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过去了,与曾经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小旋风(昵称),如今各居天涯,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里。然而彼此间的交往依然,友谊如故。这一切,都缘于自驾旅行途中,在新藏线千里无人区的一次邂逅救助。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1)

五年前的7月下旬,我们一行三车12人自驾进藏,沿青藏线到达了拉萨。然后继续西行,辗转抵达了阿里行署所在地狮泉河。休整一晚后,踏上了举世闻名的新藏线去新疆。与小旋风的邂逅求助,就发生在号称千里无人区的“死人沟”一带。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2)

那天天不亮离开狮泉河,翻过梅拉梅达坂,游览班公湖,中午时分到了界山达坂。按照计划,今晚将夜宿三十里营房。由于发生了邂逅救助小旋风的意外插曲,原本的计划全被打乱。

翻过界山达坂,走过西藏境内的泉水湖边防检查站,进入了新疆地界,也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无人区。其中有一段长达180公里的无人区,正是传说中的“死人沟”。“死人沟”山高路险,空气稀薄,路况坎坷,几乎寸草不生,荒凉悲怆。相传解放初期一支进藏部队经过这里,因严重缺氧全部死亡,“死人沟”因此得名。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3)

正行驶在传说中的“死人沟”,忽见前方戈壁沙漠上有一顶三角帐篷,帐篷前有辆山地车,一看就知道是骑行驴友在宿营。开始并没有引起注意,可走出几十米后,车上的老尹冒了一句:“刚才那帐篷上写着‘SOS’,不知道啥意思。”一听“SOS”,我当即明白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求救信号。于是问老尹:“真得看清上面写着SOS’?”老尹说:“没错。”于是我二话不说,调头开了回去,上前查看。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4)

到了帐篷外问:“有人吗?”没有人回答。于是掀开帐篷帘,看到里面躺着个人,脸无血色,胡子邋遢的,身上裹着条军毯,能看出是个年轻人。我说:“您好!”那人一动不动,没反应过来,立刻感到情况不妙。因为听说,在号称千无人区的新藏线上,常有穿越者遇难情况发生。路边偶尔看到的石头堆,或者摆放有祭品,就是穿越遇难者的见证。于是我把手放在那人鼻子上试了试,有气,很微弱。又大声说:“小伙子!小伙子!醒醒!”连喊了几声,又推了推,躺着的小伙儿终于醒了。睁开眼睛看了看我们,想说什么好像说不出来。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5)

我看小伙儿嘴上起泡,连忙拿来水壶,喂水给他。小伙儿“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弱弱地说了声“谢谢”。我问小伙儿:“你怎么一个人躺在这里?怎么回事?”小伙儿有气无力地说:“实在骑不动了……才……。”这时,队友中的退休医生张梅过来,给小伙儿做了简单检查,说:“烧得厉害,应该是营养缺乏加风寒所致,需要救治,吃东西。”

驴友徒步遇到蚂蝗(与驴友小旋风的患难之交)(6)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无人区里,打120或者向外界救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决定,对年轻人伸出救助之手。

(未完待续,请关注下篇《无人区的一次助人为乐,结下了一桩不解之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