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两次以少胜多在上田击退德川大军,被秀吉称为“表里比兴”的谋将真田昌幸。此篇应粉丝要求,咱们来聊聊秀吉培养分化毛利家的亲族,被称为“关原战神”的小早川秀秋。

秀秋生父为尾张国朝日村(现在的爱知县清须市)的杉原家定。 因为家定是秀吉正室北政所的哥哥,所以被亲属少的秀吉给予了木下姓。被重用担任播磨姬路城主,后还被赐予丰臣姓。

天正十年(1582),秀秋诞生于长滨城,幼名辰之助。不久后爆发了本能寺之变,秀吉立即消灭了光秀并逐渐掌握了织田家大权。三年后,秀吉就任关白并开始兴建大阪城。因迟迟没有子嗣,三岁的秀秋成为了秀吉的养子。同秀吉外甥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丰臣秀次一同被培养成为丰臣家的继承候选人。幼年时的秀秋聪明伶俐,又因出生后秀吉一路从城主成为天下人,这带来吉运的孩子自然深受秀吉宠爱。

辰之助在元服时,改名秀俊。所受封官位“左卫门督”,此官位唐名为“执金吾”,朝廷的官位为“中纳言”,统称“金吾中纳言”。秀吉身边的宇喜多秀家更同辈亲族都亲切的称其为金吾。

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1)

因丰臣秀次在小田园征伐立下大功,秀吉令其领原织田信雄的北伊势和尾张五郡百万石。秀次入清洲城,属下山内,堀尾等人则封在东海道德川旧领。次年南部九户叛乱,秀次又以征讨总大将身份前往奥州。

秀吉诸多养子中,有亲戚关系的是秀胜(秀次弟)和秀俊(小早川秀秋)。权衡再三后为了家族稳定,秀吉于天正十九年(1591)十一月,收年长又有战功的秀次为养子,将关白让与秀次,赐丰臣姓和聚乐第,同时被朝廷授予正二位内大臣。此举明确宣告了丰臣秀次是丰臣政权的继承人。

后家族未来铺完路,秀吉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大海的另一端,发起了侵朝的庆长之役。秀俊担任日军左路军总大将,作为军事生涯的初阵,秀秋手执长枪,身先士卒,于蔚山战役中表现出色。蔚山战役中,眼见蔚山被大明军队包围,秀俊没有马上驰救,而是待明军防备松懈,补给渐窘的时候发动突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实战应用。虽然此战术未必出自十六岁的秀秋本人,但是能够采纳这样的奇谋,也证明秀秋的军事能力。

秀吉收到消息后大喜之下,对身边众人夸奖秀俊必是家中未来的栋梁啊。秀俊虽然作战勇敢,但却因为急于表现,而把朝鲜的妇女儿童一起当成敌军来屠杀,此卑劣的行径被石田三成所不齿,将其杀良冒功的行为报告给了秀吉。

自鸣得意的秀俊并未得到秀吉的奖赏,等来的是被召回本国没并没收了筑后国领地,减封于越前的北之庄城。当他听到此消息后大怒,怨恨上了石田三成。德川家康见此立即为他求情使他恢复了旧领,秀俊开始亲近家康。

文禄二年(1593)年八月三日,太阁亲子阿拾(秀赖)出生,两边关系微妙的紧绷起来。因秀俊在蔚山战役的优异表现,秀吉担心未来对秀赖构成危险,便开始了行动。秀吉借西国势力强大的毛利家,未来可能成为心腹大患为借口,提议让秀俊成为毛利家养子,实际就是让秀俊没有了继承丰臣家的资格同时还可掌控毛利家。五大老的小早川隆景为了保护毛利本家,便提出自己将秀俊立为嗣子,来继承小早川家。秀吉也不愿同毛利氏翻脸,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小早川为毛利氏重要支柱,同吉川家为毛利两川。尤其是小早川的水军十分精良,继承小早川也可以做到大大弱化毛利家的目的,而且这样也不会威胁到秀赖了,就这样秀俊正式改名小早川秀秋。

