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阿谀奉承叫做“拍马屁”
“拍马屁”是讽刺不符合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那为什么奉承讨好别人便是“拍马屁”呢?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顾名思义,“拍马屁”就是拍马屁股的行为。关于它的来历,有三个说法,但都与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关。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善于游猎;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更是骁勇善战,横扫欧亚的很多国家。蒙古人以家有骏马为荣,所以谁家养了一匹好马,周围的邻居都会前来观看,很多人忍不住就会在马屁股上拍上一拍,然后称赞一番。
另说认为“拍马屁”其实是两个蒙古人牵马遇见,会互相拍一下马屁股,表示尊敬或打招呼。还有人认为蒙古族的好骑手为了骑乘烈马,会事先在马屁股上拍拍,以示亲昵或让马感到舒服,然后才跳上马背。这些说法都颇有道理,可见“拍马屁”在蒙古人那里是“示好”的一种表现。蒙古人统一中原后,“拍马屁”一词不胫而走。后人用此词比喻人不顾实际地阿谀奉承、讨好他人。
“闭门羹”是一种什么“羹”
“闭门羹”常用来比喻被委婉地拒绝。求人办事,对方不回应或者避而不见,关闭大门,你只能待在门外,便是吃到“闭门羹”了。这“羹”为何物,背后又有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羹”在古代是指羊肉汤,后来粮食、蔬菜、水果也可做羹。如我们今天吃的粟米羹、莲子羹等,现在人们把普通的浓汁食品也称为羹。“闭门羹”一词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据说在唐朝,宣城女子史凤乃一代名妓,不仅姿容绝代,才艺更是无人能比。比如她曾作诗《锁莲灯》:“灯琐莲花花照 ,翠钿同醉楚台巍。残灰剔罢携纤手,也胜金莲送却回。”于是便有很多男子慕名前来,希望结交。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遂愿,因为此女立下规矩,要求相见者必留诗一首,满意才见,如果诗文不好,则被婉拒以“羹”。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凤的“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的代名词。
“冷板凳”是什么板凳
生活中,人们常称那些不被重视的人为坐冷板凳。那么,这个“冷板凳”究竟是种什么凳子?为什么人一坐上去就要受冷落呢?
“冷板凳”一词源于梨园行。在戏曲行当里,有演戏的,还有伴奏的。通常演员在台上演,伴奏者坐在下场门侧,被幕布遮掩着,观众基本上看不到敲锣打鼓的人。整个戏曲跌宕起伏,除了靠演员的唱念做打之外,锣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烘托渲染作用。如果场上只有演员清唱,显然气氛不够热闹。因而,人们以锣鼓班坐的长条板凳来指代敲锣鼓的人缺场,将冷场的清唱称之为“冷板凳”。后来,人们取“冷板凳”的引申义,将那些受冷落,不受重视的人称为“坐冷板凳”。
涨知识了吗?还想了解更多,记得关注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