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首好歌真迷人

一次偶然机会听到一首歌,乍一听就很自然地觉得很好听,还没进入主旋律,仅仅序曲就被悠扬的马头琴声和高亢蒙古男生长调迷住了。

进入主旋律,更是被歌词叙述的一段原始而又古老的爱情故事所陶醉:

白云飘在那蓝天里

我在草原上遇见了你

赛马会上的人海里

你的美丽比谁都美丽

突然天空下起了雨

人海里我不见你

心中对你的这份爱

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你是我的罗加

我是多么爱你

你躲着风你在哪座毡房里

你就是我心中的罗加

雨过天晴我一定会找到你

.......。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1)

二、是蒙古族歌曲还是藏族歌曲

这首歌乍一听起来,我就觉得这是一首蒙古族歌曲。

因为各种太多的蒙古族音乐元素,比如马头琴,长调,草原、赛马会、毡房等。

但是为了了解"罗加"的汉语意思,结果搜索答案却是藏语,"亲爱的、宝贝、爱人"之类的意思。

这样一来,这又似乎是一首藏语歌曲,因为长调、草原、赛马会、毡房这也藏族也有,只不过藏族的长调好像并没有蒙古族的长调那么高亢悠长。

不论是藏族歌曲还是蒙族歌曲,一般都带有华夏民族的民歌特色,而这首歌由一位通俗歌曲演员阿鲁阿卓来演唱,又增加了多重音乐元素。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2)

1、词曲作者-段庆民

出生在兴安岭与科尔沁草原接壤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大山的雄浑壮美和草原的辽阔无边,给了他充满无限遐想的快乐童年。

他从小就酷爱文学,痴迷诗歌,初中时就开始写诗填词。中学时代就开始陆续在报刊上发表诗歌。与此同时,他也一直是当年文艺宣传队的组织者和舞台上表演骨干。

从上大学到走向社会,工作几经变动,生活轨迹不断改变。但他对艺术的追求,初衷不改,孜孜不倦。

他对中国国学及传统文化和世界美学艺术广泛研读,又对歌曲创作,术业专攻,积淀深厚,厚积薄发。2000年开始研习歌曲创作。

2005年他创作的歌曲《陪你一起看草原》一经发表,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多版演绎,传唱不衰,被网络排名为草原十大金曲之首。

段庆民创作的歌曲包括美声、民族、通俗等类型歌曲,特别是不同民族风格歌曲的创作更是别具一格。

段庆民歌曲创作思路广阔,构思精巧,个性突出,唯美阳光,深受广大歌迷粉丝的喜爱和传播。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3)

2、编曲者-鱼块

网络上几乎搜不到有关鱼块他的个人任何信息资料,但是可以大致知道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他不仅能作词作曲,而且有些歌还亲自演唱,其基本风格也是以从蒙古草原的题材为主。

比如由他作词作曲的有着浓郁草原风格气息的歌曲作品《草原的呼唤》、《留恋草原》、《来过》等。

3、演唱者-阿鲁阿卓

彝族人,通俗歌唱演员。生于贵州毕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2005年,考入总政歌舞团。2006年,第一次代表总政参加第十二届青歌赛,获通俗唱法铜奖。

2010年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流行唱法金奖。

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唱法金奖 。

2012年,歌曲《格萨尔》获得了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最佳音乐电视大奖。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4)

4、马头琴 长调

马头琴,长调,是蒙古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重要元素。

综合以上资料来看,《心上的罗加》这首歌,其实就是以蒙古族音乐为主,并加上多民族优质音乐元素,经过杂交合成的一首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

如果有人将其定位为藏歌,确实有些牵强附会了。因为其中藏族音乐的元素真的不是很多,除了歌词中借用了"罗加"一词代表爱人之外,根本看不到更多的藏族音乐的元素。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5)

三、综上所述

本人有两种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1、歌词方面的思考

一见钟情的爱情,在古老原始人群中或许常有,因为那时那地人们的价值观,就是崇尚英雄的时代,英雄爱美女,美女惜英雄,本身就是一种时尚。歌词中的场景,就是赛马会上英雄与美女爱情故事,因为草原民族赛马会本身就是一个英雄与美女聚会相亲的场合。

但是在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网络社会,快餐经济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可能再也很难遇到,这种不带任何杂念的纯真的爱情出现了。

比如很多"网恋奔现,立马社死"的现象,似乎经常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就是明证。

《心上的罗家》词作者或许是在呼唤纯真爱情的回归吧!

建议将歌词中“你躲着风你在哪座毡房里”,改成“你躲着风雨在那座毡房里”,更符合歌词整体的逻辑性,语言也显得丰富,吟唱起来也更流畅。虽然这首歌词已经很精炼,但歌词作为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还是应该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为好。

简单易唱的蒙族歌曲(原唱心中的罗加旋律很美)(6)

2、旋律方面看法-民歌结合通俗唱法 蒙古族音乐为主

就整个歌曲而言,除序曲、过门、尾声加入了蒙族长调之外,其实主旋律完完全全就是在用我国特定的民歌唱法结合通俗唱法在演绎的。

其实由于段庆明和鱼块从小长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从小受蒙古音乐熏陶,蒙古音乐的耳语目染在他们心底甚至骨髓了扎下了根,对于蒙古音乐可做到手到擒拿信手拈来。同时他们虽然创作思路很宽,但是到头来在他们的作品里多多少少地都会流落出蒙古音乐的影子。

歌词中加入"罗加"只是词作者的一种突发奇想,正是词作者在歌词中使用了藏语"罗加"一词,使歌曲增添了一定的神秘色彩的同时,也给歌曲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这就是一首蒙古族歌曲,或者说是一首以蒙古族音乐为主,加入了藏族内容的,结合通俗方法演绎的,多民族元素合成的优秀音乐作品。

这种融合在植物中就叫做杂交,比如袁隆平的优质杂家水稻;在人类融合中就叫做优质混血人种;在音乐中就叫做优质合成音乐。

所以说这就是这首歌的旋律为什么好听,收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的原因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