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河下

□吴家胜

树梢上挂着夕阳,

是我对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离别的十年里,

思念与阡陌相连,

我在酒里加入枸杞,

我的这幅心肠,

嘴在化成泥土之前,

风吹不走乡恋。

一一题记

华北平原上流淌的大运河之畔,淮水之滨,一个叫河下的古镇,悄然存在了二千五百年岁月。蜿蜒流淌的大运河如玉带一般将古镇拥抱。千年古镇,以“古”为先,以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兀了影响。

翻开史册,河下名副其实。

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两千五百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 67 名进士、123 名举人、12 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古镇历史风貌保存基本完好,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桥梁,每一幢建筑都有丰富的传说与故事。

运河的衰退,漕运的没落,始终掩盖不了河下深厚底蕴。一条河的影子折射河下多舛的命运。河下,是大运河发展无可替代的历史缩影,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衰,淮、扬、苏、杭,古时繁华,南船北马,鼎盛一时。现在,河下从历史中走出,一路风尘,崭现的却是新时代风采。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这是河下;“高台倾,曲池平,子孙流落,有不忍言者,旧日繁华,剩有寒菜一畦、垂杨几树而已”,这是河下;“杏林泰斗文学宗师十二翰林三鼎甲,巾帼英雄须眉名将千秋青史几干城”,这也是河下。

我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我总在想那逝去的古老的时光,是曼妙,是浮华,是沧桑,是激昂,但都只是我的想象。于是,我利用回家休假的间隙,圆过往的梦想,享今世的缘分,也为了今生今世预约的精彩。我从青隆桥出发,沿河岸溯源而上,寻找河下的气息。

走进河下,古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伸手可及。仿古坊式门楼,错落有致地排在街口,横额一幅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的“千年古镇河下”,迎接大江南北的客人。比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

街巷两旁,店铺、房舍林立,原汁原味的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刻着各式木雕的大门两旁,多有盈联,散发着淡淡墨香,不同书写字体,又弥满传统文化气息。街道,依然一曲一折的伸向远方,伸向历史的深处,伸向岁月深处。一个人不缓不急地走着,心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氤氲满怀的古朴气氛里。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1)

苏轼在俯拾西湖“障泥未解玉骢娇,我欲醉眠芳草。”时,仍然没有忘记在山阳县(现在的淮安区)搓澡之事。然而,诗人却不知,山阳隐忍的风骨里有令人心动的“灼灼其华”。细细品味,河下就是山阳旧书里的一页,沾染着乡土味。一页一页翻开,是“宜酒宜诗宜茶”的静心圣境。

整个街区,犹如水墨丹青。一条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巷,纵横交错。在青石板小巷里游走,如同穿越到遥远的历史时代,脚下那一块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油亮的石板,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这是明朝邱浚描写古镇盛况的诗句,“西湖嘴”说的就是现在的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2)

“琵琶刘街”又是另一番味儿。古巷弯弯曲曲,随便走进一处宅院,都能在弥漫的湿气中嗅到浓郁的历史气息。元朝起,山阳县儒学就建在这里。祠堂深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生活在这里。民间传说,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有位潘姓女子,娇容美貌,善于弹奏琵琶,每当琵琶悠扬,远近乡亲,过路之人,总会侧耳相听。

想象吧,曲折深巷的院子里,悠悠扬扬的琴声中,飘荡着朗朗读书声。那些少年学娃会不会迸发出烨烨的情愫火花呢?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3)

文楼前的廊柱上,写有一副对联,右边这幅有一列轻松诙谐的上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左边那幅空着,没有下联。

据说,这副上联产生于清朝,一百多年来,无人以对,就连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来到这里,看了半天也无以对出,遂成为“千古悬联”。

或许,您在一番思索后,能脱口工整地对出其下联……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4)

走在小巷土黄色或者透出点红色的石板上。一块一块石板,像固体的阳光,带着一点温暖,一点黯淡,与镇子的青灰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谁能知道,这曲折的石板上,走得最多的是盐车呢!

明朝中叶以后,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抽税后再分运到各地销售。这么一个小镇,成了全国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狭小的巷子里,曾滚动过影响国民经济的商业洪流,着实让人惊讶。行走中,还可以看到打铜巷、钉铁巷、估衣巷、竹巷、绳巷等街巷的字样,提示住着密集的人群。

这些石板还见证过更久远的历史。这里是古代名将韩信、梁红玉的出生地。韩世忠、梁红玉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峙。金戈铁马的杂沓之声,给这座古镇平添了许多壮怀激烈的铁血内涵。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5)

所有的烟云都过去了,镇子还留在这里,老石板还留在这里,诉说着历史性贡献。坑坑洼洼的石板上,踩来踩去的已经是现代人的脚步。这些石板的外表越来越随和、温婉,棱角都已失去,像磨损了边角的古籍,写满一页又一页的传奇。

顺着一条小巷走到尽头,登上几十级台阶,就站到了古运河的大堤上。运河水在静静流淌,虽然多日下雨,河水也不见汹涌之势。一条古老的河,由于见过太多,也许已变得宠辱不惊了吧。回头看镇子,许多屋脊已落在脚下。古镇的地势低于运河,这该是镇子得名的原因吧。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6)

天色已晚,那些饱经风霜的古宅,显出别样的景致。门前红灯笼,像在闪烁古镇的记忆。瞬间,清澈了我的心。灯光洒在亘古千年的石板上,默默地见证着石板曾经承载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石板静静地延伸着,连缀成通向新时代的路……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7)

河下古镇大图(千年古镇河下)(8)

作者简介:吴家胜,笔名,牧云,钢铁工人,江苏省淮安市五里乡人,爱好文学,书法。自2013年起,开始网络文学创作。诗歌、散文、散文诗散见于各类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