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开始收集钱币,故事很平凡,时间过去几十年了,有些细节都忘记了,慢慢整理思绪,想到一点就把这一点写出来吧: [一] 大概1993年的时候,星期天金华青山弄邮票市场,下火车就直奔目的地。在市场入口的一个邮票地摊上,我一眼就发现一张红颜色的民国纸币与众不同,立即弯腰拿起它问摊主多少钱,摊主玩邮票很精明,对民国纸币一窍不通,随便开了个让我兴奋的价:8元!我二话不说,马上付钱。惹得二位同行玩友眼睛发直,非常羡慕,夸我眼明手快。我当然很自信,这是十几年练下的“内功”,常人是不能体会的。写到这里,各位就会疑问,是一张什么纸币啊?告诉大家:中央银行民15年十元通用大洋票加盖“四川兑换券”品相8成。 [二]2004年在金华古子城古玩市场,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把各个临时地摊上的纸币扫描了好几遍,没有发现有需要的品种,于是就到固定柜台上翻翻各摊主的纸币册。一会儿,就在一本册中找出一张纸币,这纸币品相6成,颜色已经退淡了,但是它仍然让我心动,考虑到固定柜台的摊主对纸币比较懂行,所以也不抱很大的希望,我试着问价,答案还是让我兴奋:5元。我毫不犹豫地付款拿下。这张纸币与[一]故事中的纸币是“兄弟”:中央银行民15年五元通用大洋票加盖“四川兑换券”,只是品相差了一些。 [三]2002年在金华古子城市场,也是星期天的上午,我逛遍了地摊,就到街边店面转转,走进一家钱币店,店主是金华的钱币老玩家,1984年曾经在我居住的城市举办过个人钱币展览,当时我还向他买过一些“垃圾版”的明清钱当宝贝呢。他开始转行玩木雕,纸币处理得差不多了,我还是在一堆杂品中发现一张纸币,它是“江西省财政厅定期流通券一元”,品相7-8成,我问了价格,他开价20元。因为我知道他是纸币行家,所以我还是装装样子还还价,不料,他说:这票是前几天一个江西老俵送来的,共有三四张,现在就剩这一张了,你20元拿去吧,不要还价了。我又高兴又懊恼(高兴的是价如此低,懊恼的是我怎么不早几天来把它全买下),付钱走人。回家查一下资料,在吴筹中的书中有这纸币的记载,不过,吴的书中只记录民15年发行的一种,而我这张是民14年发行的,这又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四]1994年,具体时间我记不起来了,本省遂昌县的一位泉友在一本泉友通讯录上知道我的通讯地址,他写一封信给我,信上说他有2枚钱币要出让,问我要不要,并夹了一张钱币的照片。我回信说我有兴趣,请他开价。过了几天,我收到他的一封挂号信,我拆开一看,里面有一枚大铜钱和一张纸币,这使得我目惊口呆!这枚大铜钱是“崇祯通宝背寿字”钱,这纸币是:清光绪21年台南官银票十大员!他的开价分别是:80元和200元。我仔细查看了这铜钱和纸币,确定无疑问,马上从邮局把280元汇款给他。直到现在我仍然思念这位遂昌泉友(从此就没有联系了)
[五]1995年的一个星期天,在金华的青山弄邮票市场,当时我主要是玩纸币和古钱,对铜元没有什么兴趣。可就在一个地摊的钱币册里,看到一枚小铜元非常漂亮,禁不住拿出来看一看,原来是安徽省造(宝安局,后来查书才知道的)光绪元宝当五铜元。品相非常好看,文字和龙鳞一点都没有磨损,原光未流通品。收藏的感觉使我动了买下它的念头,我问摊主什么价,摊主开价150元,我当时不懂铜元的行情,就凭感觉还价:100元。经过一番磨嘴皮,摊主同意,我100元把它买下。回家翻书,发现这钱还真的稀少,十分高兴。 [六]1996年在金华青山弄邮票市场,也是某个星期天上午。那时候一版人民币比较热,民国纸币停滞,我随潮流买进卖出一版币,但也不放弃对民国纸币的寻求。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摊上,发现一张中国银行民31年一千元票,品相7成,开价100元,我买了下来。摊主他说家里还有一些民国票准备处理了转玩人民币,于是我和他约好下午就到他家里看看。中午乘火车回家,匆匆吃完午饭就骑自行车直奔他家里,在一大堆民国纸币中我赫然发现2张全新连号的中国银行一千元券!我强按住激动的心情问价,他说:我那张品相不好的一千元票100元你拿去了,这2张品相好的贵一些,就2张250元吧。我回答:250这数字不吉利,少一点就240元2张吧。于是这笔生意毫无悬念成交了。末了,应他要求,我把他那堆四大行普通品种纸币全扫下来,品相8-10成,种类和版别也比较多,一共有500多张,算2元/张。最后我总付了1300元把这批票全买了。
