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雨》

唐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译文:

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赏画Ⅰ明 ·谢时臣 溪山雨意图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1)

明 谢时臣 溪山雨意图

此谢时臣画溪山雨意,烟姿雨态,不在于境,而在于笔墨之中。且明人作雨景,多法米氏父子,此则一仍吴门旧法,但从墨汁淹润中得雨意,桥上擎伞人不过一点缀耳。此图用笔尽弃谢氏平日霸悍刻露之习,别有一种温和淳厚之趣弥散画面,故佳。

谢时臣,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十一岁时尚在世。工书法,长于隶书 。擅山水 ,师法吴镇、沈周,稍作变化,兼有“浙派”和“吴门派”笔法,风格独特。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无不精好。又作 山峦重叠 ,高耸险峻 ,笔墨 或细密苍劲 ,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

题识:樗仙谢时臣写。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2)

《溪山雨意》中山势挺拔,浮云缭绕,山体看上去相当霸气。这样的气势,不像江南画家的手笔。在用墨方面,淡墨水笔,皴染有度,这又是承袭自五代的南派标准技法。谢时臣画的山介于南北之间,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那种。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3)

整幅作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近景是五代名家董源的风格,中景和远景是典型的元人笔墨。由于画中烟云描绘精彩,让景致过渡自然,忽略了风格上的小小差异。谢时臣一方面表现出来雨中青山的润泽之美,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江南草木繁茂的华滋之美。两种风情的美交融在一起,就有了这幅雨景山水,让人百看不厌。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4)

谢时臣在画中保留了浙派山水的传统,增加了一个故事性细节。溪桥之上有人冒雨出行访友,书斋中的隐士默默等待。这样一个等候知音的细节,让山中的风雨不再令人烦恼,毕竟没有什么能够影响到恭候朋友的好心情。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5)

谢时臣的传世作品不多,但能够画出山的雄伟气势。在明代,这样的江南画家少之又少。可见,画家的创作风格不能全凭地域划分,江南也有豪情满满的画家。

观山观景观日落下一句(看诗画接下句野旷天低树)(6)

今日问答:

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一诗作《宿建德江》。其中有一句:“野旷天低树”,请问它的下一句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