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1)

今天编稿,读到大黑先生的《谷雨桐花》,有那么一丝淡淡的美好,又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忽然就勾起了我淡淡的回忆。

我的故乡锣岗坝乃至整个大三汇,小时候大约最不缺的就是油桐树了。漫山遍野,田边地角坎上崖边,几乎有土的地方就有油桐树。

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2)

油桐树在我们老家就叫桐子树。每年清明至谷雨前后,寒潮如期而至,这就是冻桐子花苞苞了。清晨,赤着脚,踏着春寒,我们去看桐子树花,漫山遍野的,一树树,一簇簇,一朵朵,雪白中泛着淡淡的铜红,美得令人心颤。拾起一朵朵来,拿在手里欣赏,但不能凑近闻——否则会浓得打头。所以桐子花宜远观不宜近玩。

我们小时候是不怎么珍惜桐子花的,总是随拾随丢。因为它太普遍了,花瓣铺地,水里泥里到处都是。

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3)

桐子花不像梅花、李花、桃花、梨花那么沁人心脾,也不像菜花那样浓烈芬芳甚至可以吃,但我也说不出那种味道,反正有点儿夹生,不待人亲近!尽管如此,但桐子花开的季节,你能深刻体验它的热烈与浓郁,它的明艳与壮观!

桐子花是很霸道的,花期长,花朵大,大过桃李梅梨的任何一个品种。当大簇的花谢去,桐叶才开始长出来,桐子才开始结出来。那些桐子,一旦诞生,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个菱形的果,苍翠欲滴,生机勃勃。如果你胆敢伤害它,它一定把你的手脚、衣裤弄得黏黏糊糊的,让你只想远离它,从此不敢轻易招惹它。我们小孩,什么果子都可以摘来玩,唯一不轻易摘桐子来玩——因为这家伙很不好玩儿,动不动就沾手,干了洗都洗不掉。

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4)

桐油当时在农村有着广阔的用途,无论是点灯,油农具家具,还是修房造屋造船,无不用到它。用它涂抹门窗、柱子,蛀虫绝不啃食;用它油漆水桶粪桶提盆脚盆拌桶木船,绝不浸水也不漏水,神奇吧?现在很多高档涂料大约也不及它经久耐用!

当然,桐油是不能炸油粑粑吃的,否则有你好受的。据说我们那里一家人误用桐油炸粑粑吃,结果把黄胆水都吐出来了,简直死去活来。但我不大相信这个故事,总觉得像编的。桐油的味儿跟清油的味儿区别有多大,我三岁时就能分辨出来!

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5)

但桐子叶又另当别论了。桐子叶在大三汇,有很多的用处,可以用来炕桐子叶粑粑、盖醪糟等等。把麦面、玉米面用桐子叶裹起来,蒸或炕出来,都清香清甜极了,是那年月极好的美味。当然,桐子叶上的八角钉也是很厉害的,一旦被“钉”一下,保证又痒又痛起很大的包。我小时候对这家伙是又怕又恨,总要千方百计弄死它。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桐子叶是无毒的!

后来,随着陆运的兴盛水运的衰落,木船被汽船和机船替代,农具、家具的涂料被油漆更新,桐油渐渐被搁置与淘汰,油坊渐渐消失,桐子渐渐不值钱,油桐树也渐渐被砍光了。本来春天可以随处看见的桐子花,再难看到了。

前年我与王忠英老师去三角寨春游,不期然看到了几株小小的桐子树,不由得惊喜异常——想不到这荒野里还能看到桐子花,真是太奢侈了。

万亩桐花开如雪惹人爱(桐籽花开淡淡香)(6)

人类总是这样,当我们拥有并随处可见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不会去珍惜的,只有当这些东西已经消亡或濒临灭亡时,我们才会又千方百计去寻找它、保护它!这大约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吧?

本文的标题,原本是渠县在南方曾经一位很有名气的乡土作家熊生泉的小说用过的,他的另一篇小说是《日子就像水划子》。我当时在《佛山文艺》看到这些小说时,惊为天人。这些小说全部以渠江领域的地名与故事为题材,优美而忧伤。我回渠县之后,终于打听到这位作者的下落,原来在东安一所学校当教师。我给他打电话过去,他说他早已不写小说了。过去的作品,一件也没保留下来。我唯余一声叹息。我忽然想起我青年时期的另一位东安文友肖吉平,那时给我很大的鼓励。前年我通过刘强打听到他消息时,他早已放弃写作,而今不到六十岁,竟然连微信都没使用!人生,有时竟至于无语。平生很多事,就像记忆中的淡淡桐子花,只能梦中再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