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的《杨叛儿》只有四句: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为沉水香,依作博山炉。

这是一首情歌,意思很含蓄。

李白用其意,作《杨叛儿》,歌曰: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李诗一开头就加了两句,这两句通过青年男女一方唱歌,一方劝酒,形成笼罩全篇的男女慕悦的气氛。第三句是较原诗多出的一句设问,使诗意显出了变化,表现了双方在“乌啼白门柳”那种特定的环境下浓烈的感情。“白门”是欢会之地,“乌啼”是日暮时分。到了乌啼停止隐入杨花柳叶中栖息的时候,君已醉了,留在妾家。爱情的火焰立即燃烧起来,像名贵的沉水香在薰炉中燃烧,化作烟气,凌入云霄。经过李白的再创造,使该篇意思更加明显,妙处更加清楚,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

点石成金古文启示(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1)

陈僧慧标《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

沈佺期《钓竿》篇云:“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杜甫用二人之句作诗云:“春水船如天上望,老年花似雾中看。”

杨慎在《升庵诗话》里评论说:“虽用二子之句,而壮丽倍之,可谓得夺胎之妙。”

点石成金古文启示(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2)

写诗作文,要善于运用前人用过的陈言旧话,推陈出新。“陈言”如果用得好,用得活,用的是地方,那就可点铁成金。清薛雪《一瓢诗话》说:“用前人字句,不可并意用之。语陈而意新,语同而意异,则前人之字句,即吾之字句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句,受到人们赞赏。然而这两句并非陈子昂首创,而是对晋宋间的熟语的沿用。据唐人孟[上啟下木]《本事诗嘲戏》载:南北朝时的宋武帝,一次在吟谢庄《月赋》时,称叹说:“希逸此作,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把这句熟语写入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悲痛心情。这两句为后两句登楼远望,孤独悲伤交代了原因。就艺术性上说,这两句是俯仰古今,写时间;下句“念天地之悠悠”,写空间。四句联成一首诗,内容蕴含量大,语言显得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点石成金古文启示(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3)

杜甫的诗句“身轻一鸟过”的故事,是人们熟知的。据《六一诗话》载:“陈公(从易)偶得杜集旧本,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数客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起’,或云‘下’,终莫能定。后得善本,乃是‘过’字。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这就是考究炼字。

可见杜甫用字之准确精到。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杜甫用的“过”字是袭用晋人张协(景阳)诗“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的“过”字。怪不得有人说: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吃万般苦,读不得杜诗。

点石成金古文启示(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4)

例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千古名句。

据谢榛(四溟山人)说:“或有易之者曰:‘王谢堂前燕,今飞百姓家。’点金成铁也。或有易之者曰:‘王谢豪华春草里,堂前燕子落谁家?’尤为恶劣。”“易之者”的失败处,在于没有体味到燕子回旧巢的深刻含义。

从艺术真实来说,写旧时王导、谢安家堂前春燕,依然飞回老巢,但已时过境迁,昔日的名门望族今已不复存在。它既表现了朝代的更替和家族的兴衰,又抒发了作者人间沧桑的万千感慨。

所以写燕子飞回还是飞去,诗意的深浅程度就大不一样了。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点石成金古文启示(妙用前人诗句翻出新意)(5)

王籍的“鸟鸣山更幽”,也是千古佳句。王安石袭其意写成“一鸟不鸣山更幽”,画蛇添足。“鸟鸣山更幽”是以动衬托静,愈显得幽静,如“《诗》云:‘萧萧马鸣,悠悠旆旗’,《毛传》曰:‘言不喧哗也’”“一鸟不鸣山更幽”则是死一般的寂静,且无诗意。

就连欧阳修这样的大家,在模仿他人的佳句时,也有失色之处。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欧阳公甚嘉其语,曾说:“余尝爱唐人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意思是说读了这两首诗,就如同置身于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的旅途中,身上都感到寒冷。于是欧阳公模拟其句作了“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诗句,总觉得没有超出温诗的范围。

#诗词##唐诗宋词##原创诗词#

,