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鲜美食材的奇幻漂流到周璇酥糯嗓音伴随的民国新年,导演陈硕从参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始,似乎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执导拍摄的商业广告都自带浓郁的文艺气质属性,让人耳目一新。

陈硕活着才需要勇气(陈硕自在寻味)(1)

五芳斋民国新年MV

在去年年末的厦门HiShorts 短片节上,遇见带五芳斋广告来参赛的陈硕。那是一则“不像广告”的广告(似乎一度是对广告的至高褒奖)。当时五芳斋在“国潮行动”的宣传期间,决意打造一支符合自身调性的复古风格MV,于是买下民国天后周璇演唱的《五芳斋》歌曲音乐版权,这首歌的知名度虽然低于周璇的其他歌曲,歌词活泼有趣,几乎是白话,但听着就开胃:“广东叉烧,湖南辣椒,两样合拢起来炒一炒。云南火腿,山西皮蛋,两样合拢起来拌一拌。”民国名人在伪一镜到底的表现形式中悉数登场,阮玲玉、张爱玲、三毛、鲁迅……从老上海弄堂里过年时的名人众生相,展现“始自1921年,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年味。”

陈硕的本专业是哲学,聊起电影的时候不喜欢定义,偏好用描述来替代结论,用他的话说——“ 以便滑向多义和不可知”。近年来以拍摄藏族题材而独树一帜的万玛才旦是他的入门老师之一。2004年,万玛才旦刚拍完《最后的防雹师》,陈硕当时在筹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同期,纪录片提案《变装歌手朱珠》入选Discovery频道中国新锐导演计划。出于对欧洲电影的热爱,陈硕一度去巴黎进修导演。

2013年,陈硕参与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二季,担任其中《相逢》那一集的导演和剪辑,开始探讨中国人利用天南海北的食物进行聚会交流的文化氛围。从江南冬笋和塞北口蘑,重庆大娄山的朝天椒开始,在食与味的探索旅程中,陈硕建立起自己的视觉美学系统。

2016年,火锅品牌小肥羊看到舌尖之后找到陈硕,拍摄了《寻味之旅:138种食材的奇妙旅行》,该故事荣获2017中国广告影片金狮奖最佳美术奖以及最佳导演、摄影提名。这是一艘小竹筏在自然界的冒险:晴朗丽日,载着各类食材的单帆竹筏,穿越森林,经过草原,漂流到瀑布,最终跌落入水的瞬间谜底才揭晓。

比起那些全家围桌温馨涮锅的广告套路,这种用食物本身说故事的创意和美感即便放在今年看也毫不过时。陈硕回忆拍摄时的情景:“我想要的意象是山、水和一叶扁舟。开头的荷叶是用包菜的叶子,然后这些黄瓜花、菌菇、韭菜花、土豆象征各种自然界的元素……结尾一开始就想好的,是小竹筏从瀑布跌落。片子里,我采用了多重视角进行叙事,比如最大的视角区别是食物的视角和人的视角,具体到微观世界,又有水上和水下视角等等。韭菜这一元素,本来美术是想弃用的,因为韭菜的比例不适合做成微缩草原的草,但我坚持保留,以便和草原产生某种关联说——小肥羊是来自草原的涮肉火锅,符合食物的内容逻辑,蘑菇象征着草原上的蒙古包,意象是风吹草地见牛羊。另外,前期筹备阶段,摄影师提醒我用小尖辣椒来做鱼儿在水里游动的效果会有问题,实际测试中,用了很多方法想创造出鱼儿游动的效果,但都不对,最后是借助辣椒本身的重力自由落体,反倒产生出轻盈灵动的姿态。”

陈硕活着才需要勇气(陈硕自在寻味)(2)

《寻味之旅2 :158种食材的奇妙旅行》之鳕鱼墙

陈硕活着才需要勇气(陈硕自在寻味)(3)

《寻味之旅2 :158种食材的奇妙旅行》之飞肉

2017年,《寻味之旅2:158种食材的奇妙旅行》延续之前的风格,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参考,铺展山水画意。正巧这个时间点赶上故宫《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这则商业广告因为富含中国古典山水意趣而入选故宫年度大展的特刊《宫·展记: 从王希孟到赵孟頫》,作为视觉艺术呈现中国文化的一种尝试。

虽然从参与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相逢》之后,陈硕就开启了与食物商业广告的不解之缘,直到目前,似乎百分之七十的影视作品都和美食有关,但陈硕并不想被贴上“美食”导演的标签。纪录片的积淀又或者是旅法的经历,给陈硕添加了一种身在浮世,不急不躁的个人风格。

我们聊起他以前在宁波拍过但未完成的纪录长片:一个农民拍电影的故事,他热情高涨地组建了业余剧组,招聘演员,有一个男主角是在湖南做吊车租赁的,还有卖鞋的女孩,摄影爱好者,婚庆摄影师……“故事的核心是大家都想成为因文化艺术而成功的人。”说起拍摄过程中的一些意料之外的精彩故事,有一种历历在目的观感。

目前陈硕正在筹备拍摄的浦东古镇新场,约建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得名源于下沙盐场之南迁形成新的盐场,“那是一个活着的古镇,原住民都在。”

作为有着浓重迷影情结的哲学系毕业生,在广告的拍摄中,陈硕也总是要加入一点自己对理想电影的记号,这就好比手艺人总要在自己的作品里留点私印。一如五芳斋的广告致敬了《马路天使》的桥段,而宜芝多中秋节推出的《上海制造》,则描绘了有序生产月饼的老上海工业流水线。整条片采用定格动画实景拍摄,有一种古拙的意味:留声机,芝麻饼黑胶,海鸥照相机、复古热水瓶、缝纫机注入馅料,点心的传送带则是一条条的135底片。陈硕再度致敬弗里茨·朗的《大都会》,但这并非黑色科幻寓言,最终吊车将一枚被熨斗盖上“上海制造”章的月饼吊起,如明月一般悬高,照亮外滩的万国建筑群。

我们都知道,烹饪可以是一门玄学。味觉的主观体验并不能通过人们对于相关制作过程的悉知而被解密。菜谱可以精确到克数,烹饪可以精准到秒数,即便你对配方和烹饪过程全部了然于心,在亲自品尝那菜之前,也是无法精确地预估到它的味道。拍电影和烹饪之间在这点上有着微妙的相似,最精髓的部分是创作过程和导演的主观视角。陈硕跟我说:“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是一个学哲学的人最好的归宿。”在前往理想中电影的路途上,秉持这种观点的导演,大约是可以看到更多风景的。

责编:王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