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1)

整部影片呈现了多种镜像的表达,人物关系叙事以双生的形式呈现。各角色通过能指的不断转移,逐步在双生镜像前建构了主体。

除此之外,《情书》中多处镜像语言的出现丰富了人物角色形象,并且逐步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多处镜头语言的重合及对比,将镜像表达做到首尾呼应,清晰地呈现了主体异化过程与结果。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2)

第一次镜像重返是在雪夜,藤井树(女)因肺炎高烧倒下,爷爷等不及救护车的迟来,转身背着藤井树(女)跑进了大雪中,这是一部不断藏匿着死亡的电影,但在这里赤裸裸地描绘着死亡。

父亲和藤井树(男)的死和藤井树(女)的倒下达成了第二次死亡线索的交汇,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死亡符号。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3)

此刻所有人的痛苦全都是在场的。直接在场的爷爷失去儿子的痛苦,母亲失去丈夫的痛苦,藤井树(女)失去父亲的痛苦,以及没有在场的博子失去未婚夫的痛苦,全部都最真实地展现了出来。

在绝望地争辩后,爷爷背起藤井树(女)冲进大雪中,就像若干年前陪同父亲一样,一家人带着藤井树(女)一路跑到了医院。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4)

伴随着藤井树(女)的醒来,一切的隔阂终被瓦解。母亲释怀了多年来对爷爷的积怨,爷爷也摆脱了若干年前儿子死亡时的无力,以及对儿媳和孙女的愧疚。

如此,二人从上次父亲去世的严重创伤中被拯救了出来。

第二次镜像重返是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句:“你好吗?我很好。”整部影片一共出现三次这句对白,就像“情书”这一名词一样,承接了所有故事的发展。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5)

最初博子试探性的向小樽寄出的信作为起始,在这段追寻记忆的历程中明白了那段少年时光的爱不属于她,也明白了自己坚守的爱情本质不过是水中月的无限想象。在对死者记忆彻底探寻完成的同时,博子开始接受死亡的现实,放下重负从而释怀。

某种意义上,诸多拯救在这里得到了象征性的实现。通过另一个她(潜意识)的回答,博子终于达成了“遗忘”,卸下重负,接受了藤井树(男)死去的事实。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6)

博子最后冲向雪山的呐喊,呈现了其自我救赎的结果。与此同时病床上的藤井树(女)的低声应答与雪山博子呈镜像对比,即便她不曾正面见过博子,但也在点滴细节中发现了端倪,那是她在世界另一处的双生之花。此时,藤井树(女)的生命与其之前所遭受的缺失对象形成镜像对比,与此不同的是,藤井树(女)的生命伴随着那棵双生的树得以再生,那是她生命最初的印记。

“你好吗,我很好。”的呼唤不仅是对藤井树(男)的问候,更是对自我再生的感慨。她不断地重复着这句,向生命的源头追问着生命的本质,终在理解中得以生死重构。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7)

第三次的镜像重返是那本沉睡多年的《追忆似水流年》。当这本书再一次递到藤井树女的手里时,便与当初藤井树(男)离开前将此书交付给藤井树(女)时的场景相呼应,此时镜像重现。

一直以来,藤井树(女)总是视而不见的,藤井树(女)不仅仅在与博子相遇时“视而不见”,对藤井树(男)的暗恋也是如此。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8)

在她眼中,“藤井树爱藤井树”的故事不过是中学时期一段并不愉快的回忆,她选择将其封锁在记忆深处。直到博子一封“情书”的到来,解开了藤井树(女)回忆枷锁,她才慢慢回忆起藤井树(男)的旧影。

博子在最后的信中提醒了藤井树(女),那段被迫隐藏的回忆的真相。藤井树(女)看着借阅卡上的“藤井树”,又看到了背面的画像,契合了博子在最后一封来信中的猜想。虽然迟到的领悟到自己曾拥有的爱情,但此时,她终于看到了“自己”。藤井树(女)在那本书中完成了对自己青春的重构,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爱过。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9)

电影《情书》中,“情书”这个概念富含深意,它最初指代渡边博子寄给藤井树(男)的、寄往天国的思念。

这封本不期待受到回应的“情书”阴差阳错而又冥冥之中的到了藤井树(女)的手里,在疑惑和渴求中演变成两个女子间的书信往来,但它依然可以称为“情书”。

这些来来往往的信件,寄托了博子对故人的怀念、对往事的追求,同时作为博子情感的支撑,让博子得以回味恋人的过去。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10)

同时,来往的“情书”也在缓缓倾诉着多年前那份青涩朦胧、无果而终的暗恋。影片在最后翻出了“情书”的另一载体——那张静静地躺在书中的借阅卡。

卡片上的“藤井树”三个字以及背面的那幅素描,是一封真正的埋葬在过去回忆中的情书。若干年后,原本的故事主角再也无法相见,但这句无声的告白,承载着少年少女的心事,兜兜转转,物归原主。故事最后,藤井树(女)和同名藤井树以共生的结局收尾了想象,终与现实合二为一,回归本真。

电影情书所有人的表现(镜像重返与创伤治愈是如何表现的)(11)

剧中的双生人物依托着不同形式的“情书”实现了在无限镜像世界中的自我救赎。

几次镜像重合所呈现的内容及意义是相互交错的,每一部分都衔接着下一段落的叙事,但都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生死的重构,影片将几对双生人物和其他人物的成长过程勾连成线,将所有重生的意义糅杂在一起,完成了所有人的自我救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