[七]1994年,一位歙县的通信朋友寄来一份藏品出让目录。目录上的一个纸币品种我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写信与他联系,双方交易多年,虽从未见面过,但彼此信任程度很高,他接到信后,马上就把我要的纸币挂号先寄来了。纸币一共有2张,同一个品种,是“民31年中国农民银行(屯溪)本票一元”,纸质是牛皮纸,印刷简单,但是很稀少比较珍贵,他的让价是450元/2张。我收到货以后按惯例就应该当天汇款的,但是我那时候资金非常紧张,工作收入少,又带家糊口,实在拿不出这笔钱。所以我在回信确认让歙县朋友寄这纸币的同时,我又发一信给云南的一位泉友,告诉他我目前有一张这样的纸币,价是450元,如果需要就汇款过来(我想玩一下空手道)。结果异常顺利,在收到歙县寄来的挂号信的同时,邮递员也交给我一张从云南来的450元汇款单。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当天把其中一张纸币放入信封,去邮局用挂号寄给云南的朋友,把云南的汇款取出,同样的金额又汇款给歙县的朋友。等我办完上述事情,回家再拿起剩余的那张纸币时,心中又庆幸又感激。这张农行屯溪一元本票,我收藏了好多年,我还以它为研究主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安徽钱币》刊物上。
(网上转的图片)
[八]2006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6点)去金华古子城市场,在一个丽水人的地摊上有一叠民国纸币。品种基本上是“垃圾”,我翻了翻,发现一张浙江地方银行节约建国礼券二元票,试着问价,摊主估计不懂民国币,说这堆纸币不管什么品种都是100元一枚。我一手拿住这枚纸币不放,防止旁边围着的几个人“抢购”举动,一方面还价,好不容易还价到70元成交。之后,我把它拿到我熟悉的一个钱币店主面前去“显宝”,不料他一把抓住这张礼券不放,说不管我什么价进来的,他出500元让给他。我一下子急了,连忙说是我的专题收藏品种不出让的,“强行”从他手里抢了回来,放进皮包回家了。 [九]1995年的某一天,在金华青山弄邮票市场上,一二版人民币和古钱银元民国纸币大行其道。铜元比较冷清,老徽章更是几乎无人问津。临近中午快收场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地摊孤零零地摆着,没有顾客,一位老者守着摊位。我好奇地走过去,拿起钱币册子一看,原来里面不是钱币,而是插得满满的各种徽章。我对徽章不太了解也没有收藏,但我发现册子中有一枚徽章有点特别,它不是平常的圆形的,而是椭圆带环的,我拿出仔细一看,是一枚银质章,上面写着“浙军光复南京纪念章”字样。我对历史有偏好,知道辛亥革命时期,浙江派军队帮助江苏革命军攻打南京的一段史实。所以就对这徽章发生兴趣,于是决定买下它。老者见我有意要这章,开出了当时的一个“天价”500元。我当然不接受这价,因我知道徽章属于冷门,此时没有人会来与我竞争的,于是慢慢腾腾和老者还价,摆出一种随而不便,欲说还休的姿态。价格从500元一路下滑,在280元的价位时,老者不让了,说这些徽章是他多年心血,本想传于后代,可是家人不感兴趣,就拿这里来卖了,280元是最低价了,否则就拿回家不卖了。话到此,也就没有必要再还价了,我“忍痛”付他280元把章买下了。回家仔细翻阅一些书本,结论与我的判断相符,是颁给当时参加南京光复战役的浙军将士的,而且存世很稀,感到非常高兴,有一种胜利的成就感。这徽章一直保存至今,期间有许多收藏朋友有意求让,甚至出价近万元的,我都没有答应,因为承载着乡土历史的物件,我都觉到要特别珍惜。
2009年5月22日《黄山日报》刊出此文。
[十]2003年金华古子城古玩市场,那时的地摊上不光有各种各样的古玩,旧书古籍和纸质杂件也很多,我除了收藏钱币和一部分古玩以外,对古籍旧书纸质杂件非常感兴趣。当时许多机关单位学校的图书馆清理藏书,大批的民国旧书和部分清刊本当作废纸处理,流入古玩市场。再则皖南农民也携带大量的古书和纸质杂件(徽州文书)前来金华市场摆地摊。一时间古旧书占据了大半个古玩市场,买卖交易非常热闹。在收购纸质杂件方面几无人能出我之右,收获颇丰。有一个星期天,我在一个书摊上浏览,先是找到一本民国甲子年(1924)金华县署出版有关水灾接济情况的“征信录”,我问价,书摊老板是本地人,出于对本地文史资料的“关切和爱护”,他开100元的价(当时一般民国书价仅10元以内),而且是不二价。正在僵持之间,我看到几本书下面压着一张纸,抽出来一看,是张民国的毕业证,我正要问价,书摊老板先发话,这样吧,这张纸送给你,这本书(征信录)你拿去,总共算100元。我大喜过望,连忙付钱。原来这张毕业证是民国15年金华阜长商业学校签发的,毕业证上贴有三张一角面额的“中华民国浙江印花税票”,品相完好直三连张,销戳清晰,这可是较少的税票品种啊。回家查了一些书,《金华县教育志》上记载“阜长学校”系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当时税法,毕业证上应该贴3角的印花税票。
#*—我的十个故事到此告一个段落,其实我在收藏过程中的故事何止十个百个,但是被拣漏的事故也很多并且不少。一般来说,时代的进步,拣漏概率不会像以前一样频繁,然而,机会永远会惦念着有耐心有准备有学识有财力有运气的人。就看你我他能不能够感应它,在日常的收藏经历中再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重现被幸运眷顾的那一段灿烂瞬间!(旧文重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