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精神世界(残酷笔触的温情书写者)(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爱情。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东野圭吾用天才般的笔触在人世间划了一条道:一边是罪,一边是爱。一边是黑,一边是白。一边是冷入骨髓的残酷与罪行,一边是暖沁人心的爱与温情。

东野圭吾其人

1958年2月,东野奎吾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之后在日本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并进行推理小说的创作。

1985年,27岁的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这令他创作信心大增。随后,他毅然辞职奔赴东京,走上了专职写作的道路。但此后的十年,东野圭吾的作品一直备受冷落,无人问津。直到1996年《名侦探的守则》出版畅销,东野圭吾才重新受到关注。

在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成为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凭着精彩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东野圭吾的作品风靡一时。如今,东野圭吾早已跻身最畅销作家行列,每每有新书出版必会登上畅销榜,收获大量拥趸。

东野圭吾的精神世界(残酷笔触的温情书写者)(2)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写小说不花钱,而且可以边工作边创作;如果能得奖的话,说不定会有大笔稿费进账。”某天,东野圭吾在书店中偶然看到江户川乱步奖的参赛方法,抱着“出名了说不定可以回大阪买房”的想法,马上奔向文具店买了稿纸,立刻投入了小说的创作。

东野圭吾想成为小说家的原因似乎有些随意与俗气,这样的理由似乎会被现实瞬间摧毁成齑粉。但事实上,因这偶然一念,东野圭吾便在写作路上走了几乎一生。

“每天都在数今天写了几页,怎么也达不到乱步奖规定的最低350页稿纸。”东野圭吾初次试水其实并不成功,生涩的创作状况也一直持续着,一直在自传里打趣说“男人应该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的东野圭吾,虽遭受不少冷遇,却也一直没有放弃创作。

所幸在1985年,他终于凭借《放学后》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但是此次获奖仅如一粒小小石子,投入幽深的古潭里,虽有微波荡漾却终归沉寂,而这一沉寂,便是十余年。之后十年里,东野圭吾创作的一大批作品面临“几近无人购买”的困境,也未能再抱得大奖,被人戏称为“被江户川乱步奖讨厌的男人”。

抛却今日荣光,细数昔日心酸。从无人知晓到与村上春树齐名,从昔日无人问津到现下的“畅销天王”,东野圭吾一路走来,历经坎坷。

曾租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里写作,上厕所要跑到屋外去,屋里会有蜈蚣来光顾,更糟糕的是,自己仿佛“被读者抛弃”。东野圭吾在自传里回忆道:“为了使销量好看一些,我走遍东京各主要书店,在每家店里都买两本,转一圈下来,书包比哑铃还沉,带子都差点儿断掉”,然而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杯水车薪,销量并无好转的迹象。

同时,各类奖项也连续给他泼了好几盆冷水,《大学城杀人事件》先后入围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随后又接连落选。“候补”这朵乌云始终笼罩在东野圭吾的头顶上,也因此被人戏称为“万年候补生”,他自己也不免同感自己在评论家们心中犹如草芥,不值一提。

虽然历尽辛酸,但正如他所言“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实都是命中注定,是为宿命”,他安于这样一直写作的宿命。东野圭吾并不后悔专职当小说家,正因这个选择,他“获得了自己一个人也能活下去的自信”,抱着这样的信念,他愿意一直沉浸在创作之中。

东野圭吾的精神世界(残酷笔触的温情书写者)(3)

理性叙述下的温情赞歌

理性是推理的永恒主题。推理小说似乎总是冰冷并且残酷,无论是精心策划、伺机行凶的凶手,还是沉着冷静、抽丝剥茧的侦探,都使得小说如同一道精密完美的公式,一场以理性为主菜的盛大飨宴。

东野圭吾的小说向来以严密精巧的推理著名,但东野圭吾也在访谈里讲到:“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带给读者更多的东西,比如人性的独白,比如社会的炎凉。”创作者应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游戏,所以在其冰冷理性的文字之下不乏感性,而残酷凶狠的推理也掩藏着爱与温情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和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这是《嫌疑人X的献身》里主人公石神的一句经典台词,典型阐明了故事本身:一场因为爱而近乎完美的犯罪计划。事实上,这句话更恰当地形容了东野圭吾的作品本身——残酷与温情得到了极致的融合。

残酷冰凉的《白夜行》里有亮司对雪穗极致的守护,亮司是雪穗的光,雪穗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在感性与理性的对决中,东野圭吾更愿意用感性去救赎理性不能触及的人性。

东野圭吾的精神世界(残酷笔触的温情书写者)(4)

《白夜行》剧照封面

与《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不同,《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完全的“温情之作”,不是推理小说,却更扣人心弦。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将烦恼写下,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杂货店的主人浪矢爷爷用温柔的方式认真地解答那些投寄过来的两难选择。浪矢爷爷曾经跟儿子说:“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写信的人们如同迷途的羔羊,手中持有地图却无心去看。浪矢的温柔解答、善意提醒,使人们内心获得幸福与安稳,因此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东野圭吾以其充满象征性的温暖笔触抚慰了无数的人,人生岔路口上迷茫的人们都梦想着:在僻静的街道旁,伫立着一家解忧杂货店,不需要多么起眼,里面守候着浪矢爷爷,能为自己开悟解惑、找回人生的方向。

其实,东野圭吾也正如“浪矢爷爷”,利用这本书为书外的你我揭开人生迷雾,解读真谛:手上的地图若是白纸,毋须害怕,“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所以,你若正处迷茫,不妨也借着这句话鼓励鼓励自己吧。

东野圭吾的精神世界(残酷笔触的温情书写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