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李淑艳 王晓艳)今年57岁的张必超,是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来安供电所的一名职工,干农村电工已经32年了,负责来安街道东和平村的供电服务保障工作他在平凡又繁琐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勤劳、朴实、善良和真情感动着乡亲特别是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在东和平村70多位空巢老人的手机上设置为“1”号键的事迹,让人深受感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张必超乐当村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必超乐当村民(张必超乐当村民)

张必超乐当村民

宿迁网讯(记者 李淑艳 王晓艳)今年57岁的张必超,是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来安供电所的一名职工,干农村电工已经32年了,负责来安街道东和平村的供电服务保障工作。他在平凡又繁琐的工作中,以自己的勤劳、朴实、善良和真情感动着乡亲。特别是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在东和平村70多位空巢老人的手机上设置为“1”号键的事迹,让人深受感动。

1990年,25岁的张必超成为了来安供电所的一名普通的农网电工,从此他与农电结下深厚情谊。一直以来,张必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国家电网爱人民,人民国网人民爱”的理念,兢兢业业,始终奋战在一线。张必超作为一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曾荣获“江苏好人”“宿迁好人”“泗阳县作风之星”等称号。

近年来,因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的空巢老人使用的是老年机,为方便老年人在家遇到用电问题能够及时联系到自己,细心的张必超把供电服务卡张贴到农户家最显眼的地方,即使如此,有些老人遇到问题,还是到供电所或他家里去找他。于是,张必超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些老人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打电话联系到他。

从2016年5月起, 张必超试着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输入到辖区空巢老人的手机里,并设置成按“1”号键就能接通他的电话,并将“1”号键涂上红漆,告诉老人遇到急事就按这个“红点”。他把村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24户低保老人和48户空巢老人的信息建表登记,并把这72户老人的手机全部设置成“1”号键拨号联系他,主动当起他们的“1”号联系人。

采访中记者看到,张必超现在一直使用着两部手机,一部智能机,一部老年机。在他的智能机上,微信好友就有2396位,这些好友大部分都是辖区内的用电客户,而承担“1”号联系人重任的老年机他从不关机,保持24小时畅通。

谈及自己所做的事情,张必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老年人服务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一名供电员工,就是要与用户心连心,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让用户满意。”

“张必超的‘1’键拨号做法已经在我们所里进行全面推广。目前,所里的29名台区经理以他为榜样,服务辖区400多名空巢老人。”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必超的“1”键拨号做法不仅在来安供电所推广,目前已在泗阳县供电系统全面推广,全县191名台区经理对辖区空巢老人进行了逐一走访,已经为1893位老人设置了“1”键拨号。

张必超早已把村里的空巢老人们看成自己的亲人,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给予照顾。他说:“这些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工作之余帮他们一把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2019年,村里一位70多岁叫张登贵的老人,一只眼睛失明,妻子和儿子都身有残疾。一天,他突然身体不适,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通了张必超的电话。张必超二话没说,立即开车把他送到医院就诊。朱继贤夫妻俩都有70多岁,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天做饭时发现电饭锅坏了,赶紧联系张必超来看看。张必超赶到后发现电饭锅已经坏了,没有维修的价值。看夫妻俩生活节俭,于是张必超就自己掏钱从超市买了一个新的电饭锅送给他们。

2021年,张必超被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了3000元的奖金。张必超和妻子商量后,用奖金给24户低保户每家送去100多元的米面油等慰问品。今年,张必超又把获得的“江苏好人”“优秀员工”等各项奖金共计5000元钱,捐给来安街道小学8名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每人600元。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又拿出1200元,买了4000只口罩捐给来安街道小学。

张必超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供电人,默默奉献,不图回报。如今,张必超从当初的“小张”变成“老张”,但依然坚守在供电一线,穿梭在乡村田间地头,做好保供电服务,让服务的片区百姓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用上安全可靠的电、满意的电。张必超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用实际行动担当起一份责任,诠释了一个供电人的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