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连续四年登上春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何连续四年上春晚)(1)

每年备受关注的春节联欢晚会,近四年持续推出一档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小品。2018年的《提意见》、2019年的《演戏给你看》、2020年的《走过场》、2021年的《大扫除》,这些小品节目的播出,引起了不少观众朋友的喜爱和深思。

(一)2018年的小品《提意见》。该小品不断讽刺了某企业的领导“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更是通过厨子坤哥“关于落实上级关于严禁酒后驾车的会议、关于落实厂里、处里、食堂等不同层级严禁酒后驾车的会议的会议一大段贯口,以及要求分别写一千字、两千字、三千字、四千字的会议心得体会,讽刺了企业内从上到下的形式主义作风。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永远来自生活。这一小品艺术性地反映出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脸好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和“只开会不落实”的形式主义,都必须坚决彻底整治。

(二)2019年的小品《演戏给你看》。该小品深刻鞭挞了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干部“演戏”,不仅寒了困难群众的心,打了“演戏”干部的脸,更是丢了为民造福的情,干群关系只会渐行渐远。小品中的村主任拿着危房改造款当要挟条件、安排专人给检查组“演戏”“巧”立条件操纵选举等等,都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典型事例。比如基层干部贪污侵占、优亲厚友等行为依然没有绝迹;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屡禁屡犯;平时工作不走心,不深入,一门心思放在如何应对上级检查、怎样做”政绩“上;在基层选举中动歪脑筋,威逼利诱甚至利用黑恶势力把控基层选举等“招式”用尽。

(三)2020年的小品《走过场》。该小品针砭时弊,直击社会最痛处。一开始塑造了一个看似正直的马主任,她不让保安为应付检查而刷墙,而后却让已经病好了的员工为应对领导检查装病,振振有词地说“领导没来看望,你的病怎能好呢”。接着塑造了一个看似爱民的郝科长,他一开始对假装的病人嘘寒问暖,而后却开始走过场,暴露出“郝科长有心了”的真实面目。就在此时,剧情发生反转,郝科长的上司没有继续走过场,向郝科长郑重宣布,经过前期调查,你表态多、调门高,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这里没有你的位置了,等待处理吧。

(四)2021年的小品《大扫除》。该小品由一场迎春大扫除引出,整天把“格局”放在嘴边,在背地里讲究“会说话”和“悬空坐姿”的岳副主任,是个形式主义的“集大成者”,他为了得到新厂长的赏识,想通过刷外墙甚至造音乐喷泉,来让厂子“焕然一新”,并要求部门所有员工写《为大扫除叫好》的体会文章,下足了表面功夫,却没把心事放在实事上。然而,“缺心眼儿”的仓库管理员孙师傅因刷内墙造成油漆不够、临时拼凑体会文章,与岳副主任和新来的厂长之间误会不断,笑料包袱由此频出,大胆讽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让不少观众笑过陷入思考。

一向条件苛刻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何连续四年安排有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小品节目?究其原因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深恶痛绝。这样的节目,既让观众喜爱收看,也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极大危害性,然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总是像硕鼠般游而不离,令人十分反感和厌恶。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原本联系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带来的危害极大。我党历史上有一个典故“耿飚之问”,讲的是已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重返曾经战斗过的陇东某县。晚饭后,他所住的招待所外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耿飚随后召集省地县的干部谈话,他不批评,不责备,却讲了50多年前,他任副旅长的三五八旅就曾驻扎这里,当年一个战士损害了当地群众利益,旅部决定按律正法。老百姓知道后,纷纷为这个战士求情,哭着说共产党都是好人,饶了这个战士,让其戴罪立功,上前线多杀几个鬼子吧!最后他只得流泪接受群众的请求。讲到此,他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罪,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典故“耿飚之问”,问出了几十年来党群干群关系的反差。这样的反差是何种原因导致的?重要原因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其中主要病因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表面化,其突出表现一是官气十足。在工作时不是琢磨如何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分内之事,而是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漠不关心,不懂得“足寒伤心,民寒伤国”之理,民情不明,民情不查,习惯于高高在上,庸政懒政,习惯于拉帮结伙,只顾圈子利益和山头利益。这样习惯下去,把党的政治纪律虚置化,把党的政治规矩边缘化,把维护政治秩序混乱化,把维护群众利益空心化。二是对群众的诉求该回复的不回复,该解决的不解决,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使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蜕化,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的“油水关系”,把调研民情、考察实情变成像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点水关系”,把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变成当需要群众之“水”时,就跳到“水”中去,满足了其利益需求后又跳上岸的“蛙水关系”。像这样的党员干部一旦犯事,人民群众肯定不会为其求情。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总是游而不离。人民群众痛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将之形象地比喻成游而不离的硕鼠。硕鼠经常活动在村后山丘里,长得毛茸茸、油光光的,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在山丘四面坡上游来游去,糟蹋庄稼不肯离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正如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因此,我们要坚决彻底地“灭鼠”,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硕鼠游不动、早离开。首先要以今年以来两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其次要紧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是抓党风建设的关键少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具有行为示范和导向引领作用,必须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体突出出来,切实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全党的作风好转。最后还要抓好督导问责。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持续深入营造高压严管态势,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特别是利用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和工作作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禁令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强震慑,以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


作者:瞿兆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