款码都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必须换成商家收款码,这样的损失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说的那个问题,没有营业执照的流动小摊贩们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新规里面提到的特约商户就是解决办法。

什么是特约商户?简单来说,只要你是正常经营,并且具有明显的经营活动特征,那么就可以归类为特约商户。

这些没有营业执照的特约商户,不论你是在路边摆摊卖菜的,还是在学校门口卖煎饼果子的,都可以直接向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将自己的个人收款码转为商户收款码。

并且央行方面还着重强调了一点,微信、支付宝等收款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用收款码,商户只要能够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实信息就可以获得商户收款码,大大降低了普通商贩申请商户收款码的难度。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完全没有影响;对于小商贩而言,则是多了一个“个人收款码”向“商家收款码”转变的手续。

写在最后

有意思的是,有着正常经营活动的小摊小贩们,即便没有营业执照,也是可以成为“特约商户”正常申请商户收款码的,但是有一类人可能就比较难了,那就是“乞丐”。

当然,这里的“乞丐”不是指网络上求打赏的红人,而是指白天躺马路边,晚上睡天桥的“叫花子”。由于现在很多人出门都不带现金,所以乞丐们也是与时俱进,亮起了个人收款码。

但是现在新规出台,“乞儿们”还能继续使用个人收款们接受慈善捐助吗?“乞儿们”又是否能够被划分为“特约商户”,向平台申请商户收款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