秀吉又将矛头指向了已经就任关白的丰臣秀次身上。文禄四年(1595),秀吉以秀次曾要求诸大名签署宣誓忠诚的“连判状”,指认其预谋反叛,秀次被解除左大臣,关白的职务流放高野山。二十八岁的秀次无奈自杀,妻妾子嗣全族共三十九人在三条河被斩首。这次被牵连的有力大名在秀吉死后几乎都转向德川,如最上义光、浅野长政,山内一丰等,秀吉为了给秀赖铺路任性妄为,但也因此为秀赖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小早川眼见秀次落得如此下场,自身同样是当年被培养为继承人啊,开始采取谨小慎微的态度恭顺的对待秀吉。同时尽量表现出暗愚姿态来自保,让秀吉对自己放下戒心。作为尾张派的秀秋,向来与石田三成等近江派不和。庆长之役中,也因为三成的如实告知而遭减封结怨。秀吉死后,双方矛盾加大,前田利家死后,北政所为首的尾张派亲近家康彻底同淀殿为首的近江派决裂,此后更是引发了决定日本走向的关原合战。

秀秋曾两次派遣使者前往德川家康处表示愿意担当内应,获得家康首肯,而且此前家康已经恢复秀秋在九州的部分领地以示亲善。但是作为北政所的外甥,秀秋同样希望能够担任关白一职,继承太阁的事业。西军为了获得小早川秀秋的支持,派遣大谷吉继前往松尾山阵营宣读誓书,保证在秀赖十五岁以前,由小早川秀秋担任关白一职,同时赠予播磨一国领地。誓书由安国寺惠琼、大谷吉继、石田三成、长束正家及小西行长五人连署。

接到誓书的秀秋大喜之下,此前成为东军内应的决心开始动摇。东军和西军对于拥兵一万五千大军的秀秋都十分重视,所以秀秋不管投靠哪一边都会受到厚重的封赏。秀秋权衡再三下决定了要站在胜利者一方。

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2)

犹豫不决的秀秋

东军与西军于美浓关原激战四个小时仍然难分胜负。西军石田三成派遣使者、燃点总攻狼烟信号等方式催促小早川秀秋加入战斗,东军的德川家康也不断派遣使者催促小早川秀秋攻打西军。此时秀秋突然想到西军誓书的五个连署人中没有大老在内,为什么作为大老的宇喜多秀家没有签名?没有大老签名就没有足够的威信。石田三成等近江派向来对秀秋没有好感,丰臣秀次又落得如此下场,战后毛利辉元将会成为首席大老,到时自己能不能当担任关白还不一定,就算当上秀赖亲政后自己能有什么好下场。

此时西军稍占优势,德川家康命令铁炮队向小早川布阵的山上发射,这时三成的使者也一直请求秀秋快点下山。给秀秋的感觉是,东军示强,西军示弱。而且东军的德川军三万人还没有参加战斗,秀秋稍作思考,判定出东军势强。秀秋下令对西军右翼,对大谷吉继部发起进攻,大谷吉继早有防备多次击退秀秋大军,但终因兵力悬殊下自杀,死前诅咒秀秋活不过三年,最终西军崩溃东军取得大胜。

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日本战国人物89小早川秀秋)(3)

大谷吉继部阻击小早川叛军

十九岁的秀秋为了利益,战国时代站在强者一方也是无可厚非,而且家康是站在以北政所为首的丰臣派为“清君侧”而来,不算出卖丰臣家。后世能够理解福岛正则等东军大名的选择,无法原谅小早川秀秋的变节,主要是因其临阵倒戈痛击友军实在太过无耻。秀秋的变节让他成为了一个尴尬的人物,作为战败方的西军各大名无不对他恨之入骨,作为战胜方的东军各大名则痛恨秀秋抢走了他们的功劳。从此秀秋逐渐受到各大名的疏远,郁闷的秀秋只好沉迷于酒色,消遣度日逐渐精神失常。

二年后,秀据说秋在精神恍惚的情况下,看到了大谷吉继的冤魂,惊吓而死。由于年轻的秀秋没有子嗣,小早川家就此灭亡,领地也被没收。

小早川秀秋因为关原之战的影响,导致其被过度丑化,其实他是有军事才能的,可惜随着秀赖的诞生,他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了 。但从人品方面看,在其初阵的侵朝战役就能看出,十几岁就下令屠杀百姓妇孺的禽兽行为,品行自然是十分低劣了,年纪轻轻就暴毙也是报应不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