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宝宝发育的一个里程碑,走路走的好不好,学会走路时间稍微晚点,父母就会各种烦恼。我的宝宝怎么到了1岁了,还不会走路,是不是缺钙,需要补充什么吗?为什么我家宝宝走路有点内八,有时候会踮脚走路,需要检查吗?走路爱摔跤是不是感统失调,会不会影响以后读书?宝宝走路像小鸭子一样,要什么时候才能好?看的我愁死了。其实,民间还有很多关于学走路的误区,这些误区需要爸爸妈妈引起重视。今天,若兰妈咪就把宝宝走路有关的一些常见误区列出解答,如果没有提到的问题,也可以留言再一起讨论: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1)

误区一:宝宝越早走路越好

“呀,这个宝宝走的可真好啊,多大了?”小区的一个宝妈满眼羡慕的问。

“哈哈,我家孙子快九个月啦。小家伙发育好,6个月就会爬,这不,才八个多月大就会走啦!”孩子的奶奶满脸自豪的回答着。

“嗯嗯,我家这小子再过几天就一岁啦,到现在还走不好呢,你家宝宝这么棒,真是个小天才!”······这样的对话你一定不陌生吧,一直以来,多数家长都会把孩子的走路早视为聪明、身体好的表现,甚至作为孩子是否是天才的判断依据。可是,孩子会走路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从宝宝的运动发展规律来说,正常规律是7-10个月爬行,9-12个月独站,12-15个月才会独走,但是每个人的发育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的宝宝什么发育都比较快,比如翻身,爬行,站都比较早,那么宝宝早点走路也是正常的。如果宝宝还不坐做或者爬行,就开始学习走路,容易导致宝宝双腿无法承受全身重量,导致腿部变形,容易跌倒受伤的情况。

宝宝从学会站立到走路需要很长的时间,10个月到15个月都是正常范围,所谓的越早越好其实都是盲目攀比的结果。

温馨提示:爬比走更重要,建议妈妈们在宝宝7-8个月左右要让宝宝开始学习爬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到了8个月不会坐,16个月不会走路,最好到医院就诊。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2)

误区二:怕宝宝腿力不够,不让走

有些家长因为知道孩子过早站立行走对腿部发育不好,于是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让孩子走。

当宝宝已经会独自站立,会蹲下站起,可以控制摇晃的身体,甚至能扶着物品走上一阵,这些都是宝宝发出的信号,他在说:“我已经准备好迈出第一步啦。”但家长却还常常把孩子抱在怀里,生怕TA多走几步会累着。

其实家长的过度保护,并非真的对孩子好。想走不让走,不仅宝宝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0~3岁的孩子是通过身体来学习和记忆的,你限制了他身体运动发育,也就限制了其大脑发育。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3)

误区三:不学爬,先学走

爬行其实是宝宝动作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爬行需要手眼脚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要大脑的支配,所以爬行对宝宝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不爬先走的宝宝,小的时候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好,长大了一上学就能表现出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容易近视等等。千万别因为怕脏或者想要宝宝早点学会走路而放弃爬行,而应该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条件让宝宝尽情爬行。

误区四:怕宝宝摔跤,用学步带拎着走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学步带非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拎着宝宝走路,还不会让宝宝摔倒,同时也比较节省力气。但学步带也是有很多弊端的:

(1)、用学步带会让宝宝习惯被拎着走,因为在使用学步带的时候宝宝每走一步都是大人在使劲,容易造成习惯性踮脚,会导致宝宝的平衡性得不到锻炼。

(2)、在宝宝独站能力还不够具备的时候,就使用学步带,容易形成错误的走路姿势,养成走路前倾或者后倾的姿势,或者形成八字步。

(3)、学步带把会宝宝身体往上吊起来,对胸部产生压迫,影响肺功能,容易把宝宝勒伤。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4)

误区五:走路必备学步车

学步车是一种专门给宝宝使用的代步工具,它可以帮助宝宝学会走路,同时也具有一些娱乐功能。在很长时间内,学步车都被认为是学步神器。将宝宝放在学步车里,不仅不用特别照顾,宝宝还不会摔倒,更何况还可以练习走路。不过,宝宝在学步车上是通过依靠小车来挪步,并不是自己走的,容易让宝宝养成依赖东西走路的习惯。如果过早的用学步车,错过了宝宝学爬的年龄,对宝宝小肌肉锻炼不到,可能导致宝宝关节变形,反而欲速则不达。不仅如此,学步车对于宝宝来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宝宝在学步车里,脚一蹬就可以滑的很远,如果地面不平或者有楼梯,容易发生翻车或者翻倒等情况。

