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两人第一仗战争性质差异。仅仅做了简单的胜败总结,就断然说将领的行与不行,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自然难以信服。但韩信比赵括强却可以通过人生经历和临场部署看出一二,韩信军事能力的确强于赵括,但评价的标准绝对不是两人胜败的第一仗!而是两人的具体表现。

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一步登天官拜主帅)(1)

两人第一仗分别是长平之战和出蜀之战。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决定生死,赌上国运的一场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达到80余万,战争历时三年。秦为进攻方,赵为防守方,最终决战之前,白起为秦军将领,廉颇为赵军将领。决战发生时秦军将领为白起,赵军为赵括。从整体实力上来说,秦军实力略强于赵军。长平之战三年的时间内,廉颇所采取的策略一直为防守策略,坚壁清野坚守不出。虽然赵王数次责备,令廉颇进攻,廉颇依然坚持防守,虽然不能取得战争胜利,却很难失败。赵括代替廉颇执行赵王进攻策略,然而由于经验不足,被白起用计打败,最后赵括殊死反抗,秦军伤亡惨重,40万大军损失过半。

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一步登天官拜主帅)(2)

此战胜败的关键不在将领,而在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战略方针。无论是谁,此战结果只有赵军防守成功,秦国退军和赵军战败两个结局!当赵括来到长平前线,施行赵王的进攻策略那一刻,赵括的失败已经注定,与个人能力与谋略关系不大。赵括到达长平之后,为了应对进攻作战,进行了将领、策略两方面的部署。虽然最后失败,但是赵括在断粮46天之后,依然能够率领赵军重创秦军,没有出现军队哗变亦可见其才智。

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一步登天官拜主帅)(3)

反观韩信出蜀之战,是刘邦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精心策划的一场战略进攻。战争双方就实力而言也是韩信强于关中三王。自从韩信拜为大将军,统领全军之后,立即开始谋划出蜀作战。韩信在战略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麻痹关中三王。在军队管理上,加紧训练军队,磨合将领。刘邦作为最高领导到这对韩信也是充分信任,未对作战方针多做指导。韩信出蜀之战可谓是上下齐心的对外攻击战略。关中三王,原为秦国旧将,而秦国原有兵马被项羽坑杀。所率领军队为新招募军队。三人由于叛秦也丧失秦的民心。因此在韩信出蜀之战发动之前,战争胜利也是注定的。韩信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加速战争的胜利,减小刘邦军损失。韩信真正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是在其后的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战役!

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一步登天官拜主帅)(4)

赵括之死

赵括在担任赵军统领之前确确实实是一位厮混在国都之内的官宦子弟,并未参加过军事战斗。最擅长的是军事辩论,也就是现在的沙盘模拟战。赵括所学兵法是传自其父赵奢,但是赵奢对赵括的评价却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从这些经历和赵奢对赵括评价可以看出,赵括并未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而是当做沙盘上的言语争辩。因此赵括在战争残酷性展现之时,赵括虽然能够凭借自己能力保持军队战斗力,面对秦军的保卫却无法突围而出,更不能以奇致胜,失败在所难免。

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一步登天官拜主帅)(5)

韩信在担任统领之前,先是自学兵法,之后投靠项羽,做了项羽的执戟郎。执戟郎类似于近卫,负责守卫项羽的营帐。日日伴随项羽东讨西征,耳濡目染之下,虽无实际领兵经验,却从项羽之处学到了最实用的战场应变。项羽本身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将领,军事才能超凡出众,这段经历对韩信领兵提升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后期韩信的战法背水一战或多或少受到项羽破釜沉舟的影响。在出蜀之战中,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有心战无心,出奇制胜。所以能够顺利取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