(2)、宝宝在学步车里,根本无法真正练习平衡感,学习走路技能,会导致宝宝学会走路时间反而更晚些。

(3)、学步车里的垫子,使宝宝两腿没办法真正站直,学步车不仅不利于宝宝学走路,还容易导致宝宝“O”形腿的产生,日后走路姿势也会出现异常。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5)

误区六:走好路全靠学步鞋

老一辈都说早学会走路的孩子更聪明,因此有的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也表现的更聪明,早早的就给自己的宝宝穿上学步鞋,要求他开始学习走路。其实过早的穿学步鞋对于宝宝来说并没有好处,可能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脚部发育。

宝宝学走路分为两个时期:学步初期和学步期,在不同的时期宝宝需要穿的学步鞋也是有区别的哦,否则会对宝宝的骨骼发育产生影响。约8-15个月的宝宝处于爬行初期至学步初期,开始尝试站立及学步,此阶段应多鼓励宝宝赤足行走,让足部直接接触地面,增强足底抓地感,培养平衡力。宝宝的小脚丫踩着地板,能很好的感知地板,有利于足部发育,还能益智健脑。

只有在宝宝学会走路之后,才是学步鞋登场的时候,而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光脚才是最好的选择。光脚的时候,宝宝脚部的神经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足底的肌肉,促进足弓的形成。为了避免足部受伤,应该给宝宝穿鞋底较薄或软身的步前鞋,可增加足底抓地感,保持平衡力。如果温度太低不适合光脚的话,可以选择底部有防滑设计的袜子,鞋底柔软,接近于赤脚效果的软底鞋,这样宝宝平衡敢更好!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6)

误区七:一见“X”、“O”形就焦虑

刚出生的婴儿多为“O”形腿,也被叫做“钟摆现象”。如果宝妈发现自己家宝宝有这样的情况,也不需要担忧。宝宝走路时候感觉腿弯弯的,是因为胎宝宝在子宫内就是属于蜷缩的状态,出生后双腿也是有点弯曲度的。2岁以前感觉宝宝腿有点弯弯的像O型腿是正常的。而后随着宝宝走路承重,又慢慢呈现出“X”形腿,这个阶段是2-4岁。经历钟摆现象后,宝宝6~7岁时会变回正常膝直的状态,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心。

另外,孩子初学走路时,踮脚尖走路、内外八字脚等异常步态,大多都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2岁之前自行矫正。如果2岁之后这些现象依然很明显,就需要前往医院做专业检查了。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7)

误区八:宝宝走路晚,赶紧补钙

走路早晚和宝宝整体的发育情况有关,与是否缺钙无关。对于学步期的宝宝来说,宝宝走路像小鸭子一样,有时候会踮脚或者摔倒,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宝宝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不够,随之年龄增长,情况会好转的 。

宝宝学习走路,总会碰到一些困难,摔倒是避不可少的。父母不要过度紧张,过于紧张反而会加剧宝宝对于学步的恐惧。我们要及时鼓励和表扬,耐心引导,当宝宝学步跌倒时候,及时给宝宝安抚鼓励,让宝宝有安全感。宝宝多走路时,及时表扬,让宝宝有自信心。

宝宝学走步(宝宝学步8个误区)(8)

宝宝学走路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练习的结果,作为爸爸妈妈要做的真的不多。看着宝宝用自己的努力慢慢站起来,摇摇晃晃的走向你,你张开怀抱接住他。从那一刻起,本能就会指引着宝宝一步步走得更稳定、更坚实。那么,怎么教好宝宝走路?

1、时间:大约在宝宝10个月后,能够独自站立,并尝试走上几步的时候,就可以训练宝宝走路。

2、扶走训练:可以让宝宝扶着墙、沙发、凳子移步,父母也可以在宝宝身后,扶着宝宝的的小胳膊,带动他往前迈步走。注意不能牵拉或者提着宝宝的前臂行走,这样容易造成脱臼。

3、放开手:父母可以蹲在宝宝前方,用双臂或者玩具,鼓励宝宝独自往前走。

4、少抱多走,多鼓励宝宝到处探险,注意清理家里的杂物和危险物品,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空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